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8 奇萊北壁下屏風:一日單攻 🦋花蝴蝶🦋

免責聲明:路徑危險,請準備周全勿冒然而行

01.合歡山瞭望台:H3131m
02.滑雪山莊:H3093m
03.奇萊登山口:H3090m
04.小奇萊山:H3150m
05.黑水塘山屋:H2722m
06.成功山屋:H2878m
07.奇萊北峰:H3607m,百岳#016
08.南北塔+大門牙:H3396m
09.神奇洞穴:H3396m
10.危稜斷崖段:H3396m→H3209m
11.小死亡稜線:H3144m
12.屏風山南峰:H3183m
13.鐘塔:H3170m→H3206m
14.屏風山中:H3232m
15.屏風山:H3250m,百岳#065
16.松針營地+屏風山屋:H2073m
17.鐵線橋:H1956m
18.台8線111.2K:H2515m

.

上圖:北壁下屏風的三大關卡。第一關,通過南北塔大門牙下方的危稜斷崖段。
上圖:第二關,橫渡小死亡稜線。
上圖:第三關,垂直陡上鐘塔。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2年06月18日
參與人員:Smile、Steven、Gosen
天氣狀況:晴轉(下午4點後)
當日氣溫:8度C~19度C
全程里程:19.4 km (Garmin)
海拔落差:1659 m (H1948m~H3607m)
累計爬升:2153 m (Gaia GPS)
累計爬降:2791 m (Gaia GPS)
移動時間:17小時08分 (Garmin)
平均速度:1.13 km/h (Garmin)
靜止時間:04小時03分
全程時間:21小時11分 (03:15~24:26)(Garmin)
難易程度:高
拍攝記錄:照片937張,影片151部

.

上圖:由Garmin所紀錄的等高線圖。在手機上可以拉開放大來看
上圖:由Gaia GPS所紀錄的等高線圖。Gaia GPS的圖形比較細緻,但本日Gaia GPS所產生的GPX路線,一直有些飄移的現象。在手機上可以拉開放大來看

.

影片:由Smile所剪輯的完整路徑快轉版(縮影),因為想將路徑完整表達,因此速度加快下都是娃娃音,請朋友們多多包涵!

.

影片:由Steven所剪輯的「一日奇萊北壁下屏風」,請朋友們欣賞。

.

影片:奇萊北壁下屏風:一日單攻🦋花蝴蝶🦋Relive版❤️。

.

03:15 合歡山瞭望台 (總里程第0.0km)
03:23 奇萊山登山口(奇萊山步道0.0K) (總里程第0.5km)
03:53 小奇萊(奇萊山步道1.4K) (總里程第1.9km)
04:41 黑水塘山屋(奇萊山步道3.65K) (總里程第4.15km)
05:46 成功山屋(奇萊山步道4.8K) (總里程第5.3km)
07:03 -07:11 主北岔A(奇萊山步道5.7K) (總里程第6.2km)
08:19 主北岔B (總里程第6.9km)
09:34-10:09 奇萊北峰(休息午餐35分鐘) (總里程第7.8km)
10:17 奇萊東稜岔 (總里程第8.0km)
10:19 深吻之淵(自己取的名字) (總里程第8.1km)
10:52-11:11 南塔+北塔+大門牙 (總里程第8.6km)
11:11-11:15 過神奇洞穴 (總里程第8.6km)
11:15-11:58 過危稜斷崖段 (總里程第8.6-9.0km)
12:25-12:31 過小死亡稜線 (總里程第9.2km)
14:22-14:40 屏風山南峰(3183峰) (總里程第10.3km)
15:24-15:57 過鐘塔前後斷崖(陡上海拔約100m) (總里程第10.9-11.1km)
——在16:10下雨——
16:47 屏風山中峰 (總里程第11.4km)
17:09-17: 15 屏風山 (總里程第12.4km)
——在17:35雨停——
20:38-20:45 過溪B (總里程第15.8km)
20:52-21:15 松針營地(休息進食) (總里程第15.9km)
21:47 鐵線橋 (總里程第16.9km)
22:25-22:30 過溪A (總里程第17.6km)
24:26 台8線111.2K (總里程第19.4km)

.

上圖:橫軸為移動時間,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紀錄。奇萊主峰與奇萊北峰在接近稜線時,呈現一個三角形的路徑狀態,因此奇萊主北岔會有三個岔路口,為了方便稱為A、B及C,可參考等高線圖的位置。
上圖:橫軸為距離,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

.

二、注意事項

4天前,才剛完成南湖大山一日單攻,Smile就開始在看天氣預報,說從6月18日開始後的天氣不錯,問我:「你有沒有幫我們申請?」我:「當然有!18日申請奇萊北壁下屏風的路線,可是我的腳還在緊繃中,Smile你的腳根本還在掰咖中,這樣就想去走?好嗎?」遇到一位單攻王子Steven,還有一位狂熱大嬸Smile,我能有說不的空間嗎?哎!才休息了3天?不過,也圓了三年前Smile答應過Steven的承諾。

前一晚先住在大禹嶺的雪鏈驛站,打算半夜2點起登,老闆娘用及時監控影像,說合歡山瞭望台前停車場有車位,建議我們自己開過去,不用接駁。結果半夜2點半開過去合歡山瞭望台前停車場,卻是一位難求,我(Gosen)立即往回開到合歡尖山下山處的小廣場,也就是石門山登山口,還好,還有2個位置的空間。不然,還真不知道要停那裡?整裝好,多走500m的距離,回到台14甲線合歡山瞭望台,開始了今天的行程。

.

今天要走的奇萊北壁下屏風,絕對是一條驚險刺激,可以讓你全神貫注的路徑,基本上可分為三部份來說明:

1.由合歡山瞭望台到奇萊北峰

這一段的距離是0.5K+7.3K=7.8K,0.5K的部份是指由合歡山瞭望台到奇萊山登山口的距離,7.3K是指由奇萊山登山口到奇萊北峰的距離。這一段路徑,要由合歡山瞭望台的海拔3132m,緩上到小奇萊的海拔3150m,再陡降到海拔2722m的黑水塘山屋,經過2878m的成功山屋。接著,就一路陡上到海拔3607m的奇萊北峰,五獄三尖一奇的一奇,十峻之五,排名百岳#016的黑色奇萊。

原本預定的時間是4小時登頂,但Smile的雙腳狀況不好,走走停停,結果走了6.5小時才抵達。這過程中要陡上奇萊有名的碎石坡,還有最後登頂前200m的垂直岩壁攀爬,這一段的最後200m,就是今天的第一段考驗,但是它一路上有繩索輔助,跟今日走北壁後面的路徑上沒有繩索比,這算是小魔王!

因為,抵達奇萊北峰時已經是早上9點半,還在此吃午餐休息了半小時,所以,我認為要放棄回走,不然要走到半夜了?但是,Steven還有Smile非常堅持,兩票對一票,好,拗不過,只好繼續走!

2.由奇萊北峰到屏風山

這一段的距離為4.6K,預計走6小時。也是今天最重要最驚險的一段,簡單說,就是過沒有繩索的南湖五岩峰。這一段要經過的景點山頭有:

(1)南塔、北塔及大門牙:著名地標,鬼斧神工
(2)神奇洞穴:有趣的通道,測試你是否夠瘦?
(3)危稜斷崖段:戰戰兢兢,步步為營
(4)小死亡稜線:橫渡碎石坡,戰勝恐懼感
(5)屏風山南峰(H3183m):中途的休息站
(6)鐘塔:垂直陡上,手腳並用,大魔王關
(7)屏風山中鋒:新舊路岔,直指屏風
(8)屏風山:中橫四辣中的大辣

我們三人由10點半開始離開奇萊北峰,先下一段碎石坡,遠遠就看到的南北塔及大門牙,真是驚訝於造物者的自然巧思!其間,看到了極為稀奇的喜普鞋蘭!由路徑中陡下垂直岩壁(有繩索)直下北塔,看得出Steven非常興奮的往大門牙直衝,還想做跨越動作,被我制止!本來跟他們兩個說好只能停留10分鐘,說真的,看到這樣令人驚艷不止巧奪天工的景觀,誰也會驚奇的走抹開腳(台語啦,腳被黏住了啦)。

在此,發現要穿越南北塔及大門牙,有兩條路線。一條可由大門牙中間縫穿過,但這一條路徑太窄了,看了不少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大半的朋友都是走這一條穿過,但這一條路徑很窄,必須要人包分離,像Smile就可能會穿不過?哈哈哈,可能要被打死了。另一條路徑,就是由北塔與大門牙之間的三角形岩洞往右下走,看起來像是往反方向走,實際上,陡下2公尺後,然後往左看,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就是神奇洞穴!這條岩縫比較寬一些,不需要人包分離!

過了岩縫路,就會直接接上垂直陡下岩壁,高度約有2米高,沒有什麼踏點但有繩索可用,像Smile與我(Gosen)腳不夠長,比較不好下去,我手用力讓腳稍微懸空一下而往下降,像Steven人高腳長,兩三下就直接下來。下來後,往右走一小段約10m,就開始陡下,也就開始接上危稜斷崖區,這是今天的大魔王啊!後來才發現,鐘塔才是第一名的驚險,這裡只能算第二名。

接著,要一路的陡下,走在一路瘦小植披大多是刺藤且極窄極陡的路徑上,這些刺藤不能碰,只能依賴微小樹幹或突起岩石來支撐。站在逐漸陡下的路徑上,就會直接看到接下來要走的瘦稜斷崖路徑,心裡一直在喊:阿娘偎!這一段因為是危稜,不能走錯路線,會具有高度危險。這一段在大門牙下方的路徑,要在300m的距離裡陡降海拔200m的高度,海拔由H3400m降至H3200m的高度。

此時,Steven走在前方,走到一半,突然說:前面是斷崖,沒有路了?我有做過功課的,我說:就是一直往前走,走到斷崖路徑底看來沒路但就會看到路徑。這時Steven突然又說:不然,我們撤退?爬這麼幾年山,還沒聽過Steven說要撤退的?此時,Smile一聽我說,就開始往斷崖走,直走到斷崖路徑底的一顆立石,接著,就聽到Smile在喊:有路徑!

記得沿著瘦稜斷崖路徑走到底,看到立石後,右側會有陡下路徑⚠️

.

影片:走在危稜斷崖這一區域時,會走到這個位置,此時Steven走在前方,突然說:沒有路了?我跟Steven說,就是走到底,看得出Steven有所懷疑?因為他看到左側山凹裡面有一支登山杖,因此在考慮是否要往左切?而此時Smile也說左邊有布條,但實際上別以為是斷崖就沒有路了?有的!就是繼續往前立石走,站在立石邊,自然就會看到右側出現陡下路徑。

.

上圖:過危稜斷崖段時,走到這裡,別往右或往左尋找路徑,就以前方的立石為標竿,繼續往前走,看似無路卻又絕處逢生,在立石邊就會看到往右陡下會出現路徑。

.

影片:Smile先行陡下之後,回拍Steven與我(Gosen)正經過立石右側的路徑,而且一下來,就會看到有之前山友所做的疊石記號。

.

別往瘦稜兩側的凹壑山溝走,而且在此你會看到左側山溝中有一支登山杖,一定要特別注意,那支登山杖的位置絕對不是正確路徑!我有嘗試往左走了一小段,路徑很滑,令人怕怕,但,是錯的。接著,三人一路戰戰兢兢的一步一步陡下,要下到海拔H3200m之間的路徑,大多都是瘦稜、陡滑斜坡,兩側都是極深的深淵。重點是,奇萊這區的山脈都是破碎的碎石路徑型態,增加了不少陡滑的危險!

好不容易,下到H3200m的小岩面,接著,還在持續往下,走進一小段的樹叢後,一出樹叢接上約要陡下100m距離的碎石坡,陡下到海拔H3050m的高度,就會進入小死亡稜線。一直以為,小死亡稜線極為難走,結果事後覺得這是北壁到屏風之間的三大難關中,最容易的一部份,不過也千萬不要大意,不小心滑下去,就會不知道滑到那裡?

過了小死亡稜線後,Steven問我,今天的難關,應該都過了吧?我說:沒有,我的心頭還沒有放下,還有鐘塔!接著,走著約1K的起伏路徑,偶爾也會出現具危險性的邊坡,但有樹幹樹根可以輔助,小心行走就沒有危險。最後一段陡上海拔約100m來到屏風山南峰(3183峰),這個山頭是一處漂亮的山頭,有著魔幻森林的場景。

在屏風山南峰稍事休息,記得要往右轉,然後往前走在500m的稜線森林裡,接著,一出裸岩區,就讓你看到不遠處垂直岩壁上方的兩座鐘塔!哇嗚!要陡上40公尺高啊!整個路段有兩部份有繩索,其餘的部份,沒有繩索只能靠臂力,還有抓著尖銳岩石來輔助踏點,一直聽到Smile在喃喃耳語向山神祈禱。僅靠著突起岩石來支撐,但有些岩石會鬆動,所以要採兩次抓石,一次確認是否牢固,二次才使上力量。且陡上一小段,你就要向右橫切一下,找比較安全的路徑繼續攀爬往上走,然後,從兩座鐘塔中間而過。

這時,站在鐘塔旁,突然看到有人在鐘塔上方放疊石?到底誰這麼厲害?三人也彼此看到了對方被震撼的眼神!爬上鐘塔都手抖腳抖了,怎麼可能靠近鐘塔還要將石頭搬上去?別以為,過了鐘塔,垂直陡上路段就結束了?還有!過了鐘塔,還要繼續一段的垂直陡上,也是沒有繩索輔助,要一路的精神專注且手腳並用,這一段陡上也差不多爬升有40至50公尺。直到上到山頭頂後進入了樹林區,也就代表今天的危險路段都通過了!

此時,老天開始下大雨,好險啊,危險路段都已經通過!接著不久,來到了屏風山中鋒,也就是屏風山後段新舊路岔,但因為雨勢很大,只拍了幾張照片就直接快速通過,接著,還要走1K的距離才能到屏風山。但接下來的這1K,路徑平緩但箭竹林都超高大縝密,但走在這一段路徑上,我卻很開心,因為,箭竹林再大再密,也沒有提心吊膽的危險啊!

這一段過程我們三人走得很快,感覺一下子,就來到百岳#065的屏風山,中橫四辣的大辣。從奇萊北峰到屏風山這一段路徑,實際上走了6.5小時,此時已經是下午5點。這時,我們三人很狼狽,因為全身濕透透,Steven還問我們,有沒有帶乾的衣服,我猜想這時他應該是感覺到冷,但我們都沒有備用衣物,沒有辦法給Steven當作替換。

屏風山,對Smile與我(Gosen)而言,是很具有指標的一座山。因為去年2021年3月28日,Steven當時要去南湖大山,一直極力拉攏我們一起去,可是,在當下前一週,我看到了有山友提供了前段新路GPX檔案,就想應該去把前後段新路連結給走一遍,也在去年那一天認識了我們的小六,沒有想到,小六跟我們爬了一年的山,我還幫他謀合了一位好老婆!真是,賺了夫人又得體能。這一年來,已經沒有再聽到有人走屏風山而發生山難的事件,Smile與我還有當時同行的伙伴,一定跟我一樣,在內心引以為傲!

但!屏風山三角點不見了?鐵牌也不見了?

3.屏風山到台8線111.2K處

由屏風山出登山口,需要7K的距離,這個路段,除了有兩段距離不長的垂直岩壁陡下,還有兩次的過溪外,沒有危險了!但因台灣這陣子雨水充沛,不知溪水有否過高的問題?只要走到接近松針營地有看到其他山友,那就自然表示過溪沒有問題。

屏風山,也很眷顧我們,我們一下山走沒多久,雨就停了。走了一小段,三人的衣褲都自動乾掉,這還得歸功於衣褲的科技技術,這樣就不會有失溫問題,由此開始,我們也不趕路了,反正,也力氣放盡,也讓Smile的雙腳稍微得到一些舒緩,我也知道,4天前才單攻南湖大山,有誰的腳會是輕鬆的啊?

當我們下到松針營地前的過溪,也就是等高線圖中所標示的過溪B,恰好也有其他山友下山正在過溪,Smile與我(Gosen)穿的是雨鞋,過溪很容易,但Steven穿的是野跑鞋,那就一定要脫下鞋子而過。來到松針營地後,三人在此吃掉剩下的食物,此時我問:誰要吃消炎藥?三個人都舉手!哈哈~。三個人都吃了一顆,稍微解緩腳的酸痛。

接著陡下經過鐵線橋,再陡上後一段,發現林務局將我們去年走的路線給改良了,去年我們是直接陡下到溪邊,再沿著溪邊往左而上才過溪,目前已經改為直接往左腰繞,再右轉下切到過溪段,而且腰繞的部份有用繩網輔助避免跌落,這樣更安全了。

過溪後,還要在1.8K的距離裡陡上海拔600m的高度,這時三人都愈走愈慢,當出了台8線111.2K登山口時,已經來到了午夜12點半。當然,也結束了我們三人的挑戰,成功!

接著,再電話請接駁車,幫我們載到合歡尖山停車場,此時合歡山這裡的氣溫只有6度,真是,冷得發抖!換好裝,直接開車回台北,一路上,有精神不濟的現象,其實我已經好久,沒有發生過爬完山精神不好的現象。可,今天就有,一路上,休息了兩次,各睡半小時,本來還打算要載小子回去宿舍,算了,到了台北,天色大亮,就讓他自己坐捷運回去!讓我快點回家睡覺!

今天吹了一路的狂風,再加上下午的下雨,真是體驗到衣著的選擇非常的重要!

這一天,驚險、刺激、專注、美景、奇花、異石,這夠我津津樂道講很久了!

完成!

.

.

三、交通與住宿

(1)住宿

請朋友們,自行利用Google Map導航至大禹嶺。可以住進位於離大禹嶺約100m的「雪鏈驛站」民宿裡,休息至清晨再起登。我們今日事前與雪鏈驛站的鳳姐聯繫時,鳳姐表示雪鏈驛站入住這一天是客滿,因此幫我們安排在隔壁棟裡。

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聯絡蘇先生,即可安排住宿或接駁或加掛雪鏈等事宜。另外,雪鏈驛站這裡,可以當作是攀爬奇萊主北、畢羊縱走、石門山、合歡山各峰、屏風山的休息站及出發點。

大禹嶺蘇先生的電話: 0921-763-260

「雪鏈驛站」住宿,有提供熱水、WIFI、洗衣機等,但不提供餐點,可在平面路邊桌面進行炊煮。至於費用請朋友們自行電話聯繫。

上圖:今晚,我們三人要住在離雪鏈驛站50m的這一棟鐵皮屋裡。
上圖:這是二樓的床位擺設。
上圖:有朋友們跟Steven合照。左側夫妻檔要去羊頭山,右側先生則要獨攀單攻畢羊縱走。

.

(2)交通

我們原本是設定將汽車停在大禹嶺這裡,請雪鏈驛站於半夜2點將我們載到松雪樓前,但因老闆娘鳳姐由即時監控系統看到仍有停車位,因此半夜我們打算自行開車過去,將汽車停在合歡山瞭望台前的停車場。但實際上,當半夜我們開過去後,發現車位一位難求,有不少凌晨才開上來的車輛,已經將停車位停滿。

因此,我將汽車回開回到合歡尖山與石門山登山口前的小廣場,但抵達時也僅剩兩台車的位置。其實,只要天氣好,從昆陽停車場一直到小風口的停車場,通常天亮後才來到的朋友,很不容易停到車位。所以,還是建議採接駁方式,或者人多自行安排接駁,不然,就可能要提早到且夜宿停車場。

還是再留一次大禹嶺雪鏈驛站蘇先生的電話: 0921-763-260

不一定是去程需要,如果回程有所需要,多一隻電話也許多一分保障。

.

(3)入園證與入山證

攀爬奇萊主峰或北峰,皆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必須申請入園證,但不必申請入山證(自2020年2月21日零時起免辦入山許可證)。請朋友們自行上網到:台灣國家公園入園入山線上申請服務網進行申請,奇主北線與奇萊連峰線為共同承載量,有管制申請人數的上限,平日40人、假日60人。 而屏風山則不需要入園證也不需要入山證,因此,攀爬百岳時,如果遇到天候狀況不佳,可將屏風山列為備案。

上圖:本日申請6人,但實際上只有Smile、Steven與我(Gosen)三人成行。

在申請過程中,因為奇萊北壁下屏風,並非傳統百岳路徑,且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申請時,可以在路線上選擇其他路線,然後再選擇路線,並且必須要附上「行程規劃計畫書」的檔案,為方便朋友們,我們將本次的行程規劃計畫書給附上。

上圖:登山計畫書的第一頁。我們實際抵達奇萊北峰時,已經超過早上9點半,已經落後計畫2小時,是因為本次行程前4天,我們才剛完成南湖大山一日單攻的行程,Smile的雙腳恢復程度還不夠,因此有走走停停的現象。
上圖:登山計畫書的第二頁。我已經將留守人的資料抹去,朋友們記得要填上喔。

.

.

四、紀錄

(1)合歡山瞭望台到奇萊北峰

由合歡山瞭望台到奇萊北峰的距離為7.8K,其實如果加上休息時的移步,應該差不多有8K的距離,海拔最低為H2722m到最高為H3607m。由合歡山瞭望台起登,經過松雪樓、滑雪山莊、奇萊山登山口,一路往下走,整個路徑非常好走,這也是為何走這一條路線會安排摸早黑。

這一段逐漸陡下的路徑,要一直到步道3.7K的黑水塘山屋為止,這裡也是到奇萊北峰之前的最低點,由此陡上一小段夾雜了不少樹根及鐵梯路,再陡下就會來到步道4.8K的成功山屋。由此,就要一路陡上,先經過成功堡,路徑是樹根路徑,到了步道5.7K主北岔(等高線圖的A點)後,往左岔陡上700m距離的碎石坡路,路徑上幾無植披,一路上有繩索相伴,雖陡峭但安全,此時海拔由H3145m陡升到H3441m的稜線主北岔(等高線圖的B點)。

此時,在稜線主北岔的里程碑顯示離奇萊北峰還有1.2K的距離,實際上離線地圖Gaia GPX所顯示的只有0.9K,接著,路徑有500m的好走稜線路,最後登頂的400m,也是一大考驗,整路的陡峭岩壁,不是極陡就是幾近垂直,有懼高症的朋友不適合走這一路線。不過,一路陡上都有繩索可以輔助,有幾段橫切的垂直岩壁下方是空空如也,是要非常小心謹慎的路段。

登頂奇萊北峰後,展望大開,360度的環繞大景。原想,都早上9點半了,應該都會想放棄下屏風的念頭吧?也就放鬆心情吃起午餐,沒有想到Smile就是要繼續,Steven也跟著附和?其實,如果不是Smile的雙腳仍在酸痛中,4到5小時登頂是沒有問題的。

上圖:我們由石門山登山口前的停車場,先走500m來到合歡山瞭望台,這裡有廁所,也有停車場,但一位難求。起登!起登時氣溫很低,沒有人願意將口罩拿開。03:15
上圖:由此平台的左側,往滑雪山莊方向走。
上圖:這一條路徑到滑雪山莊,或者說到奇萊山登山口,要走500m的距離,而且是汽車可以通行的路徑,但我們不是松雪樓或滑雪山莊的住戶,車子無法開進來。遠遠的看到奇萊北峰與奇萊主峰的稜線。
上圖:走到了燈火通明的滑雪山莊。
上圖:奇萊北壁下屏風,這是我們第二次來了,上一次因為我(Gosen)沒有睡覺,體力不支,耽誤了大伙的時間,因此我在走到5.7K的主北岔(等高線圖的A點)時,就毅然決定退出,讓其他人去攻頂。今天除了路徑驚險外,天氣預測下午可能會下雨。
上圖:滑雪山莊。03:22
上圖:再往前30m就來到奇萊山登山口。03:23

.

影片:Smile在奇萊山登山口,正在進行「敬山儀式」,這是鐮刀隊劉隊長劉大哥給我們的建議,當然要採用。03:23

.

上圖:出發!在奇萊山步道0K處。03:26
上圖:到5.7K的主北岔前,每0.1K都有里程碑。
上圖:疑?後方有兩位山友超越我們而去!他們要去單攻百岳磐石山,也是要先到奇萊北峰,接著再接上奇萊東稜去磐石山,並原路折返。03:29
上圖:來到步道0.5K。03:34
上圖:陡上木階梯。
上圖:來到步道1K里程碑。03:43
上圖:接著,一路陡上。
上圖:正在走往小奇萊山的方向。
上圖:還有鐵梯輔助。
上圖:拉繩陡上。
上圖:路徑轉為平緩,表示接近小奇萊。03:51
上圖:沿著左側是邊坡的路徑往前。
上圖:來到了步道1.4K的小奇萊山觀景點,其實小奇萊山往上走有三角點,我們直接跳過。右側的山尖為奇萊主峰,左側更高的山尖即為奇萊北峰。03:53
上圖:小奇萊觀景點在步道1.4K處。
上圖:過了小奇萊,就要開始一路陡下,由海拔H3750m降至H2722m。
上圖:步道1.5K。03:56
上圖:這一天的明月高掛,看著遠處的雲層,感覺今天的天氣好,但不會是萬里無雲?
上圖:里程碑2.0K。04:08
上圖:里程碑2.5K。04:15
上圖:好優美的稜線,奇萊北壁下屏風。等會天亮後,就會變成好幽美,或好憂美。
上圖:里程碑3.0K。04:26
上圖:步道3.3K里程碑,33是Smile與我(Gosen)的幸運數字。04:31
上圖:來到3.65K的黑水塘山屋。04:41
上圖:在黑水塘山屋這裡,天色已經可以看到黃光。
上圖:開始陡上,往成功山屋走。
上圖:路徑上有這麼一小段的平緩。
上圖:來到4.0K了。05:09
上圖:遇到了一對情侶,林先生及吳小姐,非常有禮貌的兩人。
上圖:大家一起合照。林吳兩人要走奇萊主峰。
上圖:陡上鐵梯。
上圖:這時,Steven也看不下去了,因為這一段過程中Smile變得很慢啊,所以我(Gosen)提議Smile把背包給我背,結果Steven反而先把她的背包給背走。
上圖:幫Steven拍一張,哈哈,兩邊都有背包。
上圖:來到4.5K。05:33
上圖:還在陡上中,其實由黑水塘山屋到成功山屋之間的路徑是比較崎嶇的,樹根岩石都交雜在一起,而且還要一路陡上。
上圖:開始要陡下了,這一段樹根路要小心,樹根是滑的。
上圖:持續陡下。
上圖:鑽過倒木。
上圖:下鐵梯。
上圖:哇!看到指標了,那就是成功山屋到了。
上圖:山友正在跟我們說,往大門牙的路徑上有極稀有的喜普鞋蘭。05:46
上圖:Steven與山友。
上圖:成功山屋位於步道4.8K里程碑。拍完照,就繼續前走。
上圖:沿著溪溝往上走,左側是成功二號堡。
上圖:成功二號堡。
上圖:溪溝裡有疊石。
上圖:回拍成功二號堡。
上圖:步道5.0K里程碑。05:59
上圖:乾溪溝走到5.1K處後,就要往右上開始陡上。06:04
上圖:開始要陡上了。去年,我因為沒有睡飽來走,就在這裡,不小心被樹根插到額頭。
上圖:這一段陡上,Smile一直讓我們兩個等待。
上圖:上鐵梯。
上圖:陡峭的岩壁路。
上圖:來到5.3K的成功一號堡,這裡沒有水源。
上圖:這一小段由左上在橫走往右過去。
上圖:這一段偶然出現的展望,照片中間應該是合歡山東峰。06:37
上圖:樹根路還有鐵梯路,這一段,Smile的速度很慢,我心裡有在想,如果太晚登奇萊北峰,那今天就輕鬆了,到時候就原路而回就好。哈哈,這是內心想的,與後來登頂後的實際場景不一樣,哭哭。
上圖:陡上到無遮蔽區。
上圖:難怪被稱為黑色奇萊,這岩壁+碎石坡,遠遠看就是黑的。
上圖:上到5.7K的主北岔,這裡就是等高線圖的A點。07:03
上圖:Steven與我(Gosen),在步道5.7K里程碑處。
上圖:在此稍微休息一下,一下子林先生與吳小姐就追上我們。我們在這裡休息一下,4天前才剛一日單攻南湖大山,Smile還能走,也算得上不錯啦。
上圖:帥哥+美女,也是為了追求健康而爬山,與我們的動機是一樣的。
上圖:離開主北岔A,仰望彌高的稜線路,還要陡上海拔300m高度。Steven想在稜線上進行空拍,所以我要Steven不要等我們,先上去。07:11
上圖:由主北岔A到主北岔B這一段的距離有0.7K,陡上300m,再加上都是碎石路徑,真是不好走啊!

.

影片:由主北岔A往上走的路徑動態。

.

上圖:真是陡的不像話。
上圖:開始出現繩索。
上圖:這一段,超辛苦,只聽到Smile在後面唉唉叫。
上圖:碎石岩壁路徑上的繩索,都非常粗壯。
上圖:陡啊!腳也開始抖了。
上圖:此時,看到林先生與吳小姐正在對面的稜線上,他們要先走到主北岔C的位置。我們也互相的呼叫對方!
上圖:超陡,不過看來稜線快到了。
上圖:總覺得走了好久?
上圖:看到這麼多的插硝及繩索,就知道路徑難走啊!

.

影片:來看一下Smile正在陡上的過程,她今天的狀況不好,4天前的南湖單攻雙腳還沒有恢復,可是我怎麼覺得今天走起來反而好走?

.

上圖:回看一下,合歡山系列的各峰。
上圖:還有一大段要爬。
上圖:還要多久上稜線?
上圖:右側都是陡滑的碎石,繩索還是需要輔助一下。
上圖:轉為左側為邊坡。
上圖:看來,稜線快到了。
上圖:上稜線喔!好熱,脫掉一件衣服,但外套實在沒有辦法不穿,今天整日吹狂風。08:15
上圖:在稜線上往前走。
上圖:往前走快200m就會到主北岔B。08:18
上圖:主北岔B的指示牌顯示,往奇萊北峰還有1.2K。由Gaia GPS離線地圖上來看,應該還有0.9K。
上圖:這是一個三叉路口,Steven已經不知走到多前面了?繼續往奇萊北峰方向走。
上圖:接著,走500m長好走平緩的稜線路。
上圖:看到了黑色奇萊,奇萊北峰的尖銳地形非常的特殊。
上圖:沒想到,Steven在這裡等我們,而且等很久了。
上圖:看來這最後登頂的400m,絕對是魔王級的挑戰。
上圖:Steven與奇萊北峰的尖頭。
上圖:開始極陡上。
上圖:等著接下來的挑戰。
上圖:又陡下?這表示,等會要陡上的海拔更高了。
上圖:這個位置,可以看到往奇萊主峰的展望。
上圖:看來真是險峻啊!
上圖:路徑陡峭,且轉為更大塊的岩石與岩壁。
上圖:難怪聽人說,奇萊北峰不是好惹的。

.

影片:真是難走的路,稍微停步,看一下優美稜線的草原展望。

.

上圖:持續往上走。

.

影片:回拍Smile陡上這一段的過程,也給她加油一下!

.

上圖:這一小段的右側邊坡都極陡峭。
上圖:往左上方走。
上圖:這一小段,視覺上也蠻可怕的,左側是垂直超深的斷崖。
上圖:轉過來後,就變成是窄小的路徑,要特別小心左側的斷崖,繩索拉好。
上圖:接著,攀爬上頁岩,脫離剛才的斷崖。
上圖:還要拉繩陡上?

.

影片:這一段陡上後,奇萊北峰就要到了。

.

上圖:在我站的位置上,兩邊都有繩索,拉右側這邊比較不會覺得恐怖!
上圖:攀登上來後,路徑轉為平轉,過了前方的樹叢,目的地就到了。

.

影片:Smile還在回拍最後這一段的陡上。

.

上圖:奇萊北峰,到了!09:34
上圖:奇萊北峰,Steven與我(Gosen)。
上圖:Smile與奇萊北峰。
上圖:我(Gosen)與奇萊北峰。
上圖:Steven與奇萊北峰。後方可以看到中央尖山、無明山、鈴鳴山、還有鋸齒連峰。
上圖:Smile與奇萊北峰。

.

(2)奇萊北峰到危稜斷崖段

由奇萊北峰到屏風山的距離有4.6K,這一段是今天最精彩的一段。我們會經過南塔、北塔、大門牙、神奇洞穴、危稜斷崖段、小死亡稜線、屏風山南峰、鐘塔、屏風山中鋒,而後抵達屏風山。

上圖:原本我(Gosen)自己心裡在盤算,這麼晚了,那就慢慢的吃午餐,吃完後我們在原路而回。沒有想到,Smile很堅持要往前,Steven也跟著附和,實在說不過這兩人,好!就繼續走,害我馬上收拾不吃了,走!不然一定要走到半夜了。10:09
上圖:既然這麼晚了,我的想法是,只要到了屏風山,天還沒有黑,大概也就安全了。目前正在往奇萊東稜方向走。
上圖:這裡是奇萊東稜與屏風山岔,我們要往左走。

.

影片:來看動態的路徑介紹,記得要往左轉,別一直往前走,那就走到奇萊東稜去了。

.

上圖:這裡是打卡點,底下是萬丈深淵啊!因為這兩邊的岩石好像一對情侶在深情親吻,所以,我個人給她取名為:深吻之淵。10:19
上圖:過了深吻之淵後,看到有好幾位山友在此休息,他們是來看大門牙還有喜普鞋蘭,並不是要走北壁下屏風。
上圖:先拉繩陡下,準備進入碎石斜坡。10:21

.

影片:拉繩陡下,進入碎石陡坡。

.

上圖:碎石斜坡,看來危險,其實走來安全。
上圖:進入到矮樹叢裡。
上圖:也有山友正在此處欣賞大景。
上圖:或正在拍攝喜普鞋蘭。在這裡,已經看到大門牙了!
上圖:路徑上有疊石。
上圖:南塔、北塔、還有大門牙。

.

影片:持續沿著瘦稜而下,等會會進入一段樹林裡。

.

上圖:沿途有不少喜普鞋蘭。
上圖:看來稀稀落落,其實已經不少了。
上圖:Steven已經走到很前方。
上圖:繼續往前走,要注意左側邊坡喔!

.

影片:動態來看,比較能夠體會,為何要特別注意左側邊坡。

.

上圖:我(Gosen)手指的位置,是說,我們要由此右轉進入樹林裡。
上圖:眼睛一直被吸引,真離不開這樣的鬼斧神工。目前,看起來很小,等會接近了,就會感受到巨大了。

.

影片:以動態的過程來說明,接著要右轉進入樹林裡。

.

上圖:樹林裡的路徑,也不是這麼的平靜。
上圖:路徑非常狹窄。
上圖:經過這棵鐵杉。
上圖:接著,就要陡下直往南塔、北塔方向。
上圖:北塔、大門牙,還有照片中沒有出現的南塔,就近在咫尺。
上圖:大門牙特寫。
上圖:要拉繩陡下。

.

影片:由樹林出來後,就直接拉繩陡下,都是斷崖,視覺效果很驚人!

.

上圖:這是南塔。
上圖:南塔及北塔。10:52

.

影片:陡下到南塔及北塔之間,其實也是斷崖的地形。

.

上圖:我們正看著Smile下來,Smile還是不忘記要幫我們拍照。紅色線是等會要走的路徑。
上圖:北塔+大門牙,Steven與我(Gosen)早就跑過去了。
上圖:剛才就是由上面下來的。可以參考等高線圖(點按可出現等高線圖)的位置。
上圖:右下的洞穴就是神奇洞穴,先去跟大門牙拍照。
上圖:這大門牙的縫真大?Steven還想上去做危險動作,我們給他制止。
上圖:大門牙,Steven與我(Gosen)。
上圖:這是我們的朋友,林逸民,已經完百的神人,這一年他也又來走了一次,就跨在門牙縫的上方。我可不敢!
上圖:林逸民及他的朋友。
上圖:準備下神奇洞穴。也有朋友們是由大門牙的中間縫細穿過,但那需要人包分離,如果稍微胖一些就會過不去。11:11
上圖:走這一條啦,從這個三角形的岩壁洞穴進入。11:11
上圖:別懷疑?就是由此進!

.

影片:來看Smile拍攝我們鑽進神奇洞穴的過程,這一條路徑不用人包分離。

.

上圖:下來,往亮光的方向走,一開始身體要稍微的斜下,下去一些後,人就慢慢可以站起來了。

.

影片:看Smile以及Steven如何下來?

.

上圖:Steven與神奇洞穴。
上圖:這個坎,很不好下去,大概有2.5米高,沒有什麼踏點,所以,我有點靠拉繩讓自己稍微自然垂落一下。
上圖:出了神奇洞穴後的路徑。11:15

.

影片:三人都由神奇洞穴下來,且下到這個跨距頗大的岩壁,接著右轉走約10m。11:15

.

上圖:危稜斷崖區,這時已經進入了。11:15
上圖:這路徑又窄又小,還要陡下,小心就是。
上圖:山坡上仍然有喜普鞋蘭。
上圖:再拍一張。
上圖:整個危稜斷崖段,幾乎沒有繩索,所以自己的腳步要步步踩穩。
上圖:基本上,就是沿著紅色所畫的路徑陡下。中間有一顆立石,那裡是容易迷途的地方,記得盯住它就對了!
上圖:兩側都是萬丈深淵,要小心!我已經用屁股在走路了。
上圖:立石的位置。可以參考等高線圖(點按可出現等高線圖)的位置。
上圖:慢慢的走,一步一步的抓好手邊的突起岩壁,持續往下走,我們要陡降到下方紅色箭頭的位置。

.

影片:來看這一段的陡下路徑,好不容易看到有一條繩索。

.

上圖:持續往下走。
上圖:喔!這個角度看,還蠻嚇人的,可是我剛剛怎麼走下去的?真的要一步一步走。
上圖:愈來愈接近立石

.

影片:Steven突然發現,沒有路徑了?然後,Steven看到左側的山凹裡有一根登山杖,恰好,Smile又說左邊看到布條了,一度讓我們誤認是左側,但我有做過功課,明明就是往前直走?11:35

.

上圖:就繼續往前走到立石邊,自然就會有絕處逢生的感覺,路徑又出現了。
上圖:照片中,Steven的右側那一顆就是立石
上圖:站在立石邊,自然會看到路徑。

.

影片:動態來看,就會更清楚路徑的位置及過程。

.

上圖:走在矮樹叢裡。
上圖:一往左迴轉,就是這樣的細小路徑,手可以抓一下樹根。Steven,不要一直往下看啦!

.

影片:步步驚魂,真的要處處小心,

.

上圖:稍微好走了一些。
上圖:有一細小繩索,接著的路徑,是極陡的斜坡,又是不好搞的路線。
上圖:這樣看,更能體會。
上圖:右側邊坡超級深,而正在行走的路徑都是破碎滑石,小心謹慎,戒慎恐懼。

.

影片:動態來看,Steven與我(Gosen)陸續走下到小平台。

.

上圖:我們兩人都已經抵達小平台。

.

影片:換我回拍Smile正在下切極陡滑坡的過程。

.

上圖:回拍,剛才由大門牙陡下的景象。11:58

.

影片:Smile解釋由上而下的過程。11:58

.

.

(3)危稜斷崖段到小死亡稜線

上圖:再陡下一小段,即將要進入樹林裡。我們通過了危稜斷崖區。
上圖:進入樹林後,怎麼看,路徑都比剛才親民的多。
上圖:還是在一路的陡下。
上圖:標準中級山的路徑型態,有樹根、岩石、泥土等。
上圖:海拔持續在陡降中。
上圖:要陡降海拔約50m的高度,接著,就會接上小死亡稜線。小死亡稜線,就是紅色所畫的路徑。
上圖:持續陡下中,先沿著左側有植披的路徑陡下,再橫渡碎石坡過去。
上圖:這裡也有喜普鞋蘭!
上圖:我(Gosen)正要陡斜往右下走。遠遠一看,小死亡稜線過後的山稜線條,還真有點像是一張側面的人臉。
上圖:非常令人驚艷啊!稜線上有一顆飛來石,根本就是一顆狗頭!
上圖:近拍來看,實在太像了!狗頭石!

.

影片:Steven與我(Gosen)已經要進入小死亡稜線。

.

上圖:我(Gosen)正站在小死亡稜線的轉彎處。
上圖:回拍剛才下來的路徑。
上圖:開始要橫渡小死亡稜線。12:25
上圖:先右轉陡上。
上圖:陡上後,會隱約有一條路徑的感覺,跟著路徑走。
上圖:小死亡稜線,看來驚險,走來覺得沒有危稜斷崖區危險。可以參考等高線圖(點按可出現等高線圖)的位置。

.

影片:橫渡小死亡稜線。

.

上圖:由小死亡稜線往左側看的漏斗斜坡。
上圖:小死亡稜線的後半段。

.

影片:換我來回拍Smile過小死亡稜線的過程。

.

上圖:通過了,這一段的第二個關卡。此時,Steven問我:危險路段都過了吧?我說:還沒有,還有一關,鐘塔!12:31

.

(4)小死亡稜線到到鐘塔

影片:通過小死亡稜線後,接著往右走。

.

上圖:小死亡稜線的路徑圖。
上圖:仍然在左側為邊坡的路徑上。
上圖:還是不得掉以輕心。
上圖:回首來時路,狗頭石從這個角度看,山友們說像犀牛角,或許是我們拍的角度不好?看不太出來?
上圖:這是從路徑上看右側的展望。
上圖:走進鐵杉林裡。
上圖:又要陡下。
上圖:進入森林,跨越粗大樹根。
上圖:邊坡不斷。12:51
上圖:紅毛杜鵑?很美!
上圖:右側為斷崖,走進樹林裡,沿著斷崖上緣而過。12:55
上圖:進入森林裡,路徑上有很多小箭竹林。
上圖:也有瘦稜,要小心!
上圖:陡上一小段。
上圖:這箭竹林雖密,但低矮,所以不會到影響對路徑的判斷。
上圖:換左側出現邊坡斷崖。
上圖:這種頁岩岩壁,居然也還是有樹能夠生長?
上圖:突然覺得熱了,脫掉一件衣服。
上圖:回看奇萊北壁。
上圖:要陡上到拍攝的位置這裡,有些高度,不好跨上來的一棵樹。
上圖:來到一處假山頭。
上圖:整天看到的,都是這樣的碎石路徑。
上圖:回看!哇~,這麼壯觀!我們是從最高峰走到目前這裡。

.

影片:動態攝影陡上這個有完美視野的假山頭。

.

上圖:Steven與我(Gosen)正在看手機攝影的效果。
上圖:也該繼續往前走。13:21
上圖:這時,Smile走在最前頭,回拍我們兩位。
上圖:持續陡下。
上圖:來到一個可紮營的平台。
上圖:我走在最後面,Smile回拍我。
上圖:這一段是魔幻森林吧?後面這棵樹,像一條飛龍!就稱它飛龍在天吧!
上圖:又要開始陡上?這表示我們離屏風山南峰愈來愈近了。
上圖:這一段要陡上海拔約100m的高度。
上圖:真陡啊!
上圖:奇樹、岩石、箭竹、松蘿交雜的魔幻森林。
上圖:Steven給我們打氣,要我們兩位加油!快到了!
上圖:實在,走到厭世!
上圖:陡上去。
上圖:屏風山南峰到了,或稱為3183峰。14:22
上圖:Steven與我(Gosen),在屏風山南峰。
上圖:再來一張!
上圖:Smile與屏風山南峰。
上圖:在此休息並進食,因為Smile覺得餓了!準備往屏風山方向走。14:40

.

影片:要往屏風山,來到屏風山南峰後,要90度右轉而走。

.

上圖:路徑上有很多的樹根。
上圖:過倒木。
上圖:又要陡上?從這裡開始到過鐘塔,且一直到至高點,也是需要陡上海拔高度約有100m。
上圖:石頭愈來愈大顆啊!
上圖:又要在岩壁路上攀爬,這表示鐘塔也快到了。
上圖:Steven人高腳長,跨越高間距的岩石之間,看來好輕鬆。
上圖:此時,奇萊北峰已經雲霧籠罩。

.

影片:這些巨石都很大,還要選好踩點才好過。

.

上圖:Smile,你也要跟上。
上圖:好不容易,有這麼一條繩索,但是拉之前一定要兩段式,一段試拉確定,一段才用力。
上圖:碎石與巨石交錯。
上圖:走到這,看到鐘塔了!這是今天的大魔王,上鐘塔,海拔要陡上40m左右,但是上去之後,還要一路陡上,總共要陡上海拔約100m的高度。15:24

.

影片:鐘塔的挑戰來了!

.

上圖:先走進去一段樹林裡。
上圖:一出樹林鐘塔就在面前,這樣看,好像鐘塔這一段不高?等爬到上方時,再對照高度,比較能夠感受。可以參考等高線圖(點按可出現等高線圖)的位置。

.

影片:先往前穿越巨石瘦稜,我(Gosen)有一步沒有踩好,自己也驚訝一下!

.

上圖:在圈圈內的人是Steven。我們要先過巨石瘦稜,接著陡上一段,這一段有一條繩子可用,但是踏點不好踩,到了一半,要橫移到右側,再持續陡上,穿越兩座鐘塔之間而上。
上圖:這一段左側的陡上過程,有一條繩索可以輔助。
上圖:上到我(Gosen)目前踩的位置就花了一些時間,雖然有繩索,看起來也有踏點,但是不好踩踏。
上圖:我們兩人同時都在看Smile,因為這一段可能要拉她一把!
上圖:上到繩索綁樹的位置後,要往右橫移約8公尺到右側。

.

影片:動態來看,橫移這一段沒有繩索,影片中可以看到Smile有回拍下方,就看得出來我們在垂直岩壁中間。

.

上圖:橫移過來後,往上走,
上圖:在橫移處往上看鐘塔。
上圖:在橫移處往下看。
上圖:從這一面的正方巨石右側攀爬而上。

.

影片:右側這一段的踏點很好踩,只是如果往下看,就會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

上圖:站在兩座鐘塔之間,看起來安全,實際上碎石會滑動。

.

影片:穿越兩座鐘塔之間,走這一段,登山杖是不需要的!15:41

.

上圖:巨石成堆的路徑,有一些在扶持時,也要兩段式,因為有一些巨石是會動的,並不是所有石頭都穩固。

.

影片:回拍Smile陡上的過程,沒有繩索,所以抓著石頭,上來後往左橫移。我說往右,是以我的角度來看,講錯了。但是,最大的亮點是,到底是誰爬上鐘塔去做疊石?

.

上圖:持續往上走,前方的山頭,就是屏風山南峰。
上圖:我們的朋友,林逸民,就爬上了鐘塔!我還是不敢,安全比較重要!這張照片就參考用就好。

.

上圖:Smile又回拍一次,但不代表陡上已經結束,還有一段。

.

上圖:由這一片垂直石面的右側爬上。
上圖:看了Steven的獨照,突然想到,要戴全罩式手套。像我,戴半罩式,手指頭都有一些受傷,並不是岩石所造成,而是我們會去抓兩側的植披,但一堆的刺藤,一抓就會流血。
上圖:再看一次令人回味的鐘塔。

.

影片:回拍剛才走過的路徑,還有一段陡上。

.

上圖:前方這處,也是一處小關卡。
上圖:這是今天最後一段驚險路線了!有看到布條的方向,但如果選擇橘色的這一條,這些碎石看來都會滑動,而右側就是萬丈深淵啊!所以,我們選擇紅色路線,稍微迂迴一下,但也沒有在輕鬆的!尤其是走到左側時要右轉,一定要確保手腳所抓與所踩的位置。
上圖:Steven正在指示路徑方向。

.

影片:由右側石壁間爬上去,往左橫移,接著再右轉。

.

上圖:Steven與我(Gosen)已經走到左側的轉彎處,Smile還在攝影。
上圖:上到轉彎處往下拍的情景。
上圖:終於進入樹林裡了!這表示,今天的危險路段已經完成!15:57

.

(5)鐘塔到屏風山

上圖:接著這一段,是標準的樹根岩石路徑。
上圖:此時,開始飄雨。還好,危險路段都已經經過。
上圖:路徑轉為好走,只是都走在矮樹叢裡,右前方就是屏風山。
上圖:這時,轉為大雨,這裡是屏風山中鋒,也是三岔路口,有一條左岔往屏風山後段舊路,現在應該沒有人在走了。16:47
上圖:雨滴不小,但手機居然拍不出來?
上圖:還有陡上?沿著左側邊坡的路徑。
上圖:開始穿越箭竹林,但由此開始,我放的影片會比較少,其實有一大段的箭竹林是又密又高,因為已經沒有危險因素,就讓朋友們把焦點擺在北壁那一段。
上圖:過草原區,其實都是矮箭竹林。
上圖:經過向天池。16:57
上圖:再度穿進箭竹林裡。

.

影片:屏風山,到了!看得到我們三人的衣褲都非常的濕。17:09

.

上圖:屏風山,Steven與我(Gosen)。屏風山三角點呢?屏風山的鐵牌呢?真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憤怒?
上圖:Steven與屏風山。這應該是他的第50幾座百岳吧!不過,能單攻的百岳都快走完了,接下來,一定要縱走?Steven,是嗎?
上圖:Smile與屏風山。

.

(6)屏風山到松針營地

Smile與我(Gosen)對屏風山有特殊的情感,因為去年20210328這一天,我們一伙將山友釋出的前段新路GPX檔,與後段新路的連結,提供了完整前後段為新路的GPX檔,而後在這一年內也沒有聽到屏風山的山難,實在令我們幾個感受很深,內心真是引以為傲。

從屏風山到出台8線111.2K的屏風山登山口,距離為7K,但因為這一段路徑已經沒有危險因子,因此,我貼上之前的文章給朋友們參考,後方所放照片或影片,就會盡量的減少。

2021-03-28 屏風山(新路):一日單攻 🦋花蝴蝶🦋

上圖:離開屏風山。17:15
上圖:離開屏風山,讓Smile帶路,或許可以走快一些。
上圖:陡下垂直岩壁。

.

影片:由屏風山下山,會遇到一段樹根路陡下,還有一段岩壁路陡下。這裡是樹根路陡下。

.

上圖:這一段岩壁分兩截,中間有一小平台。
上圖:繼續往下走。

.

影片:這一段,是岩壁路陡下。

.

上圖:輪到Steven。
上圖:下了岩壁後,接著的路徑就是一路陡下,路徑條件都不錯。
上圖:陡下過程中,居然出太陽了?還好,三人穿的衣褲都是快乾型,很快的就都乾掉,沒有失溫的危險。17:35
上圖:這裡是等高線圖的過溪B處,Smile與我(Gosen)穿的是雨鞋,其實過溪不用花什麼時間,但Steven穿的是跑鞋(底面是大齒的,可以防滑),所以要等他脫鞋子。20:38
上圖:沒想到這麼晚了,也有其他山友正下山,也正在脫鞋過溪。
上圖:過溪。
上圖:再穿好鞋子。20:45
上圖:來到了松針營地,今晚,看來有不少人住在這裡。20:52
上圖:這是新蓋的屏風山屋。
上圖:在此休息一下吧!離登山口不遠了,看看背包裡還有什麼可以吃的,三人都吃了一些。

.

(7)松針營地到台8線111.2K

上圖:離開松針營地。21:15
上圖:剛通過鐵線橋營地,正在往下走到鐵線橋。
上圖:來到了鐵線橋。21:47
上圖:過了鐵線橋,就是要陡上一段。
上圖:這裡就是新舊岔,舊路已經用警戒線給圍住。
上圖:再持續往前走,會看到另一個紅色警戒線,我們去年延續著山友先進的資料,打通這一條路徑是繼續跨越封鎖線往下走到溪畔,但這一條路線會比較陡滑。目前林務局已經把這一段改成腰繞路。

.

影片:林務局已經另外開闢有腰繞路,且邊坡有護網維護,這樣看來更是安全!10:06

.

上圖:沿著護網左轉而行。
上圖:大約走200m後,就會右轉直下溪畔。
上圖:正在陡下往溪畔過程。
上圖:看得到溪水了。
上圖:過溪,這裡就是等高線圖的過溪A。看來,Steven你又要脫鞋了!22:25
上圖:脫鞋中。
上圖:涉水而過。22:30
上圖:離開溪畔,陡上。接下來要在1.8K的距離裡,由海拔H1950m的溪底,一路陡上至出登山口的H2515m,要陡上海拔將近600m啊,完成前的最後試煉!
上圖:在這一段陡上的過程中,三人都是步履蹣跚,慢慢而走。
上圖:台8線111.2K的屏風登山口,抵達。此時明月照著屏風山。24:26
上圖:我們完成了!

.

影片:出台8線111.2K的登山口,也完成了Smile三年前答應Steven要走這一段的承諾!我盡力將文章給描述出來,接下來,就看Steven什麼時候剪出影片了?Steven,聽到了嗎?

.

上圖:屏風山登山步道告示欄。
上圖:這是一趟刺激驚險的歷險記!

.

.

五、結語

沒有想到,我們三個蹼嚨貢也能走完「北壁下屏風」!?真是一條驚險刺激、提心吊膽,但回味無窮的路線。但,走這一條一定要有連續走15到20小時的體耐力,而且沒有懼高症的現象。像Smile她上坡的速度不足,但她的耐力超強,就算走了一天也還是能走,有這樣的耐力才能一直保持專注力,否則走這將會是一條高度風險的路線。

請朋友們一定注意您的裝備:防滑鞋子、全罩手套、禦寒衣物、熱量來源、離線地圖。

作詩一首,讓朋友們笑笑:明月照屏風,峰狂由北峰,一路走顛稜,攀抓驚恐瘋 ~Gose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