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北大武山:一日單攻 🦋花蝴蝶🦋

蒼勁鐵杉林,滿溢棉花雲

北大武山:H3092m,一等三角點,百岳#090

.

上圖:北大武山是雲海的故鄉。圖片中有雲海、鐵杉、繩網(安全維護)。
上圖:北大武神木,北大武山的地標,在北大武山登山步道5.25K處。

✦ 朋友們若需要GPX檔,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專區來下載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0年10月03日
參與人員:Steven、Smile、Gosen
天氣狀況:晴轉多雲
當日氣溫:11度C~22度C
全程距離:23.9 km
海拔落差:1895 m (H1197m~H3092m)(Garmin)
累計爬升:2275 m (Garmin Fenix 6x)
累計爬降:2277 m (Relive)
移動時間:11小時15分 (Garmin Fenix 6x)
平均速度:2.12 km/h
靜止時間:5小時02分 (Garmin Fenix 6x)
全程時間:16小時17分 (03:44~20:01) (Garmin)
難易程度:
拍攝記錄:照片1656張,影片53部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靜態路徑圖。由新登山口起登,沿著北大武登山步道至舊登山口,將入山證投遞後,接下來就是一條通,除了最後到達南北大武岔以外,幾乎都沒有其他岔路,因此跟著步道走即可。一日單攻北大武山,如果讀者朋友們不是經常性在爬山,或走過超過10小時的山路,會建議走到那覺得體力不足時就停止在那,再慢慢下山即可。整條路線愈靠近登頂的路徑愈是陡峭難走。

.

上圖:由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所提供的手冊的登山步道圖形。比對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靜態路徑圖,可知智慧型手錶的紀錄無慮。圖中第一休息區的海拔高度似乎有誤。從新登山口走到喜多麗斷崖(舊里程3.8K處)如果沒有在4小時內抵達,通常檜谷山莊莊主會進行勸退,請勿再繼續上山!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移動時間與海拔高度關係圖。

.

03:44 新登山口起登 (總里程第0.0km)
04:21 日湯真岔 (總里程第1.3km)
04:39 舊登山口 (總里程第2.8km,舊里程第0.0km)

(在此休息了22分鐘至05:01,Steven進行記錄)

05:01 舊登山口 (總里程第2.8km,舊里程第0.0km)
05:31 舊1.5km木棧橋 (總里程第4.3km,舊里程第1.5km)
05:42 第一休息站 (總里程第4.55km,舊里程第1.75km)
05:54 西大武岔 (總里程第4.9km,舊里程第2.1km)
06:15 第二休息站/水槽 (總里程第5.3km,舊里程第2.5km)
07:08 喜多麗斷崖 (總里程第6.6km,舊里程第3.8km)

07:23 在喜多麗斷崖休息拍照15分鐘
07:27 檜谷山莊岔 (總里程第6.8km,舊里程第4.0km)

07:45 在檜谷山莊岔休息18分鐘,藏背包改輕裝
08:25 舊5.1km限三人鐵橋 (總里程第7.9km,舊里程第5.1km)
08:34 北大武神木 (總里程第8.05km,舊里程第5.25km)

08:51 在北大武神木休息17分鐘
09:38 水源地 (總里程第9.1km,舊里程第6.3km)
10:41 南北大武岔 (總里程第10.25km,舊里程第7.45km)
(中途出現雲海,大伙停留拍照)
11:33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總里程第10.75km,舊里程第7.95km)
11:35 大武祠 (總里程第10.8km,舊里程第8.0km)
(中途雲海太吸睛,Smile與Steven手機攝影吃到飽)
12:49 北大武山 (總里程第11.8km,舊里程第9.0km)

(北大武山休息2小時Smile與Steven完全投入在拍攝與空拍)

14:41 在北大武山休息約2小時準備下山
15:10 大武祠 (總里程第11.8km)
15:11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總里程第11.85km)

(又拍了好久!今天手機真的吃到飽)

15:41 南北大武岔 (總里程第12.35km)
16:30 北大武神木 (總里程第14.55km)
17:08 檜谷山莊岔(取回所藏背包) (總里程第16.8km)

17:18 喜多麗斷崖 (總里程第17.0km)
(中途天色漸黑,頭燈伺候)
17:55 第二休息站/水槽 (總里程第18.3km)
18:02 西大武岔 (總里程第18.7km)
18:13 第一休息站 (總里程第19.05km)
18:55 舊登山口 (總里程第20.8km)
19:56 新登山口 (總里程第23.6km)
20:01 停車場 (總里程第23.9km)

.

影片:由Relive所紀錄的動態移動圖。

.

影片:由Steven親自剪輯的北大武山。

.

.

二、前言與注意事項

北大武山(排灣語:Kavulungan)位於台灣的屏東縣霧臺鄉好茶村、泰武鄉泰武村與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交界,也是大武地壘的最高峰,標高3,092公尺,一般人習稱「大武山」,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也是南台灣屏東縣境內唯一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中央山脈百岳位居最南者,又因為在南北30公里的中央山脈主稜上,沒有一座比它更高的山峰,所以特別的巍峨高聳,故有「南台灣屏障」之稱。

在文化上,長久以來倚居在北大武山的排灣族的傳統文化中,北大武山是排灣族及魯凱族的聖山,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排灣的傳統詩歌中出現,因此北大武山更成為排灣族信仰、智慧與文化的象徵。

另外,北大武山不但名列在台灣百岳之中,同時也是台灣五岳之一。北大武山與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氣勢磅礡,雄霸一方,在排灣文化陶冶下,淵源流長。(節錄於維基百科)

北大武山的海拔為3092m,已經幾乎是百岳最低的高度,其百岳排名為#090,但是由新登山口(H1197m)攀爬到北大武山三角點(H3092m),幾乎要垂直爬升有1900m,這已經幾乎是單一百岳要爬升的最高紀錄。如果讀者朋友們要單攻,一定要事先有長期的體能準備,不然就申請山莊分兩天完成,不然就一定要早點起登!

這次的北大武之行,是在中秋節連假中進行,10月1日中秋節當天與孩子們聚餐相聚一天,因為擔心連假會到處塞車,因此10月2日Smile與我兩人就在清晨6點出發,希望能在中午到達高雄,然後下午開往泰武部落的「登山故事館」進行休息,至半夜再開車往登山口起登。結果沒有想到早上不到10點就到達高雄,有點驚訝可以如此順利!

另外,行前透過中央氣象局與Google的天氣預測,都是預期呈現萬里無雲至下午可能出現午後陣雨的狀態。也就表示,只要我們中午前登頂,那麼就是出大景!實際上,這一天整天的天氣都非常得好,到了將近中午雲海產生,三人都覺得幸運。也讓Steven可以盡情的空拍記錄,但也因此犧牲了不少時間而導致較晚下山。

這一天,我們在中午都快接近1點才登頂北大武山,此時山頂上仍有10幾位的山友,因為我們在山頂上停留了將近兩小時,因此就看著這些山友陸續下山,我們在將近下午3點也開始下山,結果在喜多麗斷崖前就追上了所有人。可是,我們三人仍然摸黑,亦即其他山友到達停車場的時間必然會更晚。因此,要提醒讀者朋友們,除非是超級健腳,不然,照明設備一定要準備足夠!

登北大武山,必須事先向警政署申請入山證,範本如下所示。當你走到舊登山口時,在管制小屋有郵箱可將入山證投入,另小屋前木桌有單攻申請資料表,記得將資料填好投入再走。別忘了,這是政府要保護民眾安全的措施,別把它當成是無聊的程序而忽略走黑山。

.

上圖:入山許可證範本。

.

.

三、交通與住宿

要到北大武山,由國道3號下麟洛交流道後接台1線,往內埔市區至昌黎祠,左彎接縣道187甲即可到達沿山公路(185縣道),共有下列三條路線可達 北大武山登山口(登山口前1.4公里路段為碎石路面)。

上圖:交通資訊

路線一
由沿山公路轉入佳平村,經泰武檢查哨、逍遙山莊,循佳泰公路上行約20餘公里,即可到達。

路線二
由沿山公路轉入西方道堂,經泰武檢查哨,與第一路線在逍遙山莊交會,循佳泰公路抵達登山口。

路線三
經來義鄉大後部落方向前進,通過來義大橋,再進入泰武鄉佳興村,經泰武國小即可到達。

.

或者,請讀者朋友們利用Google導航至「大武山之門」,我們沿著屏106線泰武鄉的佳泰公路,由佳平村至泰武村全長約15公里,也是今天我們前往北大武山之主線。

上圖:泰武部落牌樓
上圖:進入泰武部落牌樓後,就看到此「大武山之門」大石頭,其右側有排灣族或魯凱族的勇士及獵狗銅像。在此路口,若往右走會進入泰武部落,部落內有街道也有商店。若往前走,即可往北大武山登山口或往登山故事館民宿。注意!往前走是指圖片中左邊電線桿的右側前進,別走到左側有畫X的路線上。

如果讀者朋友們有住宿的需求,可以像我們一樣,先到「登山故事館」裡休息至半夜,此館的館長為「邵定國(山羊)」,為我台灣在1993年第一支成功登頂聖母峰的登山隊隊員。若住宿登山故事館,一人500元,分為北館、主館與南館,各館皆有幾間兩人或三人房不等。有提供床鋪、小客廳、廚房、浴廁、熱水且供停車,且下山後仍可回來盥洗再走。意者可自行接洽,電話為:0932011022。

上圖:登山故事館的周邊。
上圖:Smile與登山故事館一隅。

.

影片:登山故事館北館簡介,也是今晚我們要起登前休息之處,影片後端可看到親切的山羊先生。

.

上圖:登山故事館的公告。
上圖:垃圾應該自行帶下山。

.

待半夜將汽車開至新登山口,停車場就在產業道路的兩側,每台車收費100元。也有些山友,會將汽車停在產業道路上,可規避這100元的停車費。因此,在靠近登山口時,就會看到產業道路上一整排的汽車停著,但是記得不要將迴轉位也停滿。

上圖:新登山口的路線圖。

由泰武部落沿著產業道路開到底至新登山口,其實新登山口有兩處,若停在收費停車場裡,就繼續往上走經過基地台再往前50m即可到達。如上圖中的深藍色路線,此路線在與另一新登山口沿著淡藍色路線於黑色點處連結,接上柏油路到柏油路盡頭後,進入一般的山徑,經過日湯真岔選右側路徑即可到舊登山口。

從新登山口到舊登山口總長為2.8km,需爬升海拔約400m。由舊登山口到北大武山需要9km,因此單趟總長為11.8km,往返總里程需要23.6km,再加上進出停車場的距離,總里程約需24km。

.

.

四、紀錄

(1)新登山口停車場

上圖:從新登山口停車場開始起登。03:44
上圖:停車場工作人員的休息營帳。03:46
上圖:沿著產業道路繼續往上走。03:46
上圖:會經過基地台。03:47
上圖:抵達新登山口。03:48
上圖:一開始的路線就是陡上,而且是石頭路。03:51
上圖:陡上一小段後,就會接上柏油路,記得往右走。03:59
上圖:柏油路盡頭。04:07
上圖:04:10
上圖:04:10
上圖:繼續陡上。04:12
上圖:來到日湯真岔。我們要往北大武山的方向。04:21
上圖:04:30
上圖:中秋月圓夜,走在北大武山的步道上,此段可看到屏東鄉鎮的燈火。04:34

.

(2)舊登山口

上圖:來到了舊登山口。在88風災前,可以開車到此停車。04:39
上圖:04:39
上圖:舊登山口的管制站。04:40
上圖:填寫單攻申請表。
上圖:投遞我們的入山證。04:42

.

影片:投遞入山證的過程。

.

上圖:Steven投遞我們的單攻申請表。
上圖:從舊登山口,開始今天我們的旅程。由此到北大武山的三角點,還有9K之遠,啟動勇士考驗之旅。05:01
上圖:05:03
上圖:05:09
上圖:北大武山整條步道,每隔500m會有里程碑。我們走到0.5K。05:11
上圖:天色微亮。05:13
上圖:05:15

.

影片:05:15

.

上圖:回拍日湯真山。05:16
上圖:來到了1K。05:22
上圖:05:27
上圖:來到1.5K木棧橋。05:31
上圖:05:31
上圖:天色已亮。
上圖:回拍日湯真山。
上圖:走到1.75K的第一休息站。05:42
上圖:05:48
上圖:來到2K。05:51
上圖:來到2.1K處,此為西大武山岔路口。05:54
上圖:回拍與西大武山岔的景象。05:54

.

影片:西大武山岔的動態周遭。05:54

.

上圖:05:56

.

影片:過了西大武山岔後出現展望點的動態。05:56

.

上圖:來到2.5K。06:14
上圖:一過2.5K後,馬上就會走到此第二休息站。旁邊有水槽,水龍頭打開是有水的。此時亦有其他山友正在休息。06:15
上圖:繼續前進。
上圖:06:18
上圖:06:22
上圖:06:23
上圖:出現枕木路段。06:24

.

影片:枕木路段的動態。

.

上圖:過了枕木路段後,難得出現了平坦的路徑。06:25
上圖:哇!走到3K了。06:33

.

影片:3K處的林相優美。

.

上圖:又開始陡上。06:43
上圖:特殊的樹。
上圖:過了3.5K後,在此遇到今日要單攻的山友。06:58
上圖:ㄇ型鐵梯。07:03
上圖:07:06
上圖:這一段是不斷的陡上,且路徑並不好走,有ㄇ型鐵梯來輔助踏點。07:06
上圖:07:07
上圖:喜多麗斷崖要到了。07:08

.

(3)喜多麗斷崖

上圖:喜多麗斷崖。圖中左上的高峰,是南北大武岔,看來好高好遙遠。07:08
上圖:站在喜多麗斷崖往屏東方向看。如果您從新登山口走到這裡超過4小時以上,就會被檜谷山莊莊主給勸退,也建議朋友們就不要單攻了!我們今天由起登到此,花了3小時23分鐘,應該還在勸退時間內。
上圖:前方的高峰為南大武山。
上圖:今天喜多麗斷崖上有很多人。Steven與我合照一張。
上圖:眾多山友們,齊聚斷崖,休息兼欣賞美景。

.

影片:喜多麗斷崖動態。07:20

.

上圖:離開喜多麗斷崖,繼續往北大武前進。07:23
上圖:這一小段路徑為瘦稜。
上圖:來到檜谷山莊岔。今天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去拜訪檜谷山莊。07:27
上圖:此為舊登山步道4K處,亦即離北大武山還有5K。Smile與我的背包重量頗重,我們決定藏一個背包在此,只背一個背包上攻。敬告牌上有說明,接下來上攻的路段很「硬」。
上圖:在此岔路口,5位年輕朋友,正在討論要不要繼續上攻?後來,5位都有走完,只是有3位事後確認走到很晚才下山。
上圖:離開檜谷山莊岔,繼續努力邁進。07:45
上圖:看得出來很陡(抖)!
上圖:你累了嗎?喝點能量飲,這段路果然很「硬」。
上圖:繼續前進!
上圖:遇到大樹。
上圖:進入到會有巨木的海拔高度。
上圖:看到應該可以感受到路徑不友善。
上圖:走到4.5K。08:01
上圖:Steven長的太高了,在此頭去撞到了其所握的樹幹。讀者朋友們要注意一下!08:03

.

影片:Smile特別拍這棵樹的樹幹。因為Smile也撞到了。只有我沒有撞到?我不夠高?

.

上圖:偶有路段會有ㄇ型鐵梯來輔助。

.

影片:哇嗚~來到5K。08:22

.

上圖:5K。08:22
上圖:約5.1K。
上圖:限三人鐵橋。08:25

.

影片:限三人鐵橋的動態。08:25

.

影片:穿越倒木的過程。

.

上圖:回拍倒木。
上圖:這一段都是樹根路+石頭路。
上圖:到底兩人都在看什麼?
上圖:路況不佳。
上圖:好像眼鏡蛇豎起脖子準備要攻擊Steven。
上圖:走到這個路段,就是神木要到了。

.

(4)北大武神木

影片:北大武神木。08:34

.

上圖:北大武神木,像是一位孤獨的勇士,一個人站在步道上,庇佑著來來往往的人們。5.25K。
上圖:這一張圖片,比較看得出北大武神木的巨大。

.

影片:北大武神木。影片左側可以看到Steven被山友們給認出,正在寒暄交談中。

.

上圖:離開北大武神木,繼續接受成為勇士的考驗。08:51
上圖:到達5.5K。09:00
上圖:粉絲認出Steven。
上圖:山友與Steven合照。
上圖:路,一直在考驗著我們。

.

影片:要蹲又要跨!

.

上圖:這是杜鵑林吧?這一小段路很「平坦」。
上圖:遇到之前追過我們的三位年輕人。
上圖:大家合影一張。三位非常的活潑且有活力!
上圖:北大武說:我要好好考驗你們!

.

影片:來到6.2K的水源地。09:38

.

上圖:09:38
上圖:6.3K,最後的水源地。
上圖:在6.3K水源地,往外看,就會看到這一棵「大武名樹」!名字是Steven取的。

.

影片:6.3K水源地的大武名樹。有山友在此利用水源泡咖啡!

.

上圖:遠方的樹好美。
上圖:6.5K。09:45
上圖:這一段路,不用加油,好走得多了。
上圖:才剛講完,馬上來段標準樹根路,又陡上!
上圖:感覺上,這路是無止盡的。
上圖:Hi!美女、帥哥們,我們又碰面了!
上圖:鐵杉。
上圖:美景當前,Steven忍不住要空拍。
上圖:來到了「ㄇ型鐵梯路」,我自己給它取的名字。

.

影片:「ㄇ型鐵梯路」的動態。

.

上圖:回拍ㄇ字山路。

.

影片:過了ㄇ型鐵梯路後,別以為路徑就變好了?

.

上圖:上空秀!上空的鐵杉交錯。

.

(5)南北大武岔

上圖:來到了南北大武岔。上面里程寫7.5K,是錯誤的,應該是7.45K。10:41
上圖:圖片中往右是往南大武山。不取。
上圖:我們要往左。

.

影片:南北大武岔的動態

.

上圖:回拍南北大武岔。

.

影片:又是崎嶇路徑

.

.

影片:右側斷稜

.

上圖:遇到非常健腳的山友。
上圖:終於到7.5K了。10:58

.

影片:路徑都比想像的難走一些

.

上圖:雲海,棉花糖。
上圖:我正在幫忙Steven進行拍攝做紀錄。鐵杉+雲海。
上圖:好美!雖然,雲海還不夠厚。
上圖:從南北大武岔到北大武山這一段,遇到好天氣,就是這麼漂亮。
上圖:勇士Steven走在鐵杉林中。
上圖:來到了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好幾位山友在此休息。11:33
上圖:突然覺得,我好像跟Steven一樣可以當勇士!

.

影片: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動態。

.

上圖:由高砂義勇軍紀念碑往上走50m,就會到大武祠。11:35

.

影片:大武祠

.

上圖:看到北大武山了。最後的1km,其實也是最辛苦的一里路。

.

影片:最後一里路

.

上圖:雲海又出現。
上圖:有更早登頂的山友,已經陸續在下山。北大武,我們來了!
上圖:最後1km,會面對兩次的假山頭,之後就會攻頂。
上圖:螺旋神木。
上圖:美景當前,要走快也難。
上圖:我的表情是說:此棵鐵杉真像是一個人!令人讚嘆!
上圖:離北大武山又更近了。

.

影片:最後的500m。遇到早上一起起登的山友,說我們笑容滿面,其實都笑不出來了!還問我們,不是還要去西大武山?可是我們行程中,空拍、攝影不斷,計畫趕不上變化,還是作罷吧!

.

上圖:有雲海相伴,頓時覺得稍微輕鬆一些

.

(6)北大武山

影片:終於登頂了!此時三角點有很多山友!看得出來雖然辛苦但都很興奮。12:49

.

上圖:Steven與北大武山三角點
上圖:我(Gosen)與北大武山三角點
上圖:Smile與北大武山三角點
上圖:Steven正在空拍北大武山與雲海

.

影片:北大武山

.

.

影片:北大武山的動態,還可以看到美美的雲海喔!

.

上圖:我們三人都是勇士!哈哈!耶!
上圖:Steven又被粉絲給認出來!當然要合拍一下!
上圖:在北大武山流連忘返,總是得開始下山囉。14:41
上圖:還好,我們三人下山的速度算得上不慢。
上圖:Smile想拍照時,會突然喊:「停!」那就是停下來要給她拍一下
上圖:有雲海,忍不住還是要停下來拍。
上圖:在螺旋神木。
上圖:Steven遠眺大武祠。

.

影片:我們正在下山中,面對美景當然要停一下囉!

.

上圖:回到大武祠。我看起來有點虛累累。15:10
上圖:走回高砂義勇軍紀念碑。15:11
上圖:此時下山的路徑上,暫時都看不到山友了!

.

影片:下山的一小段實景。

.

.

影片:7.5K右側斷崖

.

上圖:回拍這段邊坡斷崖
上圖:今天真的是雲海滿滿!

.

(7)南北大武岔

上圖:回到南北大武岔。15:41
上圖:在ㄇ型鐵梯路上追過了幾位之前下山的山友。

.

影片:在ㄇ型鐵梯路的實景。

.

上圖:或許我們三人經常性的在爬山,所以下山時雙腳也不會有特別的感覺。
上圖:下到6K。
上圖:回到6.3K水源地。
上圖:回到北大武神木,圖中三位朋友中有人腳痛,因此行走速度變得較慢。16:30
上圖:我個人的認知,如果沒有經常性在爬山,其實下山的辛苦會遠遠超過上山。
上圖:回到限三人鐵橋。
上圖:再追到之前在三角點先下山的朋友們。
上圖:逐漸追上先前先下山的山友。
上圖:回到檜谷山莊岔。取回所藏背包。17:08

,

(8)喜多麗斷崖

上圖:終於又回到喜多麗斷崖。17:18
上圖:盡快下山,天色要逐漸轉黑。
上圖:下喜多麗斷崖的ㄇ型鐵梯。

.

影片:下山中。

.

上圖:天色逐漸轉黑。
上圖:回到第二休息站的水槽。17:55
上圖:經過西大武山岔。18:02
上圖:看到這個路牌,就代表1.75K的第一休息站到了。18:13
上圖:1.75K的第一休息站。18:13
上圖:快回到了舊登山口!

.

(9)舊登山口

上圖:我正在寫返回的回條。18:55
上圖:儘速下山。
上圖:走到日湯真岔。19:32
上圖:又走回到有柏油路的產業道路上。19:41
上圖:柏油路路段並不是要全部走完的!圖片中再往前一小段,左轉就有一山徑往停車場方向,要特別注意!如果不小心錯過了,就會一直在柏油路上走到底,只是回到產業道路後,就還要往回走一小段路才能回到停車場。
上圖:回到新登山口。19:56

.

(10)新登山口停車場

上圖:今天是中秋節後的第二天,我們完成了今天的行程。20:01

.

.

五、結語

今天出大景又兼雲海滿滿,Smile與Steven兩人完全不計時間成本,猛拍且聽不到我的催促聲?在北大武山三角點就停留了兩小時。因此,一路上就走走停停,但事後看到照片與影片,覺得辛苦的代價非常值得!

回程,我從新登山口開一個半小時的車到高雄的過程中,Steven很快就進入夢鄉了,Smile又跟以前一樣,嘴巴上說要一路上陪我,可是眼睛卻沒有睜開過。我自己知道開到高雄沒有問題,所以途中請Smile打電話定高雄的飯店,結果Smile手機打開然後動作就僵住了,一通電話都一直沒有辦法打出去。我才是最辛苦的吧?

晚上快11點回到高雄,先到六合夜市吃個海產粥吧。

上圖:回到高雄,先去吃個海產粥補補。10:50

.

Steven的影片已經在20201016上架!如下:

影片:北大武山:Steven Wu

.

這次的影片鋪陳得非常流暢,將北大武山的特色展現漓淋盡至,看完後真的會讓人忍不住腳癢,忘了整個過程的辛苦,又想再去一次。沒想到因為武漢肺炎(COVID-19),讓我們花更多時間在本土台灣的土地上,卻可以發掘出更多美麗的細微!

.

(底下文字,節錄於Steven於Youtube的自述)

如果說
看海會使人平靜
那麼
歷經千辛萬苦登頂
看見雲海
那絕對會是澎湃激昂、讓人震撼的
繼上次單攻白牆後
誓言一定要再來一次
追尋北大武美麗的雲海大景 這次終於圓夢了
個人比起合歡山更愛北大武這裡的雲海
風起雲湧流動的棉花糖雲海
搭配稜線上粽錯複雜、爭奇鬥豔的鐵杉林群
那畫面只能用仙境來形容啊
美到只能用唯美古風的配樂
來詮釋她的美麗及當時的意境
雖然已經盡力了
但影片的呈現仍無法完全取代親臨的震撼及感動啊
南疆聖山 雲海的故鄉
北大武山
稜線上縱錯排列的鐵杉林搭配滿溢出來的棉花糖雲海
還有別具風格的配樂
絕對是身心靈的饗宴
看完影片後請忍住想要上山的衝動啊!

.

北大武山!不僅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聖山,而是我們愛山人的共同聖山!

#這篇文章完成時,剛好是Smile的生日(1018),此篇就給她當做生日禮物。

1 repl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