日本職人:林天韻–高昇英雄No.003

覺得人生真的是充滿緣分,而我的強項就是
不論在怎麼樣的環境下都有辦法存活下去 林天韻

上圖:林天韻,這應該是在日本東京租屋裡所拍。

看到張君瑋活躍的經歷,並在高昇老師的邀請下開始撰寫這篇文章。也算是我這幾年從台灣過來到日本工作的經驗分享,更是讓自己在30歲前,幫自己的人生做一個紀錄。

    以下將以時間軸的方式來撰寫我從準備研究所考試期間開始,政大企研的生活,到日本留學,最後是日本就業與轉職的經過。內容有點長,就當作我的人生故事的分享,請大家可以挑各自想要觀看的部分來看。如果沒興趣看故事,就在這裡直接把網頁關掉吧。

    也歡迎有任何疑問可以到我的FB來私訊我,記得先跟我說你是高昇老師的學生,一律沒有告知的人我都不會回覆歐。對了,本人中文從以前就不太好,又深受英文跟日文的洗禮,有時候中文表達的方法可能會跟一般台灣人語順不一樣,還請大家多多見諒。

(高昇註:這是真的,也許日文、英文用得太習慣了,文章中有些中文感覺稍不通順。但是,我盡量不去修改,除非是錯字。)

.

1.工作簡歷

.

影片:先來看看天韻活潑的一面!

.

.

2.考研過程

A.人生分歧

大概就跟一般的大學生一樣,我並沒有在大學期間就找到我未來想做的工作,未來也是一片茫然。在這個時我媽媽就說那不然先去考個公職,之後邊工作邊想自己想要做甚麼也不遲,但最少要有個穩定的工作。大學三年級的我也覺得未嘗不是件壞事,就查了一輪公職的種類。

發現想要考的類別的考科基本上都沒有開班授課,南陽街(台北最有名的補習街)走了一遍發現只有最基礎知識的經濟學跟統計學是有開班授課的。我就很單純的,對,很單純的連網路資訊都沒有查,就直接踏進我眼前看到最大的補習班。聽了業務講解之後不知道哪來的決心想說好啊就報名試聽課程,就這樣我遇見了高昇老師跟楚瀚老師。

現在回想起來這大概也是我人生的分歧點,要是我沒有遇到這兩位老師,我也不會考上研究所,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在日本工作了吧。

.

B.備考期間

第一堂課是試聽了高昇老師的經濟學,覺得這個老師的講解方法很適合我,於是我就一秒報名了課程(笑)。然後高昇老師說要上統計就去上楚瀚老師的統計學,於是我就一秒去把統計學轉成楚瀚老師的班。

看到這裡各位有沒有發現,我當初要考的是公職,可是我居然來報了研究所的補習班?聰明的你們一定瞬間就發現了,可是其實本人我大概上了一個月的課之後才發現「周遭怎麼都是要考研究所的同學?」。公職的經濟學跟統計學都不用唸到太深的內容,這件事我也是後來才發現的。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的我,覺得書要念,就要念到最好(這種地方就會有莫名的堅持)。於是我開始拚盡全力的念書,春季班的經濟學念完第一輪之後,第二輪的暑期班開始每天早上七點去補習班排隊,就為了搶補習班最後一排的空位。老師在上面上課我就坐在後面自修,聽到老師講解我第一輪沒有聽懂的部份的時候才會聽一下。下課最大的娛樂就是跟同學們一起互相解題交流(這是哪門子的娛樂?)。在此同時也開始我的第一輪統計學課程,也是一樣全力解統計學的題目。大學的最後一個暑假我是在補習班度過的。這個暑假心境也變成,既然都這麼認真念了,那也來考一下研究所,反正沒考上也不是白念,再去念公職的其他科目就好。

上圖:當年念書念到懶得用手壓著書還蒐集了這種夾子

秋季班開始,大學的課我也只修了跟考研究所相關的總體經濟學。每次去上課都不聽老師上課都自修,可是每次考試都全班成績最高我覺得學校老師一定很討厭我應該又是另一段故事了。剩下的時間就都在念書了。文章一開始有提到的張君瑋神人,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一起組了讀書會。西門町的那間房子我還記得我每次帶著早餐去敲他門,每天念到傍晚開始討論晚餐,五十嵐的一號四季春茶跟讀書會的夥伴們一人出50元去買炸物開始的集體增胖計畫(不)。

就這樣各種因緣際會下,我考上了政大企研所。

(高昇註:聽起來,好像一下子就考上了。實際上,是每日不斷的投入、理解、體會與運用,而產生成功的結果。我記得,這一年的學生非常投入,還沒有考之前,我就覺得有一堆的讀書怪物!天韻,當然也是怪物之一。)

.

.

3.政大企研

A.課程挑戰

最大的挑戰我覺得是自己的時間管理。企研所有一個接著一個的個案研討,為了個案研討的開不完的會,要怎麼樣分配自己的時間,慢慢地增進自己的能力。上台報告、PPT簡報製作、團隊合作、企業競賽等等,有數不清的技能都是在研究所時期學到的。真的很感謝當時的同學們包容這麼菜的我。沒有你們就沒有現在的我。

在就學期間第一次自願當了供應鏈課程赴日參訪的助教。第一次練習排行程,寫日文信給日本人,訂便當處理整趟旅程的大小事情,第一次知道日本大巴駕駛的淺規則,第一次跟日文翻譯接洽。參訪同時我又是學生的身分,感覺有幾個分身都用不完。結果在參訪行程都結束後的最後一天自由活動的時候我發了高燒,買了藥房一臉看起來很速效的成藥,在飯店休息了一個早上。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我第一個跟日本相關的工作。

上圖:到早稻田大學參訪時的照片

.

B.實習期間

我是用政大企研的個案論文制度畢業的,在實習的時候做專案,然後把專案內容整理成論文的格式當作論文交出去。我當初下定決心進政大企研的一大原因也是因為我發現了這個制度,對於傳統的看無數的paper跑分析我真的很不擅長,還好有這個制度救贖(?)了我。我在一間公關公司做了三個半月的實習,進行了企業永續培訓營的支援業務。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很幸運,是一個邊打工邊寫論文的環境。害怕寫論文但是又想要拿到碩士文憑的人可以考慮一下政大企研的這個制度歐!

.

.

4.赴日留學

A.赴日動機

在學期間研究了政大的交換制度,想說「有這個機會不用白不用,好像都是日本很厲害的學校耶!」這種輕率地想法申請了政大的校級交換制度。分了筆試跟口試,我還記得筆試當年日文太爛,想當然耳的筆試爆炸只拿60幾分。但是口試的部分,可能是面試的老師在眾多日文系學生中,聽到一個說想要去看看日本企業文化的人,我的口試拿到90幾分的高分。分數綜合起來的名次雖然選不到日本的一線城市,但是讓我能夠到日本的廣島大學進行交換。

廣島大學在2019年的日本大學排名是第12名的學校。更大家能淺顯易懂的解釋方式是他的排名比早稻田跟慶應更高。我也是念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廣島大學很厲害順便推薦給大家一下。

日本大學排名的資料來源: https://japanuniversityrankings.jp/rankings/

順便提一個日本留學生大家很熟悉的JASSO獎學金制度。申請條件跟資料請大家自己去看簡章(我幫大家找了日文版,要英文版請自己找一下)。

上圖:點選圖片,可進入相關資料網站

當年我只要留學結束之後繳交一份簡單的報告書,跟每個月去學務處簽個名,我就可以拿到每個月80000日幣的獎學金(約台幣22000)。而且是給付型獎學金,意思是單純錢給我不是借給我,我不需要還給他們。而且我居然拿到的是1年的獎學金,意思是我躺著不用做事(?)在日本待一年我就可以賺台幣約26萬。付的還是台灣政大的學費。怎麼算怎麼划算。

.

B.留學生活

我參與的課程分成3種,一種是日語課程,第二種是專門給留學生的文化類課程,第三種是其他。其他的意思是,整個廣島大學的課,只要老師願意讓你加簽,你就可以去上。我在台灣就已經把學分修完了,在日本我就單純修我想上的課。

舉幾個比較有趣的課程來聊聊。一個是音樂系的基礎樂理,我當初只是想複習一下我久久沒碰的樂理覺得能上一下很快樂,不過同班的音樂系的少女們都用著懷疑的眼神看著我的感覺,還好這堂課沒有團體報告哈。

還有一堂是叫做國際實習的課程,名稱好聽但是其實就是幫那個教授做她研究的感覺。她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去一個小鎮的祭典擺一個攤位,但是期間周一到週五一直指使我們做一些雜事。其實我也不是討厭做事,可是一堂課才兩學分,在課堂以外的時間on call我只覺得老師你又沒付我錢(白眼)。於是我也有點跟老師槓起來,辛苦夾在中間的同學了。總而言之最後有順利的在廣島的倉橋祭典有一個攤位,與日本人進行交流。回想起來這堂課學最多的應該是如何看到日本人的臉色(笑)。

上圖:在祭典的舞台上宣傳我們的活動

另一個是英日同步口譯,第一次去到有口譯設備的教室,每個人有一台電腦,戴著耳機上課,可以講話的同時聽到耳機有自己的聲音,讓口譯更加方便。我還記得老師特別稱讚我來叮嚀外語系的學生說:「你們要想想你們只是母語的日語來跟英文翻譯,林さん(日本人對人的稱呼會加的敬語,音同桑)是第二外語跟第三外語在翻譯,這個難度還比你們還要高很多你們要記得。」這堂課我記得我最後分數是90幾分。

.

C.樂遊日本

在廣島的這一年我並沒有想到我未來會在日本工作,只想說應該會是這輩子最後一次這麼長時間待在日本,「能玩的我都要去玩!」的心態,讓我一年中南從九州熊本,北至北海道,去了超過10個縣市玩。總之就是挑最便宜的時段,搭腰酸背痛的夜行巴士(日本的夜巴我都搭四排座,就是跟台灣一般遊覽車一樣),最長搭了14小時,能住民宿的時候就住民宿。也因此認識了不少人,看了許多沒有體驗過的景色,高速巴士下錯車人被放在快速道路的巴士站,查錯車站在一個無人車站下車離景點要走路40分鐘結果打電話叫計程車,一個人去北海道山裡泡溫泉種種。

我每每回想起這一年的時光,我也都跟朋友說這一年大概是我人生中最自由最開心沒有壓力的時候(因為論文也已經口試完了)。當然出去玩需要錢,所以JASSO真的幫了很多忙,心存感激地收下錢出去玩(笑)。雖然我玩到瘋掉可是我課程還是All Pass。

上圖:留學生限定的九州線特價車票

.

.

5.在日工作

打到這裡已經發現打了3500多字,我已經好久沒有一天打這麼多中文了。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到這。接下來是在日本活下去相關的內容。

A.工作內容

i.就職活動

日本的每年3月開始是大四學生的求職季節,通稱就活(就職活動)。我在廣島大學的期間開始發現怎麼好像全世界(誇飾)都在找工作一樣,那我也來找一下好了(隨便)。順帶一題我身旁並沒有人在找工作,只是看到學校超多穿套裝的學生,福利社開始賣起就活專用的包包(對,還有專用的,連衣服鞋子顏色都有規定,日本人就是這樣?),我才注意到就活這件事情。

於是我開始投了我聽過的大企業,開始跟日本人一樣寫求職文件entry sheet。這份類似履歷書的文件每家企業格式並不統一,1到2頁A4,規定要用黑色原子筆,還有淺規則是一定要全手寫(我真的不懂),而且寫錯字不得塗改要整張重寫(這我也不懂)。就不用說我還不知道學校有支援就活的單位,內容都自己寫沒有給人改過。我現在完全不敢把當年寫的東西拿出來看覺得應該是黑歷史……。

完全不意外的,書類審查全部石沉大海,政大企研的名聲在日本就是0,完全沒有認知度。正當我沒有這麼氣餒,想說大不了回台灣工作的時候,我在廣島大學認識的一位日本人前輩聯絡上我。她說她剛畢業進了公司,雖然是一間普通的IT公司對我可能稍嫌工作難度不足,但是上面的長官們都是一群很親切和藹的大叔們,問我要不要去試試看(她真的日文是說ちょっと物足り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ですけど、上の方は親切なおじさんたちです。)。我就這樣去參加了這個企業的說明會。

順帶一提,像台灣那種集體找新人的就業博覽會也有,不過參加完博覽會之後日本通常是還會有各個公司舉辦的單場的說明會,有些公司會規定一定要參加才能投履歷。透過人力仲介也是一個方法,不過一樣要聽說明會。所以日本學生找工作常常要參加無數的說明會,女生每個人穿著一樣的及膝套裝,拿著幾乎一樣的包包,頭髮都髮膠用好用滿的狀態,老實說我光看了壓力就大。我也搞不清楚求職文化,我套裝裙是從台灣帶的是膝上3公分,我之後還被同期(同時進公司的人)的女生說,欸妳裙子怎麼這麼短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笑)。

總而言之,我發現這個公司有unique採用(招聘)制度,只要英文成績好(多益750)、國外念大學、比賽有得獎等等特殊經歷的話可以走這個制度。跟日本傳統面試不一樣的地方是不需要有2~4次的面試,只要1次面試就可以決定要不要錄取。我還記得這個公司的entry sheet我是從大阪搭夜巴七小時回到廣島的宿舍,早上六點半以一個剛熬夜完的精神寫了兩頁A4,早上八點去郵局寄出去後才回到宿舍一路睡到下午。

我面試的職位是IT公司的新卒(當屆畢業生),說實在的從公司簡介我完全不知道工作內容是甚麼。新卒常常就是大雜燴,公司只會招「新卒」這個職位,等進來之後比如說想做網路還是軟體,想做開發還是測試,想寫java還是AI這種都是之後再決定的。

唯一一次面試,我搭飛機到東京總公司,有15分鐘的時間做簡報給經理以及役員(中文應該是董事)聽,簡報完之後有45分鐘的Q&A時間,總共一小時。我印象最深刻的問題是董事問我說「妳原本完全沒有資訊類的背景,進來等於是從頭學,會很辛苦,妳怎麼看」,我歪著頭思考了3秒回答說「可是不管到哪個產業哪個公司,都會是從頭學起,我覺得不管到哪個公司都是一樣吧?」在場的人聽到都了笑出來。隔了兩天我在準備回廣島的候機室的時候接到了人事打來的錄取通知,2017年4月正式入社。

上圖:當時自我介紹用的簡報

.

ii.就職前夕

大學加研究所念了6年的企業管理,一夕之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軟體工程師。一頭霧水的我於是就再去問了我前輩我應該要準備甚麼東西。以下給有興趣來日本當初階軟體工程師的人參考,已經很厲害的人如果對高度人才簽證(下面寫轉職的時候會寫得更詳細)沒興趣的話這個內容可以跳過。

除了學Java等程式語言以外,在日本身為初階軟體工程師第一個公司會要你考的國家考試叫做「基本情報技術者試験」,內容按照資訊系朋友的說法是,內容是大學的計算機概論,在加一點程式語言的感覺。每年只有4月跟10月兩次機會能考。

(「基本情報技術者試験」參考機料: https://www.jitec.ipa.go.jp/1_11seido/seido_gaiyo.html )

.

簡單說明一下外國人拿這張證照的好處

  • 日本企業高認知度,面試官容易理解
  • 證明日語能力(考試是全日文)
  • 按照各個公司規定,可能是加薪或是升遷條件
  • 高度人才制度點數5分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張證照到底有甚麼好處,只知道前輩說考,好,那我就準備。10月的考試我從7月開始正式準備,平均一天念6小時,寫了10年份的考古題(考古題必寫,大概有3~4成的題目會原封不動的出現,沒時間也最少寫個2年份)。就這樣考了我在日本的第一張證照。

上圖:給大家看看10年份考古題雙面印刷

.

iii.偽工程師?

進到公司之後我有三個月的新人培訓,從新人該有的禮儀(真的有兩天是禮儀課,教怎麼換名片、電話禮儀、去餐廳要坐的座位)開始,基礎IT知識到簡單的幾種語言Java, JavaScript, SQL, HTML等等。我這間公司真的花很多心力在培訓員工,真的很感謝。

培訓的最後考多益以最高分畢業(我被主管公開公布成績就是另一個故事了)。為什麼特別提到多益的原因是因為,我周遭的同期,我聽了一下平均分數大概在300,好一點的大學畢業的大概在500~600可是是少數,台灣人真的要對自己的英文多一點自信!!!要多一點自信!!!多一點自信!!!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日本的軟體工程師產業是一個非常會使用外包的產業,一個案子他們只會使用2~5名自己公司的正社員,底下的工作會外包給軟體公司,然後大的軟體公司會在外包給小的軟體公司,然後再外包給更小的軟體公司。這樣的做法有幾個好處是,隨時想要裁人的時候就可以用契約終止的方式來調整人數,外包的成本比用自己公司的員工便宜。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派遣行業這麼發達的原因,因為大公司不想要負擔太多的人事固定成本。

我因為這樣的制度,在這間公司的期間待了兩個案子,主要的工作內容是開發跟測試,意外的是非本科系學生也都能簡單上手的內容。其實真的不敢稱自己是工程師(笑)。在此同時我還學到了如何寫excel巨集,覺得人生又多了一點出路(並沒有)。我在第一個公司待了2年2個月,在滿兩年的時候我是我這一屆進公司50個人裡面4個升等的其中1人。很高興唯一一個外國人在日本能有這樣的評價,但是在此同時也有點愧疚,因為我的下一份工作已經找好了。

.

iv.日本轉職

我在第一份工作接近做滿2年的時候開始了我的轉職活動。契機是因為我想要申請高度人才簽證。簡單來說是,以前需要10年才能拿到的日本永住權,透過高度人才簽證,只要3年或是1年就可以申請永住權。而且工作簽證一次可以拿到5年。日本的簽證更新真的很令人厭惡,我們覺得15分鐘可以弄好的事情,因為申辦的人很多+日本人龜毛,通常一更新就要花半天的時間。

高度人才簽證詳細內容這裡請: http://www.immi-moj.go.jp/newimmiact_3/

上圖:或點選圖片,可進入相關資訊網頁

.

有點離題了,總之我發現我只要提高我的年薪,我就有機會可以在3年或是1年內申請永住權,於是開啟了我的轉職之旅。

我朝著提高年薪的目標選擇了顧問業,登錄了日本幾個人力銀行。我用的是RECRUIT跟リクナビネクスト,然後有一個獵人頭從網站上撈到我的資料聯絡我。不管日本哪間人力銀行的轉職方法應該都差不多,大概是底下的這個流程。其實我在想台灣的轉職方法應該也差不多(雖然我沒有研究過)。

  • 登錄網站
  • 跟獵人頭進行面談
  • 獵人頭提供職缺資訊
  • 選擇要投履歷的公司
  • 安排面試
  • 面試完後看有沒有錄取

大概經過了一個月水深火熱,寫履歷寫到凌晨1點,上班的時候藏西裝在車站置物箱,下班後在車站換衣服去公司面試,在上班時間接到獵人頭電話要假裝鎮定的接電話,偶爾平日請假去面試要想各種藉口的生活後,我進到了現在的顧問公司。

.

v. IT顧問

日本顧問業大多數也是用我剛說的外包的方式來接案子,跟IT公司不一樣的地方是顧問業比較容易接到比較上游端的工作比如說需求定義(中文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詞)或是管理相關的工作,大多數人的單價也普遍會比IT公司的人高。

我的第一個案子是科技業公司內部業務的自動化工程(RPA),使用的軟體叫做Blue Prism。單就這個東西寫起來感覺又是一大篇,總而言之是個可以把不須人力判斷的事務類工作全部自動化的軟體。市面上也有很多RPA相關的軟體跟文章(雖然英文居多),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第二個案子是科技業的PMO跟業務支援。上網查了一下台灣好像比較沒有PMO這個職位?(不太確定)。以工作內容來說有點像PM的秘書的感覺。雖然我也才剛進來這個案子詳細的還不太清楚,未來有機會的話再來跟大家分享我後續的心得。

.

vi.日本薪水

來了來了終於寫到大家最期待的日本的薪水的部分。

現在的工作因為有簽保密協議沒有辦法公佈,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第一份薪水以及日本新卒的薪水。

根據厚生勞働省(台灣的勞動部)統計,日本大學畢業的新鮮人畢業的第一份薪水平均是稅前206,700日幣(約5萬7台幣)。雖然不像歐洲,可是跟台灣比起來日本的稅比台灣高了不少。國民健保,年金,所得稅,住民稅等等加起來之後,平均稅後可以拿到的是8成,也就是160,000日幣左右(約4萬4台幣)。說實在的真的不多,幾乎存不到錢,底下的東京物價的部分也會跟大家討問到這件事情。

上圖:平成30年,社會新鮮人月收

 資料出處: https://www.mhlw.go.jp/toukei/itiran/roudou/chingin/kouzou/18/01.html

.

我的第一份薪水是稅前245,000日幣,交通費實報實銷,稅後實領金額大約是20萬日幣。大學畢業是235,000日幣,稅後實領約19萬日幣上下。似乎是當工程師薪水比一般工作高一點。我也聽過很多其他產業的朋友們第一份工作稅後的薪水在15~18萬日幣上下。正常的良心企業會一年調一次薪。

有在看PTT Overseas版的人應該知道有一位「千萬哥」(留言叫大家日本年薪沒有1000萬不要去的人),這個絕對是給30歲之後,或是有厲害的經驗的人在拿的薪水。對於第一次出社會的人要領薪水1000萬真的是天方夜譚,請年輕的大家不要有奇怪的妄想。

日本還有一個可以拿到錢的制度是獎金制度,一般的公司是一年兩次,在6月跟12月發放,發放的金額就因公司而異了。聽說(?)公家機關還有部分公司可以拿到4~6個月,雖然我是從來沒遇過這種人啦科技業基本上沒有這種金額。我的第一間公司平均是發1個月,考績好的會高一點點,公司業績差的時候會少一點點。

.

B.東京生活

i.東京物價

聊了日本薪水後,來聊聊日本的物價。跟台灣一樣最大的支出不外乎是房租跟伙食費。因此就用這兩點來跟大家分享。

房租:

大家熟知的東京23區,山手線圈住的範圍,基本上都貴到爆,除非你真的不在乎金額,不然想要維持一般人生活水準的話找房子不要找這個區域。山手線內的房租屋齡不超過30年的套房,車站走路10分鐘以內,坪數約4~5坪,一個月房租大概在8~12萬日幣。

上圖:東京車站附近套房租屋價格。點選圖片,可進入相關資料網頁。

不記得我上面寫日本人新鮮人薪水多少的請往上拉回去一下,第一年每個月實領才16萬日幣,不可能住這種房子的。一般大家是建議房租要是薪水的三分之一。

通常大家會住離東京都心車程約40~75分鐘距離的地方,以東京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可以住。一間套房(1K或1R)5坪上下房租大概在5萬到7萬左右。不懂1K1R是甚麼的可以看以下的網站看圖說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套房。

參考資料: https://lowch.com/archives/6353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40~75分鐘也太遠,可是這是日本人的習以為常的事情。日本人的想法是「出門搭個1個小時的車能到的地方都算近」。想去東京發展的人我建議要先有這個心理準備。

伙食費:

這個雖然因人而異,但是我保守估計一個月一個人3.5~7萬日幣左右。日本超市的菜價其實跟台灣差不多,當季的蔬果會比台灣更便宜。(最近剛好玉米一支跟番茄一盒各賣100日幣覺得開心)。一周認真煮飯的菜價平均落在3500~5500日幣左右,午餐的外食平均800日幣,日本人出名的social聚餐平均一餐4000~6000日幣。

想當初我也很不適應跟日本人應酬這檔事,後來發現只要不是太黑心的公司(?)基本上不喝酒也可以全身而退,壞處只有錢包會痛跟會全身充滿煙味而已。要細談日本人晚上social聚餐感覺也還可以寫一篇,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自己體驗一次比較快啦。

小結:

簡單這樣算下來,假設房租我算6萬日幣伙食4萬日幣,還不加貴的要死的電費水費網路費,手機費最近有些比較有良心一個月3000日幣還好,隨便加一加基礎生活費就要12萬日幣左右。這還不包含偶爾想要出門玩,跟朋友看個電影買個衣服,假日出門一整天一次噴掉一張諭吉(1萬日幣)也是常見的事情。

你說一般新卒存不存得到錢?我掐指一算可以跟你說能存個3萬日幣就很了不起了。

不過也不要過於悲觀,也是有很多年薪400萬日幣以上的工作,而且還不少,說不上過的富裕可是年薪400萬日幣的話,基本上可以有不用太節儉的生活,還可以存到一點錢。

.

ii.東京生活

說到底,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個賺了錢但是不太捨得花錢的人,前兩年住不到6萬房租的套房,房間不好不壞但治安不好的地方。在台灣從來沒有做過便當的人開始每天上班都自己帶便當去公司吃,為了讓一餐平均800日幣的午餐降成大概200日幣。因為一開始來沒有朋友,也不懂東京哪裡能玩,只要出門一移動就是花錢,所以也不太出門。周末剩下能做的事情就是每周去超市買一個禮拜的食材回家,然後做一個禮拜便當菜分裝冷凍起來。

說實在沒有過得開心也沒有太難過,就只是覺得想存錢就只有這個方法而已。一轉眼也就這樣過了兩年半。

直到去年搬離住了兩年半的小套房,住到大一點點的房間,並且治安比較好的地方讓自己開心一點。晚上可以開窗吹風睡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以前住的地方因為對面就有鄰近的公寓,又治安不好,別說窗戶了連窗簾也不敢拉開。我被公司前輩笑說我以前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下面一層都沒有滿足(笑)。

之後開始慢慢的朋友開始變多了,開始學會花點錢讓自己比較開心之後,生活的確變得比較多采多姿。還有一直以來一直不變的興趣是跳舞,基本上每個月會拍一支影片上傳。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來看看粉絲專頁,不過甚麼工作的內容都不會有只會看到我在玩而已哈哈哈。

上圖:各種跳舞跟出去玩的照片

.

後記

我個人不算是為了來日本工作而來日本,我一直覺得我是因緣際會而留在日本的。所以搞不好哪天新的緣分一到我也會突然去其他地方。

大概就寫到這裡,至於擠日本滿員電車技巧、如何在日本滿員電車上唸書、被大雪卡到下不了班、夜行巴士搭乘指南、颱風般暴雨的隅田川煙火大會、如何不要臉的在日本聚餐不碰到酒、跟日本前輩出去的算錢技巧、如何不要臉的跟日本主管請長假、每年都剛好陪朋友去看汐留站聖誕燈飾、夜間搭日本計程車貴不貴、居酒屋的點餐潛規則、萬聖節封街變裝大遊行、難吃到不行的日本過年菜、所以拿永住權到底有什麼好處、真心建議單身女性不要住的區域、每天同時間出門卻總是不同時間到公司的電車文化等等抱怨不完的事情,就等之後有緣再寫或是想知道的話歡迎聯絡我啦。

上圖:天韻,凝視著日本街道。

.

影片:真的很喜歡跳舞!

.

.

高昇後記:

文章中,看來如此輕鬆,但細細品味其中,也感受到是努力付出的結果。以前,就覺得天韻是日本姑娘;現在,更覺得就是。取得政大MBA開始,就好像人生注定要往高層樓邁進,就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驅使要走向某個路線。這就是人生,真的要在特定的時點,進行特定的付出,而得到特定的經歷。尤其是這一段,第二外語與第三外語作翻譯。哇!天韻,你很厲害,文字中的寓教於樂,化解了很多學習上的辛苦歷程,是不可多得的人生履歷。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