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1~3 🦋花蝴蝶🦋

作者:David(張君瑋)

上圖:此行最愛的照片沒有之一,轆轆谷已成為我的麥加,我餘生朝聖的方向
排序名稱海拔三角點百岳編號別稱
1向陽山3603m三等167529八秀
2三叉山3496m一等27哈音沙山
3南雙頭山3356m無基石42
4雲峰3564m二等181684
5轆轆山東峰3267m無基石
6轆轆山3279m三等577530八銳
7塔芬山3090m二等921679八銳
8達芬尖山3208m無基石74
9南大水窟山3381m無基石
10大水窟山3642m無基石13
11大水窟山北峰3631m無基石
12秀姑巒山3805m二等61691五嶽
13八通關山3335m森林46八銳
14八通關山西峰3245m無基石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2年08月13日至19日
參與人員:David(筆者、我、me)、古師傅(David的嚮導教練)
仲雲、棋棋、Ivy、智鈞、Bel、番茄
男女比例:3男5女
新手比例:8老
天氣狀況:起登前天氣穩定,D1晴轉小雨,D2大晴,D3~D5晴天轉午後雷陣雨
D5持續降雨至深夜,D6小雨轉晴,D7晴
全程氣溫:約9度C~20度C
全程里程:94.5 km,D1 6.8km,D2 16.2km,D3 17.4km,D4 10.0km,D5 10.8km,D6 9.2km,D7 24.1km
海拔落差:2372 m (H1278m~H3650m)
累計爬升:6304 m (Garmin)
累計爬降:7356 m (Garmin)
移動時間:無紀錄
平均速度:無紀錄
靜止時間:無紀錄
全程時間:6日22小時 (8/13 17:38~8/19 15:36)(Garmin) 難易程度:中 (A~C級)

上圖:由Garmin紀錄的GPX導入到Gaia上來看簡易的路線示意圖,我個人行進間是使用付費的山林日誌,但因為圖資太多畫面較為雜亂,所以就導入到Gaia上來展示路徑(其實是Gaia地圖比較美)
上圖:海拔里程圖

預定時程
DAY 1 8/13 (六)桃園->台北->台東池上火車站->向陽森林遊樂園->向陽山屋
DAY 2 8/14 (日)向陽山屋->向陽山->三叉山->嘉明湖->新康山岔路口->拉庫音溪山屋
DAY 3 8/15 (一)拉庫音溪山屋->南雙頭山->-雲峰三岔路口營地>雲峰->轆轆谷山屋
DAY 4 8/16 (二)轆轆谷山屋->轆轆山->塔芬池->塔芬山->塔芬谷山屋
DAY 5 8/17 (三)塔芬谷山屋->達芬尖山->黑水塘->南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
DAY 6 8/18 (四)大水窟山屋->大水窟山->秀姑坪->秀姑巒山->白洋金山屋->中央金礦山屋
DAY 7 8/19 (五)中央金礦山屋->八通關山->八通關山西峰->關高坪->觀高工作站
DAY 8 8/20 (六)觀高工作站->樂樂山屋->雲龍瀑布->八通關山登山口->埔里->桃園->台北

實際時程
秀姑巒山避雨未取,DAY7直接踢下山回台北,其餘同預定時程

DAY 1
07:30 小碧潭站上車
12:50 花蓮孫叔叔牛骨麵用餐(南下大塞車)
16:50 向陽管制站
17:30 起登
18:10 關山大崩壁觀景台
20:00 向陽山屋

DAY 2
04:40 向陽山屋
05:30 黑水塘岔路
06:15 氣象台工作站
07:17 向陽山登山口
07:38 向陽山(拍照7分鐘)
08:00 向陽山登山口
(小休13分鐘)
08:43 嘉明湖避難山屋
(小休15分鐘)
11:00 三叉山登山口
11:33 三叉山
11:46 嘉明湖岔
11:49 嘉明湖(拍照11分鐘)
12:02 嘉明湖岔(午餐27分鐘)
12:52 新康山岔
14:34 拉庫音溪
14:35 拉庫音溪山屋

DAY 3
02:36 拉庫音溪山屋
04:36 南雙頭山
05:15 看天池營地
06:43 雲峰下三叉營地
(大休25分)
07:25 雲峰登山口(小休+換裝18分)
07:54 刀片岩(3分鐘5人通過)
09:28 雲峰
(拍照26分)
10:57 刀片岩
11:11 雲峰登山口(小休+換裝17分)
14:31 轆轆谷山屋

DAY 4
06:10 轆轆谷山屋
06:56 轆轆山登山口(迷路6分)
07:04 轆轆山東峰
07:21 轆轆山(拍照17分)
07:51 轆轆山登山口
(大休29分)
(大休22分)
10:38 小營地
(大休32分)
11:36 看天池營地
(午餐+曬裝備138分)
14:10 塔芬池
14:30 塔芬山(拍照15分)
15:46 塔芬谷山屋

DAY 5
06:00 塔芬谷山屋
06:47 大草原營地(小休15分)
08:10 達芬尖山登山口
08:23 達芬尖山(拍照逗留68分)
09:36 達芬尖山登山口(大休19分)
11:04 南大水山前草坡
(大休40分)
11:52 雙黑水塘
(大休23分)
13:50 南大水窟山
14:24 大水窟山屋

DAY 6
05:03 大水窟山屋
05:09 南營地岔路
06:12 超大營地
06:32 大水窟山(拍照15分)
07:35 大水窟山北峰
08:03 秀姑坪(小休10分)
08:22 白洋金礦山屋
(大休33分)
10:55 中央金礦山屋

DAY 7
04:23 中央金礦山屋
05:24 八通關山登山口
06:35 八通關山登山口(小休10分)
07:00 八通關山(拍照13分)
07:29 八通關山登山口
(大休20分)
08:11 八通關山西峰(拍照15分)
08:50 接回八通關古道
10:10 觀高坪
(大休37分)
12:05 對關駐在所
13:26 乙女瀑布
13:51 樂樂山屋(小休15分鐘)
14:40 雲龍瀑布
15:35 愛玉小站(進食20分)
16:07 登山口

山屋及營地

1.向陽山屋
設備齊全的山屋,設有廚房(獨立一區炊事)、流理臺及沖水馬桶(獨立一區),床位分上下舖並附有厚軟墊(有些人可不使用睡墊),床位前後左右都附有拉簾,十分保護隱私,用水接自溪流活水,有訊號;因路程僅2hr左右,適合做為交通天之下榻選擇

2.嘉明湖避難山屋
重新改建的山屋,設有廚房(獨立一區炊事)、曬衣區及生態廁所,床位分上下舖並附有軟墊(未確定厚薄),另有少許營位可申請,戶外區座椅多,採雨水蒐集系統,有訊號;若為早上起登,可作為C1的選擇

3.向陽山北峰前營地TWD67(249518,2576512)
小型鞍部營地,草地及碎石,可容納3T*2,距嘉明湖避難山屋約20分路程,無水源,建議自山屋背上,未測試訊號;地點較為雞肋

4.拉庫音溪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因拉庫音溪環繞故活水無虞(水量充足),無訊號;山屋前有一片草坪可休憩、炊事或單純曬太陽

5.南雙頭山後看天池營地TWD67(250002,2583396)
鞍部營地,草地,可容納約4T*2,四周應可再搭建2T*4,營地旁有一水量充足之看天池,但未確認水質,營地避風,未測試訊號

6.雲峰下三叉營地TWD67(248573,2584058)
山坳營地,草地及碎石,營地呈狹長狀,應可容納4T*6以上,無水源,營地避風,無訊號

7.轆轆谷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無訊號;山屋前草地不太平坦

8.塔芬池前看天池營地T67(251463,2588787)
鞍部營地,草地,營地呈狹長狀,應可容納4T*10以上,營地遍布數個看天池,雨季可能會十分泥濘,水質呈褐色有小蟲,營地避風,無訊號

9.塔芬池前營地TWD67(251680,2588927)
自看天池往塔芬池路上遇一垂直路徑,路徑往東南而下可見一平坦泥土營地,路徑往西北延伸不得而知,可能是往地圖上溪溝處取水,未探

10.塔芬谷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山屋正前方(南面)山壁有活水源,無訊號;山屋前草地還算平坦

11.塔芬谷山屋後大草原營地TWD67(251652,2591497)
寬稜營地,草地,營地寬廣,應可容納4T*10以上,距離塔芬谷山屋50分,無水源,需自山屋背水而上,營地避風,無訊號

12.雙中黑水塘營地TWD67(252555,2593489)
鞍部營地,草地,應可容納4T*2,看天池已成黑水,非雨季建議不要取用,無測試訊號

13.大水窟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非常遠),採雨水蒐集系統,山屋正後方(北面)有大水窟池,是否取用則看個人,無訊號;山屋四周草地平坦,適合休憩、炊事或單純曬太陽

14.大水窟山前超級大營地TWD67(253601,2596747)
寬稜營地,草地,營地無敵寬廣,應可舉辦聯歡晚會,距離大水窟山屋1hr,無水源,需自山屋背水而上,營地避風,未測試訊號

15.白洋金礦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上下舖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山屋旁有荖濃溪活水源,有訊號;山屋無腹地較壅擠

16.中央金礦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山屋正前方(南面)有荖濃溪活水源,山屋外或往東方走一點即有訊號;山屋前方設有木製桌椅,適合休憩、炊事或單純曬太陽

17.溪水營地TWD67(249621,2598898)
小型營地(里程碑東埔16K處),泥土地潮濕,僅能容納3T*1,營地旁有山溝活水源十分清甜,營地避風,未測試訊號

水源紀錄

因篇幅關係故挪到第2篇說明,請參考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4~5 🦋花蝴蝶🦋

糧食單

因篇幅關係故挪到第3篇說明,請參考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6~7 🦋花蝴蝶🦋

裝備說明

本次裝備與平常縱走無異,以下就重要部分進行說明:
1.瓦斯罐450g*4,推估使用3罐,1罐為備用
2.鋁盆/爐頭*3,煎鍋是給大廚番茄用
3.水袋及濾水器數個(不然是要喝什麼)
4.古師傅那有神祕醫藥箱
5.雨衣雨褲必備,不然清晨的箭竹林會讓你濕透
6.登山杖看個人習慣,我是當裝飾品
7.無攜帶岩盔,但請評估個人能力及風險態度
8.夏天夜間仍然寒冷,可視情況攜帶中層或是保暖衣物

主要參考紀錄

2016.5輝哥的天空南二段
https://reurl.cc/OVkMor

2022.1南二段|縱走中央山脈飽覽極致雲海
https://reurl.cc/xlEpWN

2019.12南二段「一路靠北」
https://nigili5.com/southsec2/

2022.4南二逆走的生與死
https://vocus.cc/article/6275ce35fd89780001211c2c

玉山國家公園─南二段步道系統
https://www.ysnp.gov.tw/Trail/1783c684-3f87-4862-bf4e-e876e639d405?Tab=1

二、注意事項

※中途無撤退點
南二段全線由多座初階百岳串連而成,難度雖平易近人,仍須具備數次短天數過夜隊良好經驗始能挑戰,且拉庫音溪後到大水窟山屋之間三天路程,中途並無撤退點(只有直升機),因此順走至拉庫音溪山屋或是逆走至大水窟山屋就要評估隊伍是否需要撤退,出發前須謹慎考量

※嘉明湖住宿額外申請
若住宿點選擇山屋,須注意嘉明湖避難山屋及向陽山屋非屬玉管處管理,需額外申請,若未中簽可考慮由戒茂斯上,選擇向協作租借帳篷紮營於新武呂溪(惟向陽山勢必捨棄)

※車程預估不宜過於樂觀
若交通日為假日,對車程預估不應過於樂觀,本次周六自台北至向陽森林遊樂園耗時近10小時(含中餐及中途補給),其中台北至宜蘭段便耗時甚久

※辨識路跡能力
南二段雖全線路跡明顯,部分路段仍須仰賴布條及離線地圖,請做好事前準備

※防曬準備
大約近6成路線均為稜線,強烈建議做好防曬措施

※注意路段
1.雲峰刀片岩均有明顯手腳點,謹慎攀爬即可,若要拉繩須注意繩皮已有磨損,不建議全身重量都依靠繩索支撐
2.轆轆山東峰西面(與轆轆山接壤處)潮濕陡峭,部分路段亦在狹窄懸崖邊行進,須謹慎小心
3.腰繞塔芬山前之假山頭TWD67(250687,2588365)立有斷崖危險之警告標示,此處山壁濕滑且須攀爬,應多加注意
4.塔芬谷山屋後至南大水窟山前多灌木叢易傷衣物
5.白洋金礦山屋至中央金礦山屋間路段濕滑,途中需多次於布滿青苔之岩石上攀爬,且雨後道路容易匯集成小溪,儘量勿於雨天經過
6.八通關古道支離破碎,有大量小型崩壁,請注意安全

※本次因隊友身體不適,隊伍休整時間較多,故時間僅供參考

南二段

南二段路程主要在中央山脈主脊上縱走,在玉山國家公園內呈雙S型由北向南綿延而下,為一條縱向步道,攀行南二段是以東埔登山口(逆行)或南橫公路的向陽登山口(順行)為起點,本路線步道全長約為89.3公里,沿途造訪百岳名山達10座之多,全程大部份海拔在3,000公尺以上,視野展望良好,且時而上山峰時而下谷地,景觀變化萬千。秀姑坪一帶遍布白木林及高山杜鵑,春夏時節花苞齊放一片花海景觀;八通關一帶、大水窟山經南大水窟山到達芬尖山、塔芬池一帶及南雙頭山、三叉山一帶等處為有名的「高山草原」,植物組成為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箭竹及二葉松林等;大水窟北側、達芬尖山右側為陡峻之斷崖;大水窟塔芬池嘉明湖等為高山湖泊,有如山中明珠;本路線南側山峰-向陽山、三叉山一帶向南望,可盡覽關山大斷崖的「南一段」特殊地形景觀;向陽山崩崖險峻、三叉山廣闊草峰,在視覺體驗上,極富變化。(以上參照玉山國家公園路線介紹)

南二段全程約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嘉明湖段,由向陽登山口管制站嘉明湖為止,為熱門的嘉明湖路線,分為自向陽管制站起登的傳統路線與後來開闢的戒茂斯路線。若走傳統路線可在稜線上飽覽風光,看矗立一方的向陽名樹及壯闊的向陽大崩壁,在向陽山頂眺望未來幾天最遠直至秀姑巒山的景致,再沿著三叉山無邊的草坡一路走到嘉明湖畔;若抽不到山屋(向陽山屋或嘉明湖避難山屋)則可改走戒茂斯上嘉明湖,在鬱鬱森林內陡上陡下,在清澈的新武呂溪畔躺在協作準備的帳篷內,還有偌大的高爾夫球場營地與清新的草原

本次南二段行程幸運地抽到了向陽山屋,因此我們選擇由向陽管制站起登的傳統路線,但需特別注意的是嘉明湖路線大約自向陽山屋後就幾乎在稜線上不斷曝曬(約7成路線),也是南二段行程中最為曝曬的一天,防曬措施務必做好,DAY2當天我只補了一次防曬,甚至為了拍照好看還捲起袖子,導致DAY4時雙手開始疼痛不已,一個月後直接脫掉一層皮,必須小心

第二部分為南二段專屬路段,由嘉明湖岔大水窟山屋前為止,嘉明湖岔後一小段路會碰到新康橫斷岔路,自此便是南二段的小小世界,沿途路徑優美山屋寧靜,地貌及景色多變,可在拉庫音溪享受凜冽刺骨的足浴,在雲峰刀片岩體會簡單攀岩的樂趣,在轆轆山俯瞰擁有絕世容顏的轆轆谷,以及在達芬尖山被群山擁抱。整條路徑除了部分攀爬路段較為濕滑外,大抵都是安全且容易行走的山徑,山屋也都在半天至一天可抵達的路程內,不愧為長天數縱走的入門首選行程

雖然第二部份位處深山,遺世獨立,但我仍發現有兩條路線可接到此處,也許未來改走探勘路線時可以一訪,一條是自南橫由拉庫音溪底上溯多尾蘭山至玉德(穗)山,其中有岔路可通往雲峰,另一條則是在塔芬池見到往大分的路牌,想來也是人跡罕至的路線

第三段為熱門的八通關古道西段,除了一般民眾最遠可抵達的雲龍瀑布外,尚有郡大林道龍貓公車、八大秀、馬博橫斷、八通關上玉山及八通關古道全段等路線,沿途遍佈數個日劇時期遺跡,亦可眺望一望無際的八通關大草原及致命的金門峒斷崖,行於支離破碎的古道之上,先人開鑿之辛勞不言而喻

三、交通住宿與申請

交通及住宿處理

本次交通係採包車(史努比,0936-055-010,9人座,價格自洽),隊員各自集中於桃園、台北及台東池上指定地點後一路撿人上車,而我7點半於小碧潭站上車後,由於適逢周末出遊假期,竟然一路塞車到近10點才行經宜蘭,11點初抵達宜蘭花蓮交界的台泥DAKA園區稍事休息,1點先去花蓮鳳林有名的孫叔叔牛骨牛肉麵用餐,再到池上火車站接南部上來的隊友上車,最後在7-11初來門市進行補給,於下午4點半左右抵達向陽森林遊樂區,車程耗時近9小時,完全就是google map推算的車程上限,因此若安排台北包車或自駕的山友須特別考量假日車潮

若是選擇搭乘火車至池上的朋友,則須與當地的接駁聯繫,可上網搜尋其他山友分享的資訊

上圖:google map預估車程大約是6-9小時,結果我們真的搭了9小時的車

而自台東池上沿台20甲進入台20(南橫公路)前,最後補給點是位於海端鄉的7-11初來門市(台東縣海端鄉初來橋11-1號),門口設有座位區可以喝咖啡眺望卑南溪,往來的山友可考慮將此設為最後補給點

上圖:台20甲接上台20(南橫公路)後往回走650公尺即可抵達7-11初來門市,點選圖片即可跳轉google map

入山及入園申請

重點摘要:入山及入園證都要申請,入園還要分成嘉明湖段玉管處段

入園證部分(含山屋)

1.嘉明湖段,起登日2個月前即開放山屋及營地申請,申請網站請參考嘉明湖國家步道官網
https://jmlnt.forest.gov.tw/room/

上圖:本次嘉明湖入園證部分截圖

2.玉管處段(指嘉明湖後至東浦登山口段),同樣起登日2個月前即開放山屋及營地申請,申請網站請參考台灣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線上申請服務網
https://npm.cpami.gov.tw/apply_1_4.aspx?RandomStr=612631701

上圖:本次玉山入園證部分截圖

入山證部分

上圖:本次入山許可證部分截圖

四、紀錄

DAY 1 嘉明湖步道管制站→向陽山屋

16:30下車

自台北出發折騰了9小時後,終於腰酸背痛地抵達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嘉明湖步道管制站」,管制站下方有約可停放十數台小客車的小型停車場及公廁,下車後須先前往管制站報到,檢附所有隊員證件入園文件,同時管制站人員也會集合隊員進行簡易說明,其中最為有趣的便是熊出沒時的應變方式。說明結束後一行人便在工作站外臨時搭建的雨棚下分配公裝(晴天時是另一處停車場),此時我的大背在不含水的重量下已超過16kg,著實插翅難飛,眾人也在下午5點半左右正式踏上了南二段之旅

上圖:隊員正陸續前往管制站集合聆聽入園說明

上圖:一行人於下午5:30踏上征途,左邊穿拖鞋的是明日要去嘉明湖山屋換班的協作大哥

向陽森林國家公園主要是由4條步道組成,分別為向陽、向松、松景及松濤,而由管制站經向陽向松松濤三條步道即可通往向陽山及嘉明湖

上圖:向陽全區導覽圖

進入向陽步道後,路徑轉為松針及砂石地,坡度緩和十分好走,如果D1是下榻在向陽山屋的山友,不妨放慢腳步享受未來7天中僅有的清閒

18:10 關山大崩壁觀景台

上圖:此時煙雨迷濛,大崩壁觀景台望去一片白牆,因此並未停留,也許晴天來訪的山友能替我們瞧瞧關山大崩壁的壯麗

由於嘉明湖步道時有黑熊目擊記錄,園區設計似乎也融入了黑熊文化,除避免人熊衝突的告示牌外,路旁亦有小巧可愛的黑熊座椅,甚至與我們結伴而行的協作大哥更直接身穿黑熊的T桖

上圖:晚上7點後雨勢稍緩,此時夜幕仍未低垂,遠方尚可見一片雲海

20:00 向陽山屋

由於起登後不久便有隊員身體不適,一路上走走停停,最後竟走了1倍上河時間方抵向陽山屋,心中難免擔憂是否應及早撤退(D2、D3若走上河1倍將會摸大黑);抵達山屋後,管理員已等待良久(我們是今日最後一隊,於向陽管制站登記時已先通報預計抵達時間),立即分配床位並告知時間已晚,務必輕聲細語,因此隊員們便躡手躡腳地下大背進入廚房張羅晚餐

甫抵山屋時,見一眾山友聚集在山屋外拍照,竟是遠方月亮初升如日出美景,我也不禁在此駐足良久

此時大伙正安靜地在廚房煮義大利麵,實際上山屋隔音不佳,儘管輕聲細語仍總似隔牆有耳,在裏頭睡覺的山友也許都知道我們鹽巴抓了幾把(對了,沒事千萬別帶義大利麵上來煮,難煮熟又浪費瓦斯);而蹲坐一旁身著黑熊裝的便是今日與我們同行至向陽山屋的協作阿義,一路上解說園區生態並說了許多原住民笑話,炒熱了隊伍氣氛,抵達後也熱情地請大家享用熱糖水

由於我們抵達及隔日離去山屋時均未天亮,因此無拍攝相關照片,但向陽山屋整體而言設備齊全,有獨立的廚房(炊事區)、廁所及流理台,且通鋪前後左右均設有隔簾,隱蔽性十分完善,因此若DAY1需耗費較長交通時間的山友可考慮設定向陽山屋為C1

然DAY1短短的路程就走到1倍上河速度,為避免後續幾日山區午後雷陣雨,古師傅要求大家儘早入睡,明日3:30起床,5點整必須起登,因此大家在用餐完畢後清理一陣便各自睡去

DAY 2 向陽山屋→向陽山→三叉山→嘉明湖→拉庫音溪山屋

03:30 起床

03:30一到,我便趕緊關掉手機鬧鐘起床準備早餐,此時雖正值夏季,高山的清晨還是冷冽地讓人難已離開睡袋。考量到DAY2的路程十分漫長,因此我準備了蒸肉包及黑芝麻等快速料理且好清理的菜單,然而隊員們有各自的習性,最後全隊還是拖到了5點整才准時起登,但也讓往後幾天評估起登時間更為準確

上圖:遠方天際泛紅,今天的路程十分漫長,不禁擔心起登時間稍晚

05:30 黑水塘岔路

上圖:抵達黑水塘岔路,取左往嘉明湖山屋方向繼續前進,由圖中可看出路經為一般百岳土石路徑,相對好走

離開向陽山屋後,短短1公里內要從海拔2860m拉升到近3300m,因此起登這段路程記得調整好呼吸,直到嘉明湖基地台後(上稜線)坡度就逐漸趨緩

上圖:已可看到嘉明湖基地台在前方,只要抵達就代表上了稜線,大景要出現了

此時應回頭眺望遠方關山,我們很幸運地見到了雲瀑流淌而過,再往上一段,回頭便可望見來時行經的黑水塘

上圖:最終一行人於6點整左右攀上稜線,抵達嘉明湖基地台,闖入眼簾的是和煦又濃烈的朝陽,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再舉步,便是嘉明湖步道最美麗的路段

由於古師傅覺得整體速度還是偏慢,因此要求隊伍在基地台稍事休息後再行出發,而自基地台出發後即見遠方矗立一玉山圓柏

上圖:上稜後回望基地台,已可感受到走在雲海之巔的壯麗

上圖:前方稜線則是雲霧繚繞,薄霧在稜線一側匯集成雲,與向陽處形成鮮明又和諧的對比

此處路跡清晰且多為好走的砂石地,來往人潮絡繹不絕,我們見到的山友多是已欣賞完嘉明湖日出並準備下山

06:31向陽大崩壁

上圖:其實一開始沒注意到向陽大崩壁就在路徑的左側,瞄了一眼GPX才發現就在身邊

上圖:由於東面的水氣受到陽光照射後向上流動,翻過稜線後沉在西面山谷,因此無法見到向陽大崩壁的廬山真面目,但也讓我遇見人生第一個觀音圈,也是此行第一個

上圖:雲瀑觀音圈月亮關山天際線假文青齊聚一堂

通過向陽大崩壁後,接著要陡上腰繞一假山頭並往東北續行,便會抵達向陽山登山口

一路上我也頻頻回頭,眺望來時稜線左右那鮮明的色彩

回望稜線,遠眺關山,那日之景歷歷在目

開始進入腰繞路線後,坡度轉為和緩,而且有一展望處,可眺望南二段未來幾天行程,千萬別忘了駐足欣賞一番(我們還見到了一群台灣獼猴家族在散步)

上圖:古師傅與我在此處辨識山頭,正前方巨大山體為DAY3的雲峰,雲峰後方已成背景的最高點就是玉山主峰,而右前方呈現鋸齒狀山頭的則是DAY6要走的秀姑巒山,不看則已,一看就遠的想撤退

上圖:持續腰繞假山頭,而正前方山頭便是向陽山

07:17向陽山登山口

抵達登山口後,由於領先上河速度不少,所以古師傅同意大家輕裝登頂,已走過向陽山的隊友就在登山口小憩

上圖:照片右上方即是向陽山,我們一行人在此下背往前續行,由於上河輕裝來回僅35分,因此無需攜帶攻頂包;若不攻頂採腰繞向陽山,則是直接由照片右方下切一小段即是腰繞路線

上圖:攀登至中途回望,來時假山頭的腰繞路線及遠處金字塔般的關山均清晰可見,而照片中央處小紅點則是登山口處大家的裝備

上圖:隊友說這次我的打扮很像精緻版陳雷= =

登頂前是一處巨石區,路跡較不清晰,仔細觀察後再前進即可

07:38向陽山

向陽山

翻遍了手機,裡面竟然沒有一張乾淨的向陽山三角點照片,每一張都有番茄

─我不是說番茄不乾淨,我是說在座的各位

向陽山展望極好,往北稍偏西可見雲峰及其後的玉山群峰;往北稍偏東則是南雙頭山及後方的秀姑巒山;往東北方則可見雲霧中嶄露頭角的三叉山及其後方隱身的新康山;往西南則是一路上如影隨形的南橫三星及關山

上圖:率先抵達的智鈞、仲雲、番茄及Bel正在開心的合照

由於今日的路程才完成1/3,大夥也不敢多做停留,拍照打卡完後便一溜煙地往登山口跑

上圖:行至中途可俯視待會要續行的向陽山腰繞路線,而從三角點繼續直行的路線因路況不佳已無人在走

上圖:續行約15分即可見到著名的飛來石,我便叫3位還有力氣的隊員滾上去拍照

上圖:再續行10分左右便會抵達嘉明湖避難山屋

08:40嘉明湖避難山屋

整修後的嘉明湖避難山屋設備齊全,有獨立的廁所區、廚房及大量的衣架供山友吊掛衣物,臥鋪附有軟墊並在下床處設有拉簾,只是水源仰賴雨水蒐集系統,必須節約用水

上圖:續行15分後回望,鮮紅的山屋已逐漸隱沒在向陽山的腰際

上圖:而此時矗立在眼前的是瘦骨嶙峋的向陽北峰,半掩其後的則是有著大草原山頂的三叉山,面對此時美景Bel及棋棋硬是把我攔下來拍照

其後便在假山頭間不斷腰繞,直到向陽北峰前的通訊點(牌子上寫五大電信皆有訊號)

上圖:即將抵達北峰下解說牌

上圖:抵達向陽北峰登山口,其實用看的就看的到山頂,只是隊員們都快馬加鞭地趕路,我只好站在登山口看看就離去(後來才發現上面有非常好看的網美景點!)

上圖:一過向陽北峰後就是極其開闊的視野,前方三叉山碧波如茵,伴以絲絲雲煙及蜿蜒山徑,實在令人屏息

在這段路上,我不斷駐足,又殷切期盼下一秒的景色

11:00三叉山登山口

上圖:抵達三叉山登山口後,植被已轉為成片的高山草原,此時取左將通往三叉山,取右則是腰繞三叉山,部分隊員已走過嘉明湖便採腰繞方式,而我則逕自走往三角點

上圖:與奇萊南華不同的是,三叉山的高山草原更為低矮且山勢平坦,一眼望不盡的綠潮直撲天際,無怪乎被譽為「台灣帕米爾

上圖:回望登山口,除了躲藏在雲霧之後的向陽山,尚可見其他隊員正走在腰繞路線上

上圖:繼續往山頂走去,由此往四面八方望去,盡是無邊草原,讓我駐足良久

上圖:翻過假山頭後,矗立在眼前的和緩山丘便是三叉山三角點

11:33三叉山

三叉山

我在山腰拍照拍得太久,Bel等得不耐煩已先前往嘉明湖,所以只能幫三角點拍張照

─我沒有在抱怨誰

上圖:越過三角點後仍是連綿不盡的草原山坡

離開三叉山後,仍維持著高山草原一望無際的景色,一直下到嘉明湖岔

上圖:畫面中間偏右方的橫向路徑即為三叉山腰繞路線,兩者交會處為嘉明湖岔,而岔路往嘉明湖路上有一白色細線方形草原為停機坪

11:46嘉明湖岔

上圖:短短3分鐘的路程,我滿懷期待走到嘉明湖上緣,青水芳草,浮雲靛山,但見那雲朵在水中央,遠山在水一方,心願已足(左圖是Gosen冬天來時的嘉明湖,更有一股靜謐感)

上圖:我幫Ivy拍了一張美照,並請Ivy依樣畫葫蘆就好,然後我便得到了一張150公分左右的照片,只能未來走新康橫斷的時候再拍了

上圖:回到嘉明湖岔,隊員們早已撐起傘在吃午餐,就等我一人慢慢拍慢慢晃

上圖:午餐休息約30分鐘,體力恢復後大夥便往告示牌「新康山」的方向前進

而在抵達新康山岔之前,沿路皆是典型的高山矮箭竹,一片芳草碧連天,而向東眺望更是傾瀉而下的崩壁及流淌的綠潮

12:52 新康山岔

上圖:自嘉明湖岔需沿著新康山的方向前進,直至新康山岔始改為朝南二段的方向前進

上圖:新康山岔路過後,開始沿著寬稜逐漸降低高度,海拔要從3420m降至2700m左右,且前緩後陡,辛苦一天之後的最後一段路確實難熬

上圖:而由此處開始後,路牌就會轉為三叉及大水窟

雖然持續陡下,所幸步行一陣子後,前方雲霧逐漸散開,氣勢磅礡的南雙頭山坐落眼前,我們一行人又打起了精神,沿路搜尋美景

上圖:此時山屋赫然出現在前方,又再一次振奮了大家的心情

上圖:此時智鈞和仲雲表示要在樹下小休一下,我便往前繼續去追已經化成2個小紅點的番茄和Bel

《大水窟30.0,三叉山3.1》

上圖:此時雲霧逐漸散開,可惜海拔太低,仰角看不到南雙頭山的山頂,而Bel及番茄在照片的右下角處已經要渡溪了

上圖:回望下坡路,靠近拉庫音溪時要注意路跡,雖然整片山坡硬走過去也可以,但依循路跡還是較不容易發生危險

上圖:我也靠近了渡溪處,見山屋懶洋洋地倚在南雙頭山腳下,不禁心生羨慕

上圖:渡溪處,此時水量不豐,無須脫鞋便可踏石過溪,若是雨季則需要脫鞋,渡溪後去山屋前曬曬腳即可

上圖:我在渡溪前及渡溪後各拍了一張隊友渡溪的樣子,有些石頭較滑,渡溪時也須注意

14:35 拉庫音溪山屋

抵達山屋後,一群人卸下沉重的行囊,開始在拉庫音溪玩水梳洗,雖然一路走來被曬到不行,但溪水仍然冷冽又刺骨

梳洗完畢後,我們整理好明日的裝備便開始準備晚餐,我準備了在山下預先煮得很濃的咖哩牛肉(冷凍起來),本來是擔心今日隊伍會拖太長,很晚才到山屋,所以才準備了方便料理的餐點,煮食起來也方便,缺點就是重啊QQ(水分還是有不少)

由於D3是路程最長的一天,因此晚餐後古師傅馬上催促大家進睡袋睡覺,深山的夜晚寂靜無聲,雖然不是平常的就寢時間,倒也十分好睡

DAY 3拉庫音溪山屋→南雙頭山→雲峰→轆轆谷山屋

01:00 起床

今日的路程光1倍上河就要14小時,為避免午後雷陣雨擊垮隊伍,因此大家早早就起床準備,大廚番茄更是準時起床為大家準備早餐

上圖:今日的大廚是番茄,凌晨摸黑起來就默默做好了什錦稀飯、蠔油皮蛋及芋頭西米露,真的是很扯

02:36起登

上圖:從山屋西面摸黑渡過拉庫音溪

從拉庫音溪山屋起登,大約2.5公里的距離就要從2720m拉到3356m的南雙頭山,尤其前段坡度較陡,上到海拔3100m後才會轉為草原型態,因此起登務必要調整好呼吸

04:36 南雙頭山

南雙頭山

冷到靠北

─然後還什麼東西都看不到

由於我們抵達南雙頭山時尚未日出,因此也無展望可看,便趕緊往雲峰的方向趕路

上圖:沿著雲峰的方向繼續前進

上圖:離開南雙頭山三角點後恰好拍到清晨天色的快速轉換

南雙頭山過後便是一路的短箭竹叢中下降,此時旭日自東面襲來,撒落一地金黃

上圖:金黃色的草坡,令人目眩神迷,而遠方雲峰上的雲層竟是如一柳黛眉

《大水窟25.0,三叉山8.1》

05:15 抵達南雙頭山後看天池營地

自南雙頭山三角點下來後,映入眼臉的是一片平坦開闊草原,舒適的營地及水量甚豐的看天池,可惜並未走到池畔確認水質

營地後再過一個小山頭,此時壯麗的雲峰摻著滿天彩霞,就這樣橫擋在路前

上圖:我們走在面向雲峰的邊坡上

東面的陽光已折射到雲峰的上方天空,染紅一片彩霞,而下方則維持淡淡的青天色,一片上橙下青,而回頭眺望,遠方的山體已方不清是南雙頭山還是剛剛躍過的假山頭

上圖:在路旁見到一加油木牌,署名竟是昨晚在拉庫音溪山屋碰到的協作咕嚕蛙

《大水窟24.0,三叉山9.1》

上圖:回頭眺望,驚見原先覆蓋在向陽山上的飛碟雲,竟化作一條雲龍

上圖:抵達鞍部,視野突然開闊

上圖:自鞍部向東方望去,盡是綠皮稜角,瘦骨嶙峋

上圖:接著進入地形,是一處山壁橫渡,此處稍有暴露感,山壁就直下深谷,務必拉好繩索

上圖:從番茄踩的腳點就可以看出確實不好通過

上圖:此處山壁橫渡大約有短短3段,僅其中1段不好找腳點

上圖:通過地形後會碰到一處岔路,記得依循布條的方式向右轉,我們那時見直走的路徑相當清晰,就沿著路徑走了一段才發現前方是懸崖

《大水窟23.0,三叉山10.1》

06:44 雲峰下三叉營地

上圖:雲峰下三叉營地一景

上圖:離開三叉營地後,在林間穿梭一陣後便會抵達雲峰登山口

07:25 雲峰登山口

上圖:雲峰登山口是一小處平坦地,可在此下大背,輕裝上山

此時智鈞、Ivy及仲雲因擔心多走雲峰可能會摸黑到山屋,因此小休後就繼續前行,而餘下5人則是換裝往雲峰出發

上圖:雲峰登山口,此處三大電信業者均有訊號

上圖:進入雲峰後,先是在一段和緩的邊坡上行進

上圖:緊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成片傾斜裸露的岩層,也就是雲峰著名的刀片岩

其實刀片岩並不僅是指尾端橫渡的一段,而是整個岩層斜插在地表,步於其上頗有劍龍稜的感覺

上圖:此時番茄已經抵達刀片岩的頂端,接下來要從斜插的岩層右側繞到左側,開始進入著名的橫渡路線

上圖:轉向岩層左側的橫渡路線

上圖:此時我也爬到了刀片岩左側,回拍一派輕鬆的棋棋

上圖:目前Bel也是在切到刀片岩的左側中,而刀片岩往下便是深不見底的山谷

完成橫渡後拉繩下切一小段,便通過了貌似很驚險但其實很還好的刀片岩

上圖:由刀片岩拉繩下切到腰繞路,結束短短的橫渡旅程

其實刀片岩因岩層角度傾斜且石面粗糙,因此腳點手點均多,摩擦力又強,我及部分隊員通過時並沒有使用繩索,古師傅還發現繩皮已經磨損,因此使用時也務必確認繩索完整性

通過刀片岩後,便是無止盡的腰繞路,腰到我們都靠腰了還沒結束

上圖:邊坡無止盡的腰繞路

雖然腰繞路長得跟我的腰圍一樣,但沿途景致多少療癒了我們的心

上圖:番茄回頭無奈的表示,怎麼還在腰繞

上圖:繼續靠腰

上圖:終於見到遠處的雲峰,大伙精神為之一振,而前方的森林中有遠傳訊號,我還開了熱點給棋棋處理山下的公事

上圖:通過森林後便看見雲峰矗立在眼前,待會便要沿著遠方的森林邊緣上行,或許是較少山友前往雲峰,因此一路上灌木叢變得更加密集,偶爾會刮傷衣物

上圖:此處有一小處地形,稍微有暴露感,通過時須謹慎小心

上圖:通過地形後,但見雲峰毫無保留的矗立在眼前,此時強大的番茄已跟我們拉開一段距離

上圖:已抵達森林邊緣,接下來就是最後的陡上奮戰了

上圖:回拍在後方押隊的古師傅,連剛剛走過的腰繞路都清晰可見

上圖:此時番茄已經要抵達剛剛山頭

上圖:殊不知原來是假山頭,還要再繼續走一段

上圖:雲峰就在眼前了,此時已一片白牆

09:28 雲峰

雲峰

整片都是白牆,難道這就是被稱為雲峰的原因

─消失的那幾小時

上圖:番茄的攻頂包中還藏著一面國旗,真的是有夠能背

上圖:我想天氣好的時候雲峰展望一定很美

回程因為是重複路段,且大多是安全的腰繞路線,因此在回到刀片岩之前就不再拍攝

上圖:在後方拍攝整個刀片岩橫渡的狀況,但無法拍出山谷的深度

上圖:即便從高處回拍棋棋在橫渡的樣子,也無法拍出山谷的深度,因此切莫因照片角度便大意

上圖:刀片岩回程

11:11 雲峰登山口

回到登山口的5人小隊因為遇雨,因此只能簡單休息15分鐘便上大背,往轆轆谷的方向開始趕路

上圖:在往轆轆谷山屋的方向,地上有山友自製的路牌

上圖:森林中岩石多佈有青苔,行進時須小心滑倒

離開雲峰登山口後,路徑大多在森林及矮箭竹中穿梭,而矮箭竹的高度也有明顯增長,最高約在膝蓋上下,因此若非連續的晴天,建議過雲峰登山口後可視情況穿上雨褲

《大水窟22.0,三叉山11.1》

上圖:矮箭竹也變得相對密集,因此走南二段雨褲絕對是必備

上圖:穿越一處疏林帶,此時箭竹高度變矮,路徑變為好走,我們便快馬加鞭嘗試看能否追上先去山屋的3人

上圖:看到一處山豬池

《大水窟20.0,三叉山13.1》

後續的路徑便在灌木叢中掙扎,時而上下時而腰繞,在地圖上看起來離山屋頗近,實際走起來卻相當累人,我們中途幾次就地躺下,強迫古師傅停下來休息(但也是因為攤了隊員的裝備,超過了舒適負重)

《大水窟19.0,三叉山14.1》

上圖:終於來到一處像山谷的地方,此處是轆轆谷山屋西面的山谷,表示山屋就在眼前了

上圖:持續往前走,來到面北的邊坡就表示山屋要到了(因為轆轆谷是東西向的山谷,我們自南面而來),而谷底明顯有一條路徑,表示山屋就在前方(該路徑並非必經路線,推測應是缺水時前往西側溪谷取水的路跡)

上圖:由於山谷容易積聚水氣,因此要注意路徑相對濕滑

上圖:終於看到山屋了!此時我興奮的大喊,因為新買的Salomon Ultra4白色登山鞋竟然在今天的霧雨中濕透,讓我迫不及待想到山屋脫掉(事後也發現新鞋會濕掉的愚蠢原因)

《大水窟18.0,三叉山15.1》

上圖:歷經了3個小時的奮戰,終於抵達了轆轆谷山屋

14:30 轆轆谷山屋

上圖:智鈞和仲雲開心地在山屋門口迎接我們,2人全身乾爽,完全沒淋到雨

上圖:抵達山屋的第一件事是換上乾爽的衣服,第二件事便是睡午覺啦

17:00 起床煮飯

今天晚餐的大廚是番茄,之前在屏風上北壁就領教過她的強大廚藝,缺點是食材都很重,但大家吃完後下次還是願意背

吃飽喝足後大家便清理廚具,之後一行人便沉沉睡去,準備迎接明日最美的山谷─轆轆谷

下一篇: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4~5 🦋花蝴蝶🦋

1 repl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