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克司馬縱走(馬司克逆行) 🦋花蝴蝶🦋

01.大克山:H1236m,三等三角點,編號4204
02.司令山:H1183m,山字森林三角點
03.馬那邦山:H1407m,一等三角點,小百岳#037

.

上圖:站在馬那邦山看今天走過的大克山、司令山。15:38

.

影片:在馬那邦山空拍的夕陽。為了拍到夕陽及雲海,我們在馬那邦山多等待了近二小時。17:15

.

✦ 讀者朋友們如果需要GPX檔案,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此專區來下載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0年11月08日
參與人員:Smile、Steven、Peter、Gosen ✦
天氣狀況:雨轉陰再轉晴
當日氣溫:11度C~19度C
全程里程:16.1 km
海拔落差:915 m (H492m~H1407m)
全程爬升:1494 m (Garmin Fenix 6x)
全程爬降:1458 m (Garmin Fenix 6x)
移動時間:7小時35分 (Gaia GPS)
平均速度:2.12 km/h (Gaia GPS)
靜止時間:3小時43分 (Garmin Fenix 6x)
全程時間:11小時18分 (07:28~18:46) (Garmin)
難易程度:中 (Moderate)

✦ 參與人員還有初次見面完登後幫我們接駁的強哥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等高線圖。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衛星地圖。

.

影片:由Relive所記錄的動態路徑。

.

影片:克司馬縱走的動態移動路程。請點選影片,即可看到游標指引的路徑移動過程。

.

07:28 白布帆登山口 (總里程第0.0km)
09:17 大克山 (總里程第3.9km)

(在大克山休息26分鐘,因為天候不好大伙在討論是繼續還是撤退?)

09:43 大克山 (總里程第3.9km)
09:56 第一段鐵梯 (總里程第4.4km)
10:26 第四段鐵梯 (總里程第4.7km)
10:47 遊樂區岔A (總里程第5.0km)
11:06 遊樂區岔B (總里程第5.5km)
11:15 斷崖(陡上) (總里程第5.7km)
12:23 斷崖(陡下) (總里程第6.3km)
13:06 司令山 (總里程第7.9km)

(在司令山進食拍照休息30分鐘)

13:36 司令山 (總里程第7.9km)
14:02 三姊妹樹 (總里程第8.7km)
15:37 馬那邦山 (總里程第11.4km)

(在馬那邦山拍照等待黃昏空拍共休息1小時51分鐘)

17:28 馬那邦山 (總里程第11.4km)
18:10 天然湖登山口 (總里程第13.6km)
18:46 上湖第二停車場 (總里程第16.1km)

.

上圖:橫軸為移動時間,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上圖:橫軸為距離,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

.

二、注意事項

克司馬縱走,就是馬克縱走的逆行。出發前一晚,我們全部都進住到中壢姑丈Peter家裡。姑姑Pearl用豐富的晚餐招待我們,Peter還拿出30年前爬百岳的法寶,鐵架的登山背包,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實在太炫了!Steven與我(Gosen)兩人背了半天把玩的一番。

上圖:Steven背的非常陶醉。
上圖:背著30年前鐵架背包的我(Gosen)。

清晨5點半由中壢出發,開車到白布帆登山口的距離有120K左右,需耗時1.5小時,因此開到白布帆登山口停好車已經超過早上7點。出發前看了Google還有Windy的天氣預報,中午前是陰天而下午會出太陽,因此成行。沒有想到從國道一號下開進到台140縣道開始,一路上就在飄雨,這跟我們的預測大相徑庭,所以當我們停好車後,還討論了一下,到底應不應該撤退,還是要繼續行程?

另外,為了今天下山後,可以從上湖接駁回到白布帆,我們在前一天約了一位在登山社團裡認識的新朋友:強哥,跟他約好今天下午2點在馬那邦山見,然後一起下山再幫我們接駁回到白布帆。

當下大伙有了共識,如果到了大克山天氣還是沒有好轉,那麼今天的行程就是到大克山而已。從白布帆產業道路停好車後,再由產業道路旁的白布帆砲台古道進入,開始了今天的行程,此時有一隻大黃狗一直跟在我們身旁,也跟著我們亦步亦趨在我們前方引導我們前進。

從白布帆登山口到大克山這段路程的距離有3.9K,要陡上海拔約750m,整個路徑在今天來說算是好走的一段,就是一路的逐漸陡上,剛起登前一小時其實天氣狀況很糟,一直處在雲雨之中,腦海裡不斷萌生撤退的聲音,但是隨著越來越接近大克山三角點,沒有想到居然陽光偶爾從雲層的破口射出,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完成今天的行程。

抵達大克山時,因為天色不好但偶有陽光,因此四人就在此討論了一下,要繼續前進嗎?因為接下來由大克山到司令山這一段,才是今天的挑戰!就怕天氣不好,給大伙帶來較大的濕滑風險。決定繼續走!接下來的0.5K就是陡下但是路徑狀況還好,0.5K後來到路徑右轉陡下處,開始進入斷崖式的陡下,在0.3K的距離裡會有四段的鐵梯輔助陡下,過程不好走但都架有繩索可用。從鐵梯開始的陡下,是幾近垂直狀態的斷崖路徑,此時小黃(狗)就只能在鐵梯前一直吼叫,好像是告訴我們牠也想跟著過來?太難了,只能割捨短暫的相聚,跟小黃說再見了。

過了四道鐵梯後,路徑繼續往下會到達遊樂區岔A,可由此左轉而下抵達大克山冷泉森林遊樂區,此路徑可以當作撤退路線。繼續前行0.5K會再遇到遊樂區岔B,此時沿著路徑往下直走可以向左彎繞回大克山冷泉森林遊樂區,但我們必須在此右轉陡上,有木製板上有寫著:「馬拉邦山7K」引導方向。接著就進入第一個假山頭,要先來一段極陡峭的連續拉繩而上的過程,再來一段拉繩陡下的路徑。這樣的假山頭有三個,每一段的陡上陡下角度都很大,而且因為路徑原始要走快很難,以安全踩踏為第一要務。經過一番掙扎之後,就會抵達司令山,此時的天氣轉晴,只是下了一段時間雨的山徑都是濕滑狀態。

我們在司令山吃午餐休息了半小時,此時跟要幫我們接駁的強哥約好下午2點在馬那邦山見面,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偏偏這段路徑上沒有訊號無法聯絡,我們在想強哥應該會等太久而離開吧?由司令山往馬那邦山的這一段路徑上,就是在逐漸的陡上,路徑為泥土、落葉與樹根交雜但並不難走的過程,且會經過三姊妹樹,還有一段是走在右側為斷崖但不會有危險的瘦稜上,我們一行人在下午3點半出了箭竹林而抵達馬那邦山。

很驚訝的!強哥居然還在?我們僅是口談上約好,沒有想到強哥一人在中午就已經從上湖第二停車場走到馬那邦山,因此他已經在山頂上等我們3個半小時了。一位言而有信有責任感的人,因此我們就與強哥在三角點上談天說地、經驗交流,感覺上就是一見如故!我們趕緊幫強哥泡了一碗泡麵,而強哥也幫我們泡了熱騰騰的咖啡,並在三角點觀看遠處的加里山、一部份的聖稜線,以及雪山西稜線的各山脈。此時離黃昏不遠,為了讓Steven可以好好空拍,我們刻意的等到傍晚5點左右,等夕陽散發出金黃色系時再進行空拍。

在馬那邦山一直待到下午的五點半才離開,此刻天色將黑未黑,要一路走4.7K的距離到第二停車場,除了Steven外,其他人之前也都來過馬那邦山,知道下山的路徑很好走,而在晚上6點45分抵達第二停車場,完成了今天的克司馬縱走。

最後,再搭上強哥的汽車幫我們接駁到白布帆登山口去取車,在將近晚上8點前回到白布帆登山口,再開車回到各自溫暖的窩。

.

.

三、交通與住宿

今日的行程,我們是由白布帆登山口起登,或在Google導航裡打上白布帆砲台古道,就可以看到起登的位置。由台140縣道開到白布帆大橋前左轉進入白布帆產業道路,開進約200m後就會看到右側的白布帆砲台古道的白色指示牌還有木頭的指示牌。

上圖:由台140縣道開到接近白布帆大橋前左轉進入白布帆產業道路,在產業道路上再開進200m就可到白布帆砲台古道入口。請按圖片,即可進入Google地圖的「白布帆砲台古道」。

在白布帆砲台古道入口的產業道路路旁可以停車,個人會建議讀者朋友們盡量都停同一側,如此比較方便當地居民的進出。此處的產業道路停車應該可以停個20台車。

另外,當我們由馬那邦山下山走到上湖第二停車場,需要安排接駁才能回到白布帆登山口。由下圖可以得知,還需要42分鐘開將近29K的距離。接駁的部分,要請讀者朋友們事先安排妥當。我們今天的接駁,是請在登山社團內初次認識的強哥幫忙,大伙約好下午2點在馬那邦山相見,沒有想到天候不佳,起登前下雨使得我們延遲了約20分鐘,結果到了馬那邦山已經是下午3點半。

上圖:接駁的路徑需要29K,開車需要42分鐘左右。請按圖片,可以連結到Google地圖的導航畫面。

我們也認為強哥應該不會再等了,沒有想到到了馬那邦山,強哥居然還在!?讓我們又驚又喜,很有信用的一個人,因此後來我們也偶爾會約強哥一起去爬山!

.

✦ 撤退路線

克司馬縱走,唯一的撤退路線,就是在遊樂區岔往大克山冷泉森林遊樂區,但是仍需要聯繫汽車來接駁。

.

本路線可以當日完成沒有住宿的需求。

.

.

四、紀錄

(1)從白布帆登山口到大克山

上圖:將汽車停在白布帆產業道路,準備起登,此時來了一隻大黃狗一直跟著我們。由左至右:Steven、Smile、Peter。07:28
上圖:由左至右:Steven、Gosen、Peter。
上圖:由於我們由台140縣道左轉進入白布帆產業道路,而我們停的比較裡面,因此還要往回走一些。
上圖:往回走到白布帆登山口或稱為大克山砲台古道。小黃好像是我們帶來的狗狗,亦步亦趨的跟著。
上圖:從登山口進入後的步道就是石子柏油路。
上圖:一路稍微緩上。
上圖:剛起登,還在飄雨,天氣狀況不是很好。
上圖:經過農家的大水桶,後方有紅色路牌:大克山砲台古道。Steven正在拍攝,但是他只喜歡爬百岳,就怕是中級山不能吸引他,拍拍但是卻不剪輯?
上圖:到目前為止,都在產業道路上,很好走。
上圖:進入落葉與泥土型態路徑,這裡是岔路口。其實由台120縣道左轉進入白布帆產業道路時,一左轉進來就有一個登山口,就是圖上的橘色路徑,我們將車子沿著白布帆產業道路開進約300m,那就由大克山砲台古道入口進來,也就是紅色路徑。
上圖:在此回拍另一登山口進來的路徑。
上圖:繼續走,看到水泥水槽。
上圖:出現陡上路徑,路徑上夾雜了石頭。
上圖:來到一個平台。08:01
上圖:在此平台的路徑右側,有一個山字三角點。此時天氣仍然是霧雨朦朧。
上圖:由左至右:Steven、Peter、Smile。Smile都幫我們拍照,我也給她拍一張。
上圖:攝影師有特權,因為拍別人的照片總是忘記了自己?所以再放一張Smile的照片。
上圖:過平台,右側樹幹上有用紅色噴漆寫上:1。我們就稱為編號1號。過編號1號。
上圖:過編號2號,看得出來路徑好走,今天因為一直在毛毛細雨下,多了一點點泥濘。
上圖:路徑稍微往下。
上圖:左側是陡坡,有架繩索輔助,可以拉著繩索而過。
上圖:走在瘦稜上,變成是右側為危稜,左側有茂密的樹木。兩側都有繩索確保。
上圖:從樹幹下穿過。
上圖:到了編號3號處,我們一停下來,小黃也跟著停下來,而且還不時的在我們之間穿插而過。
上圖:看得出來,路徑變得比較陡峭了。還好,泥濘的程度不高,對行走的影響有限。
上圖:陡上中。

.

影片:這段開始陡上,路徑上夾有樹根。

.

上圖:Steven這張照片,看起來還蠻帥的!果然年輕就是本錢,錯啦,是年輕就可以愛現!
上圖:來到樹幹斜長的區域,要注意頭不要撞到了。

.

影片:這一段路徑的動態過程。

.

上圖:來到編號4號處。
上圖:每次起步Peter總是在前面先幫我們前導,所以會發現除非刻意停下來,否則Peter的照片好少。
上圖:來到編號5號。
上圖:接著的路徑,這段的右側是危稜,但只要不故意靠近,不會有危險。

.

影片:雖是一路陡上,但實際路徑好走,只要注意穿越樹幹時別敲到頭了。

.

上圖:往大克山的這一段路上,很多樹幹都不是筆直往上長,也是很特殊的景象。
上圖:來到編號6號,大伙都知道Smile要拍我們,都會自動停下來等待。小黃仍然跟著我們,且遇到有小動物在路徑左側擾動時,牠會提前跑過去看,好像在保護我們。

.

影片:編號6號處,讀者朋友們可以看到小黃就好像是我們的一份子。如果讀者朋友們未來走這一段有遇到小黃,要好好的善待牠,希望牠不是被主人拋棄的狗狗。

.

上圖:傾倒木。
上圖:再度來到一個平台,此處有桌椅可供休息,但是今天都是濕的,我們還是站著拍拍照就好。08:48
上圖:這裡,應該是古砲台的所在地。這裡設砲台,要打誰?聽起來就覺得是不是日本人當年要理番,拿這些武器來對付我們的原住民?

.

影片:介紹砲台平台的環境。

.

上圖:繼續往大克山方向走。
上圖:樹幹上的指示牌寫著:大克山三角點,直行30分鐘。
上圖:Steven正在跨越倒木。
上圖:這個樹幹,長得好像炸彈開花?還是像八爪魚的爪?
上圖:綁這麼多的布條?又要陡上。我個人贊成不要在很多的山徑上綁太多的登山布條,但也不贊成用無痕山林的口號作個人自私的掩飾,把所有的登山布條統統拿掉?在某些路徑不清的山徑上,登山布條有其必要性。
上圖:特別的倒木。
上圖:此時陽光出現了,透出了耶穌光!Steven正在享受並拍攝中。

.

影片:耶穌光的出現,意味著今天我們可以完成克司馬縱走了嗎?

.

上圖:煙雨濛濛中,沉浸在耶穌光中,感受一下陽光的溫暖。
上圖:在這裡,也停留了不少時間。
上圖:路徑上有一段樹幹?是垃圾桶嗎?會走到這裡的山友,應該都會將自己的垃圾帶走。
上圖:抵達大克山。我們三人看到遠處出現展望。09:17
上圖:大克山,H1236m,三等三角點,編號4204。
上圖:前方的展望應該是雪山西稜線,現在看到的應該是大雪山。
上圖:Peter與大克山。此時小黃好像知道我們會在此稍微休息,已經懶洋洋的躺臥在三角點邊。
上圖:Steven與大克山。
上圖:Smile與大克山。
上圖:我(Gosen)與大克山。
上圖:大克山與我們的吉祥物,本來是一人一個吉祥物,但是像是菲律賓籍的Elmer,因為來台時間限制已經回到菲律賓了,我們還是習慣的將吉祥物帶著。

.

影片:遠處的展望天氣不錯,看來今天接下來的天氣應該適合爬山。Steven正在考慮要不要空拍,我們都怕天氣變化大,要拍就先拍吧!Steven想賭賭到後面再拍。

.

上圖:今天有雲海啊!難怪Steven會這麼猶豫不決?

.

(2)從大克山到司令山

上圖:在大克山休息了26分鐘,要繼續今天的行程了。Peter與Steven已經提前先行。小黃總是會等我們的最後一人再走。09:43
上圖:樹幹上長滿的香菇。
上圖:離開大克山後,接著就是0.5K的一路陡下,像這樣的路徑。

.

影片:拍攝Smile走這一段路徑的過程。

.

上圖:偶爾可以看到不同的香菇。Peter還說要摘回去吃,我們才不敢!
上圖:從這裡開始一直到司令山,就是今天最精彩的一段路線。從這裡,我們要往右轉陡下!
上圖:路徑就沒有之前那麼好走了。

.

影片:路徑陡下且濕滑,要拉繩!

.

上圖:要陡下第一段鐵梯。09:56

.

影片:目前的拍攝角度感覺上比較平坦,其實很陡峭。

.

影片:第一段鐵梯。小黃一直看著我們陡下,但是牠下不來。

.

上圖:這是我(Gosen)下來後所拍的照片。

.

影片:輪到Steven走第一段鐵梯。影片一開始會聽到Peter在前方呼叫,告訴我們要小心。下一次,要要求所有成員要帶無線電對講機。

.

影片:從下方拍攝Steven下切第一段鐵梯的過程,他的Gopro掉了,被我(Gosen)順勢撿了起來。

.

上圖:有繩索鐵梯可以確保,慢慢走,不會有太大問題。
上圖:Smile也下來了,其實在此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因為每個人的陡下都有拍攝,但就不全部放上來了。
上圖:繼續陡下,路徑異常的滑,一定要拉繩。
上圖:我(Gosen)正在過第二段鐵梯,這一段鐵梯比較短,但是連續的路徑並不好走,要注意每一步的踩點。
上圖:過了第二段鐵梯,左側為斷崖,記得要拉好繩索,站好踏點。只要專注,不會有危險。
上圖:回拍Smile站在第二段鐵梯的位置,也可以看到接著要走的路徑。

.

影片:Smile過第二段鐵梯的過程。小黃下不來,一直在上方呼喚我們。在此,我們要跟小黃說再見了!

.

上圖:過了第二段鐵梯後,陡下的路徑仍然不佳。
上圖:回拍第二段鐵梯。
上圖:回拍Smile。
上圖:我(Gosen)正在走第三段鐵梯,第三段鐵梯長度比較長。

.

影片:第三段鐵梯。此時的Peter與Steven已經走的比較前面。

.

上圖:由上往下拍第三段鐵梯。

.

影片:回拍Smile走第三段鐵梯的過程。

.

上圖:第三段鐵梯下來後,左側仍為斷崖,繩索要拉好。
上圖:很快就接上第四段鐵梯。10:26

.

影片:爬下第四段鐵梯,也回拍第三段鐵梯。

.

影片:Smile走下第四段鐵梯的過程。

.

上圖:再回拍第四段鐵梯。
上圖:陡下濕滑的路徑還沒有停止。
上圖:像這段沒有繩索,就利用樹幹來施力止滑,但是不要拉到刺藤。
上圖:接著陡下的路徑左側仍有危險,真要注意踏點。

.

影片:Smile總是一手拍攝一手拉繩,超級不喜歡這樣。

.

上圖:回拍Smile。這樣讀者朋友們就會知道,為何我們總是沒有辦法走的很快,因為Smile很堅持一定要做紀錄。
上圖:好像衛生紙?是什麼菇?白色的。
上圖:要小心,一路上都有這樣的刺藤,如果會用手抓路旁來扶持的朋友,一定要看好才抓。
上圖:來到編號10號。其實走這條路徑,已經沒有再在乎編號是幾號了?因為編號不是由距離而設定,也不是因為有網路訊號而設定。
上圖:路徑旁邊就是刺藤。
上圖:看得出來,絕對不能碰到。
上圖:現在陽光仍然有限,煙雨濛濛之中,別有一番美景。
上圖:過倒木。
上圖:來到了遊樂區岔A。在這裡左側會有路徑出現,若左轉就可以到大克山冷泉森林遊樂區。可以將此路口當作是撤退路線。10:47
上圖:我們要直走,不要左轉。
上圖:木頭指示牌有指示方向。
上圖:過了大克山砲台古道編號11。
上圖:還在往下的過程。
上圖:繼續陡下。
上圖:這一段沒有繩索,所以走時踩點踩踏好再走。已經看不到Peter的車尾燈,Peter走的不快,但是總是沒有落後過,我相信他爬了30年的山,應該是經驗所至,總是不疾不徐但休息時間很短,因此就是可以一直在前方。
上圖:走在較低的鞍部。
上圖:這裡就是遊樂區岔B,沿著橘色路徑走,會逐漸左彎而回到森林遊樂區,這可以當作是最後的撤退路線,再繼續走,就會到達司令山,而由馬那邦山下山。我們取右陡上,往馬那邦山前進。11:06
上圖:遊樂區岔B,Peter已經在此等我們一會兒了。
上圖:往右陡上。指示牌有寫:馬拉邦山,7K。實際上,從這裡到馬那邦山的距離不到7K,但是三個假山頭的歷練緊接而來。

.

影片:以動態拍攝來看遊樂區岔B的路徑。

.

上圖:由大克山到司令山的精彩路段,其中的鐵梯剛過,接著上場的斷崖上下也不惶其讓。
上圖:一開始就是拉繩陡上。
上圖:來到了大岩壁。11:15

.

影片:攀爬大岩壁。

.

影片:回拍Smile陡上大岩壁的過程,她總是不會忘記要隨時要給我們拍照。

.

上圖:別以為大岩壁已經結束?還有!
上圖:Smile連猴板凳也不放過。
上圖:還在陡上過程中。此時天氣狀況又轉為陰天,還好目前沒有飄雨。
上圖:一段一段的考驗。
上圖:回拍正在攀爬的Smile。
上圖:還在攀爬岩壁。
上圖:我(Gosen)站在大岩石右側的位置在這裡等待Smile,此處不好踩踏,所以拉著繩子。
上圖:往上一點的站位會比較好。
上圖:沒完沒了的陡上。
上圖:還好,Smile看來還算輕鬆。
上圖:繼續沿著岩石上走。
上圖:終於到頂,要開始下切。
上圖:路徑比較原始,也表示走的人比較少。
上圖:拉繩陡下時,一定要拉好繩子,因為路徑上有很滑的青苔。
上圖:回拍剛才這段的路徑。
上圖:繼續陡下。

.

影片:回拍Smile在這段陡下的過程給讀者朋友們參考。此時飄著細雨且風大。

.

上圖:回拍陡下的路徑。
上圖:一直在研究這張照片,為何Smile要拍?終於知道了,Smile是要表達別摸,會刺!
上圖:氣象預測不是說今天是漸入佳境嗎?都已經接近中午了,我們還在雲霧之中。
上圖:過了遊樂區岔後的第二段陡上。
上圖:陡上!還是,抖上?
上圖:青苔路徑上的陡上,每個步伐都要注意。
上圖:繼續啊!
上圖:路徑轉為比較好走的型態。
上圖:右側為危崖,但是有樹木,不會有驚險的感受。
上圖:像這樣。
上圖:走到右側是斷崖處,Peter正在拍照,此時天氣居然好轉了。
上圖:遠處視野也逐漸打開。
上圖:過這段斷崖,由岩石偏左側下來繼續前進。
上圖:由斷崖處,可以看到右側下方的大安溪河床。
上圖:回拍剛剛這段斷崖的岩石,這是遊樂區岔到司令山的第二個假山頭。
上圖:既然是假山頭,過了,當然就是要開始陡下。
上圖:路徑上岩石與樹根交雜。
上圖:跨越岩石時,要小心!
上圖:奇怪了,我也一樣走過,就沒有注意到有猴板凳?
上圖:回拍剛才的第二個假山頭。
上圖:又是一路的陡下。
上圖:其實還真的很陡,照片上比較沒有辦法呈現出陡度。12:23

.

影片:我要Smile別拍,我幫她拍,但是她就是不要,總認為我們拍的都太糟。

.

影片:我(Gosen)回拍Smile下切這一段的過程。

.

上圖:Smile說要拍一張,好吧!Peter跟Steven走這麼快,就不會有照片。哈哈哈!我獨享。
上圖:剛才陡下的這一段路徑。
上圖:陡下還沒有結束?還有!
上圖:怎麼?感覺上有點像是縮小版的五寮尖峭壁雄風?可是峭壁雄風的岩壁不會滑,這裡可是會滑的啊,繩索還是要拉好。

.

影片:Smile在拍時,也說是小型的五寮尖,走過應該都會這麼覺得吧?

.

影片:拍攝Smile陡下小五寮尖的過程。

.

上圖:回拍小型峭壁雄風。

.

影片:Smile還要拍攝一次。難怪,我們永遠走不快,但是能夠記錄給朋友們分享參考,也是一大快事。

.

上圖:又要通過這種岩石與樹幹交叉的路段。
上圖:又要陡上,表示要往第三個假山頭前進。
上圖:攀爬大岩壁。
上圖:有繩索可輔助。
上圖:輪到Steven。
上圖:陡上,別走有青苔的路段。
上圖:陡上過程中,又是岩壁、落葉,還有少數的樹根。
上圖:路徑右側的平滑石壁。
上圖:我們走在平滑石壁的左側,很陡要拉繩來輔助。
上圖:看得出來很陡,要多利用路徑上的樹根來攀爬。

.

影片:換我回拍Smile攀爬的過程,不太好走,樹根、繩索還有地形,都要利用一下。

.

上圖:回拍這段的陡上路徑。
上圖:陡上還在延續。
上圖:陡上到比較平緩的路徑了,這一段要注意,左側是陡斜坡,我(Gosen)正扶著右側的岩壁輔助前進。
上圖:左側有繩索確保安全。
上圖:看圖片,這一段就是要攀上一小段,但是這一小段很不好爬啊!一直踩不到踩點,也是掙扎了一番才上去。
上圖:很擔心Smile,所以我們都在等著指揮Smile。

.

影片:看Smile攀爬的過程,朋友們比較能夠體會,這一小段的辛苦。

.

上圖:回拍這一段的路徑。
上圖:過了陡上段後,還是陡上!
上圖:第三個假山頭。
上圖:過了假山頭後,接著一小段的緩下,再來就是照片中的陡上,但是路徑轉變為好走,此時陽光也灑出來了。
上族:繼續陡上,但已經沒有嚴苛考驗的路段。
上圖:終於抵達司令山!可是已經是下午1點了。怎麼辦呢?跟強哥約好下午2點要在馬那邦山見,又恰好這一段沒有手機訊號。13:06
上圖:Peter覺得肚子餓,只好先拿吐司止餓,大伙在此休息一下。
上圖:Steven與司令山。Steven還特別比出敬禮的動作,想當司令嗎?
上圖:Peter與司令山。
上圖:Smile與司令山。
上圖:我(Gosen)與司令山。
上圖:我們的吉祥物與司令山。

.

(3)從司令山到馬那邦山

上圖:離開司令山。再來的路徑就是要在3.5K左右的距離裡,先逐漸緩下在一路緩上海拔約250m的高度就可以抵達馬那邦山。13:36
上圖:馬那邦山就是前方尖尖的那個山頭。
上圖:先陡下一段。
上圖:再陡上。這一小段就是幾個上下起伏的過程。
上圖:再緩下。
上圖:右側為斷崖。再緩上。
上圖:再緩下。
上圖:路徑平坦。
上圖:再緩上,且過倒木。
上圖:雖然沒有司令山前的崎嶇路徑,但也偶有較難走的路段。
上圖:沿著右側為斷崖的路徑緩緩而上。
上圖:有時路徑也會趨於平坦。
上圖:來到了三姊妹樹。14:02
上圖:三姊妹樹。

.

影片:三姊妹樹的路徑環境。

.

上圖:樹根路的路徑。
上圖:過倒木。
上圖:又來到一處斷崖。
上圖:天氣轉為晴天。
上圖:沿著岩壁稜線而走。
上圖:在此斷崖處,可以看到下方的士林大壩。
上圖:回拍剛才的斷崖岩壁。
上圖:繼續前進。
上圖:一路上這種有刺的植物不少。
上圖:爬中級山,常看到「桃園鐮刀登山隊」的登山布條。
上圖:繼續沿著右側斷崖的路徑陡上。
上圖:雖然路徑變得比較陡一下,但是路徑清爽,沒有樹根、岩石就是好走。
上圖:繼續陡上。
上圖:這一棵樹像是集束炸彈一樣,樹幹有夠多的。
上圖:路徑上有一個小測量點。
上圖:上面的字不是很清楚。
上圖:接下來的路徑上,可以看到打結樹。
上圖:這些樹的樹幹打結打的亂七八糟。
上圖:還在陡上之中。
上圖:路徑轉陡,也表示馬那邦山不遠了。
上圖:還能拍香菇?
上圖:路徑轉得更陡一些。
上圖:上了稜線,轉為緩上。
上圖:樹根打結。
上圖:繼續沿著稜線走。
上圖:感覺上已經很接近馬那邦山。
上圖:陽光灑落,Steven變得比較興奮了,因為今天有雲海,空拍起來會很漂亮。
上圖:拉繩陡上。
上圖:看到這個黃色指示牌,就表示馬那邦山就在前方。
上圖:走出樹林區,這裡有一個「禁止進入」的指示牌。如果順走馬克縱走,就是要從這個指示牌進入。
上圖:「禁止進入」的指示牌長這個樣子。
上圖:從「禁止進入」指示牌一出來,看到的就是這個小廣場,右側有一個徐慶榮紀念碑。
上圖:從「禁止進入」指示牌出來後,往右看就會看到這個小木梯,上去後就是馬那邦山三角點。

.

影片:以動態的方式來看此路徑狀況。15:37

.

最令人訝異的是,沒想到到馬那邦山,居然強哥還在?原想我們遲到了這麼久,又沒有網路可以聯繫,強哥應該也離開了。真沒想到!我們與強哥聊了好久,真覺得這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

此時在三角點,我們再吃了一餐泡麵,也泡了咖啡來喝,順便要等到黃昏,讓Steven可以盡情的空拍。

上圖:強哥與馬那邦山。這是我們大伙第一次見到強哥,感受到他的責任感,真是不離不棄啊!(這時候應該要唱:你是我的小啊小蘋果)
上圖:Peter與馬那邦山。
上圖:Smile與馬那邦山。
上圖:Steven與馬那邦山。
上圖:我(Gosen)與馬那邦山。
上圖:在三角點上遇到跑山的山友!也跟我們聊得起勁,也來拍一張吧!

.

影片:在馬那邦山拍雪山西稜線。此時的景色大好。

.

上圖:由左至右:Peter、Steven、我(Gosen)及強哥。
上圖:我與Smile。這是我們兩人二刷馬那邦山。

.

影片:這個影片拍得時候是下午約4點左右,因此太陽的位置還高,沒有金黃色夕陽的感受。所以,我們還繼續在等待。

.

上圖:已經是下午5點半了,也該要離開馬那邦山。

.

(4)從馬那邦山到第二停車場

上圖:由木梯下來,通過徐慶榮紀念碑。此時除了Smile與我以外,其他三人已經都在快跑下山中。雖然天色還亮,我已經將頭燈給打開,在冬天,可以預計不到晚上6點,天色會黑得很快。17:28
上圖:沿著階梯而下。
上圖:因次路徑好走,大伙不是快走就是有點略跑。
上圖:馬那邦山里程碑1K處,從遠處可以看到,天色已經在昏黑之中。
上圖:走到離天然湖登山口還有0.7K處,此時已經由馬那邦山下山走了1.5K。
上圖:繼續往上湖登山口方向走。
上圖:來到了天然湖登山口。由此到第二停車場還要走2.5K。18:10
上圖:再往前走0.25K就會到達這個馬那邦山的導覽圖。
上圖:馬那邦山登山步道導覽圖。
上圖:繼續往前走,在第二停車場前有這個「馬那邦山南線登山入口」的指示文字。
上圖:回到了第二停車場,完成了今天的行程!18:46

.

.

五、結語

克司馬縱走的路徑,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從白布帆登山口到大克山,常態。第二部份:從大克山到司令山,挑戰。第三部份,從司令山到馬那邦山,辛苦。第四部份:從馬那邦山到第二停車場,輕鬆。

感謝強哥的言而有信、不離不棄,讓我們的接駁變得非常便利。

我們平安的完成克司馬縱走。

2 replies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