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輕狂逆風前行:張文泓–高昇英雄No.006

相信自己、堅持到底張文泓

.

✦ 前言

很榮幸受邀分享過往心路歷程,我認識高昇老師,大概在2009年,我考上研究所大概在2013年。這整篇文章,我會從家庭背景、求學的概況、考研究所遇到一些狀況,到後面考上後做的一些事情,及後續出社會對我目前工作簡單的一個介紹。

首先在這裡說,我僅能代表高昇老師,眾多學生當中的一位,因為要比優秀,我在高昇老師的學生中,真的一點也談不上優秀,談到逆風故事,在我前後,我知道的真人真事,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但若是有機會透過我的文章,改變一些人,我是很願意將我的一些故事分享出來的,當然若是看完,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協助,也歡迎找我。

.

.

✦ 簡歷

簡歷第一頁
簡歷第二頁
簡歷第三頁

.

.

✦ 家庭背景

我自小生長在一個充滿鄉村情懷及人情味的稻穗之鄉,彰化田中。家裡連同父母及我共三人,是個典型的小家庭。父親在台中從事建築的工作、母親是公務人員,由於父親從事建築相關的工作,自小常看到父親早出晚歸,且早上出去一身白淨的衣服,晚上回來連同鞋子卻是一身水泥,深感賺錢不易,也體會養家辛勞與不易。自小父母忙於工作,多半都是在外托兒所或學校參與晚自習,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較短。家裡對於課業態度,採自我要求制,但身教及言教,行為及品行的要求卻是相當嚴格,父母常說成績不好可以修正,態度及言行不好,人生就毀了。

.

.

✦ 人格特質–勤奮認真、做事盡心盡責

在人生的旅途過程中,我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人際關係等各種影響中,有著自己做人處事之原則與真誠的態度,我曾經在高中擔任學校環保志工一職,我由於是直升,所以很容易受到老師信任,加上我在做事態度上及對過程的自我要求高,擔任環保志工長達兩年,交通服務隊隊長一年,後因學校制度及升學考試,我才在升大三時卸下這兩項肩負責任與義務的工作。環保志工長負責全校有關清潔相關事務,包括各班清潔及學校大小活動的整潔活動及其他志工任務的安排與協調。交通服務大隊長則是負責學校上下學交通車出入及同學上下車秩序與禮貌的要求與管理。

上圖:在研究所攻讀過程中,到南京大學進行交換。

.

.

✦ 求學概況

我自小讀書都是平淡、不優異亦也不差,只是單純讀書而讀書,最大轉折點在大二寒假,因寒假空閒,父親介紹一份工地的短期打工,那時候的我並不具備任何專業技能,其學歷資格更是亦也無法在社會上競爭,因為大學生滿街都是,為此深感體悟。若大學畢業後有可能再回到工地上班,雖然工作很辛苦,但薪水卻不錯,且不用學歷也不用具備專長,想至此我不經在思慮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或想做甚麼?!

如此痛定思痛,思考如何轉變,因此從身邊著手,在學校選定老師求得一技之長,因此進入網路管理安全實驗室,令在我大學生活中有了轉變,故在大學四年內,對我重要轉捩點的說明:

大一:渾渾噩噩、不知所云

大一時期,其實蠻混亂的,第一次離家向外求學,生活變得很自由,由於在家鄉有接觸慢速壘球,進大學沒多久,且也久聞學校壘球隊盛名,所以很快加入壘球校隊,大一便創辦系壘,對課業其實根本沒概念也不重視。

大二:認清自我、重新檢視

大二時期一開始持續參加壘球隊比賽與練習,在寒假,在父親推薦下,我到工地去上班,支援到過年趕工,那十多天工地的日子,至今印象深刻,每天爬高爬低,搬許多重物,還要在細細的鋼條上幾小時的鎖螺絲,讓我感覺工作好辛苦,當時也思考許多問題!!我當時大一,學校教育其實根本無法幫助我就業,加上我的學歷,我將來要做什麼?如果要領比較高的薪水,我最後可能回到這辛苦的工地,可是我並不想,因此下定決心,找個老師好好學習一技之長。在許多曲折下,我進入了網路安全管理實驗室。

大三:知識學習、展望未來

大三時期,由於負責網路安全管理實驗室的黃文聰老師接洽許多計劃,因此在老師安排下,榮幸擔任九十七學年度教育部資訊志工-縮短城鄉差距數位落差計畫聯絡人。並且正式從學長手上接下網路安全管理實驗室保管人的位置,每天過著早上六點到校,晚上六點離校的生活。假日則到小林村與三民鄉從事縮短數位落差的工作。在這當中學到許多專業知識,及做人處事的原則,在老師細心的指導下,使我在實驗室內不僅學習到專業知識,更學到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老師並且授權給我長期與實驗室相關廠商接觸,以便讓我們吸收到更多東西,對我的未來發展也漸漸出現藍圖。

大四:人生轉折、新體會新認知

大四時期,算是收成時期,在指導老師及團隊努力下,團隊榮獲教育部資訊志工金質獎的肯定,但我身體也產生病變,由於長期熬夜與睡眠不足,引發小中風,但我相當幸運,在中醫師即時發現與治療下,我在休養半年後,身體已無大礙,但由於病痛侵擾,讓自己開始珍惜自己的身體,也懂得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在診復師的引薦下,我便在蔡文國小與路竹國小擔任早課志工,從事有關品德教育的工作。並且利用閒暇之餘積極參與其他相關公益活動如創世志工與崇義文教基金會志工。

上圖:在大四,由老師的帶領下,得到教育部資訊志工金質獎的殊榮。

.

.

✦ 兵役淬鍊

服役期間,我很榮幸擔任長官的的傳令,參與軍中許多大小事物,從中看到許多事情,在不同面向以及各階層不同管理者的思維,得到不同的回報,同時也影響部屬反應,更直接影響結果。我從中學習與了解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與原則,這也是我人生當中相當特別的一段旅程。

.

.

考研生活

當初會選擇讀研究所,是受到大學時期協助網路安全管理實驗室的負責學長的啟發,趁著年輕多多充實好自己,且研究生活會與大我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同時將會對未來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當年上研究所有兩條管道,一條是推薦甄試,另一條是考試,基本上全部的學校都是這樣(當年考生很多,大學學歷無用論有些嚴重)。會選擇考研究所其實是因為,我研究室的學長,當年是全校第一,可是到了排較好的學校人家還是根本看不起你(學長推甄的學校為某科大),收件是收件,但人家根本不用你。我講真的,我的履歷、台風都不如學長,看到學長這樣,我才選擇繼續念研究所,這大概是我當年的背景跟狀況。

考研究所,讓我打開我的世界觀,改變很多觀念,知道這世界有多大,我本身是鄉下小孩,根本不知道跟別人差距有多大。第一關,歷屆試題一打開全英文,這對於我這從小排斥英文,是非常大的瓶頸。沒辦法你要考試,你就必須要突破,否則你就棄權,我就是這樣的想發去突破,高昇老師的題庫,我還記得在圖書館,打開第一章題庫,完完整整翻譯一整面,下午一點多坐下去,到了下午五點多才完成第一面,這其實就是四小時的由來。

這是考研前面三個月的生活,每天翻譯英文大概在8小時以上。高昇老師會這麼有印象,因為我拿它那兩本題庫給他看,三個月滿滿中文翻譯。就如同前面所述,我第一年是落榜,那可能會有酸民說,前面說那麼認真,怎會落榜,這裡要說,我犯了幾個錯:

1.我認為我考的是冷門系所,競爭少,所以這題跳那題跳。

2.英文程度,差距太大,我自己也覺得我前面那麼認真我應該不會有問題,誰知道進考場也因為準備不足,活生生被打臉。

3.整體來說,自己輕忽了考場狀況,並沒有百分百認真,要我給自己評分,我的第一年大概60~70分

所以我就趕快畢業去當兵,再來思考人生

第二次考試,我想給後面要考試的人建議,選擇考研究所這條路,真的要想清楚,考試一年隨便念念,也要兩年,加起來三年,人生有幾個三年。而我當時候是這麼想,考跟不考我十年後會不會後悔?考跟不考我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所以我在退伍前夕報名了,四月份退伍前我休假就已經在補習班。

這邊大概簡單分享與第一次準備的差異:

經濟學:

1.經濟學高昇題庫,不會/不懂/不認識的單字,一律翻譯機一個一個敲一個一個弄(市面考題都做過,比較看懂題目)。

2.針對要考的重點系所把能找到的考題,都做掉(學校老師試卷通常是輪流出,因此很久輪一次適應該校出題方式)。

3.考前一個月每天讀書的第一件事情,默寫第一章到最後一章節所有圖型跟觀念(老師的教材是有連貫性的,因此讀懂讀透,感覺到位不難,我是管理類的,圖型下方會檢附簡單的數學模型)。

4.參加測試及模擬考,知道自己跟競爭對手的差距知道自己定位。

管理學:

1.羅賓森的試題,很重要,學英文、考試都很適用,我翻譯兩次。

2.趙敏老師很重視架構,他所提供的架構,不僅要會,重點在用。

3.解釋名詞,我買了很多本,會利用吃飽飯,或讀書讀煩了,跟同學走操場互考,如果被考倒我就抄三遍,自己再以15分模擬答題進行答題。

4.管理學比較特別,但是依照趙敏 老師的方法準備跟答題,自己有閒工夫再多練點手感,考場真的會無往不利。

個人對準備研究所的想法:

方法很多,關鍵是心態,你有多大決心考研究所,你就有多大的機會考上研究所。你既然來到補習班,選擇來補習,就相信老師,再把老師要求做完,在看其他的,不要整天想東想西。每年都有淚灑考場、考前很會說考後什麼都沒有…這種故事很多每年都有,如果你是考生,剛好被我說中,請趕快修正,否則進考場,讓考場來修理你,太殘酷也太現實。我在這裡也分享,幾個同學學長姐對考研這條路的看法: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不努力一定沒收穫。只有把自己準備好,減少進考場有題目沒看過的題目,考上的機會才會高。

上圖:這些是我當年準備考研究所時的戰友。

.

.

研究生生活

在過去兩次準備研究所的生活,對於研究所生活其實就有一些規劃及期待,因此我於碩一剛入學,便申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交換,同時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我交換到南京大學,度過一學期的生活,在這段時間我就如同申請交換的申請書上,逐步完成每一項當時我申請書上所寫的,走了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三十多個城鎮、十一個省份。收獲非常多。由於在那邊修的學分並不多,回來的時候在申請學分折抵上,遇到一些困難,常有人問我後不後悔去交換,我很堅決的回覆,即使一個學分也不能抵免,我還是會過去,因為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擁有一個屬於我的體悟與體會。如:上海洋山港、自由貿易區,蘇州及昆山的工業區,以及各地人文,如:老北京人的五一節慶…等都深深的印在我腦海。

回來學校後,為感念學校這樣一個制度,我連續兩學期報名雲科大的國際交流生學習夥伴(學伴),表面上看似協助他們,其實當中我也透過他們,了解不同家庭環境、學校及各地特色,並常常與其他學伴,聯合舉辦一些交流活動,例如:期初期許、與期末結果及心得感想比較,同時進行兩岸文化及學習歷程上的交流,藉以增加彼此見聞,同時了解不同文化特色。這個過程讓我的研究生涯充實不少。

上圖:參加2015年,海峽兩岸青年領袖創新研習營。

.

.

職涯生活

基本上我會認為我的人生規劃,在我讀完研究所就結束了。出社會有太多不確定,我跟別人最大的差距大概是畢業我沒直接找工作,我用僅有的存款從台中出發,金門、廈門、深圳、東莞、廣州、陽朔、張家界、荊州、西安、長白山、圖門、泰山、揚州、南京、杭州…香港(44天回家)。

一開始我想留在家鄉,後來家鄉開給我一個月26K,我覺得太低,所以我才想出去外面工作,我沒出過社會,所以我也沒有談薪條件,基本上就公司說,我覺得差不多,我就幹。有人會問我怎麼進的,面試前把模擬TOEIC讀一讀,面試就聊經歷,考官可能覺得很有趣吧,聊了三個多小時,他沒說我進了,只跟我說不用再面試其他家了。薪資部份,四年大概存了280W。

上圖:人生的拼圖。
上圖:目前在光寶科技常州廠任工程師職。

.

.

個人建議

1.要清楚自己要什麼,切勿別人跳糞坑,你也跟著跳糞坑

2.了解自己的定位,不要好高騖遠

3.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4.年輕應該多撞擊,不要怕失敗,學到是自己的,盡量不要走捷徑

5.要不斷讓自己保持在穩定的狀態,高低起伏盡量減少

.

.

高昇看法

我很佩服文泓。他在身體有狀況的當年,英文看得懂的單字不多而且沒有數理基礎下,硬要實踐自己成為研究生的理想,真是努力不懈。別人一天唸5小時書,他就偏要唸10小時來彌補他基本功夫的不足,這是勤能補拙實現自我的最佳範例。

我也很羨慕文泓。在研究生的攻讀過程中,他選擇去南京大學進行交換,造成他對大陸的人文、生活背景的瞭解,並利用畢業後花了將近兩個月,獨自一人走遍中國大陸的大江南北。還記得,當他回到台灣時,他還拿了這將近兩個月遊歷大陸的所有車票給我看,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