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煤源李棟山大混山凌空廊道O型 🦋花蝴蝶🦋

.

01.李棟山:H1914m,一等三角點,小百岳#028
02.大混山:H1541m,三等三角點,編號:6270

.

上圖:李棟山,Smile與古電電(Facebook)山友群一起合照!
上圖:大混山,阿泰與我(Gosen)。

.

✦ 朋友們如果需要GPX檔案,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此專區來下載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1年12月09日
參與人員:Smile、阿泰、Gosen
天氣狀況:晴時多雲
當日氣溫:10度C~18度C
全程里程:18.3 km
海拔落差:1232 m (H682m~H1914m)
累計爬升:1368 m (Garmin)
累計爬降:1400 m (Garmin)
移動時間:07小時30分
移動速度:2.44 km/h
靜止時間:02 小時16分
全程時間:09小時46分(06:52~16:38)
難易程度:中
拍攝記錄:照片527張,影片33部

.

上圖:由Garmin所紀錄的等高線路線圖。朋友們在手機上可以拉開放大來看
上圖:由Gaia GPS所紀錄的等高線路線圖。紅色路線就是本日的路線,左下的紫色路線為之前走過的另一條路線O型,會盡快也寫出記錄過程。朋友們在手機上可以拉開放大來看

.

影片:由Garmin所紀錄的動態點移動路徑圖。這是一條略長但不難走的路線,尤其是由李棟山到大混山之間的路線,根本就是五星級的路徑。

.

06:52 煤源社區120縣道底停車 (總里程0.0K)
07:35 杉木林 (總里程1.8K)
07:47 奇形九芎 (總里程2.1K)
08:13-08:22 石桌(內鳥嘴李棟岔) (總里程2.9K)
09:50 分駐所遺址 (總里程4.9K)
10:33 八五山岔 (總里程5.5K)
10:58 李棟大混岔 (總里程6.1K)
11:20-12:10 李棟山 (總里程6.5K)
(遇極熱情山友,三人被請到吃飽飽)
13:43-14:03 大混山 (總里程9.9K)
14:49 大混山登山口 (總里程11.7K)
14:54-14:59 凌空廊道 (總里程11.9K)
16:38 煤源社區停車處 (總里程18.3K)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移動時間與海拔高度關係圖。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移動距離與海拔高度關係圖。

.

.

二、注意事項

一早開車至煤源社區,也就是120縣道盡頭。開到盡頭右轉是私人小木屋,左轉後30m即可靠路邊停車,也就是我們的起登之處。阿泰今天加入我們的行程,車子停好後就繼續往前走,先經過雨量自動收集器後,順著產業道路繼續走500m,就脫離產業道路,左轉切入捷徑路陡上,接著走2.3公里可到石桌,這部分的路徑,緩緩而上,路徑算是寬闊,非常好走,抵達石桌才知道為何命名為石桌?石桌是指石板就像是桌面一樣得名,此處也是往內鳥嘴山與李棟山的岔路口。

在石桌這裡往右轉,向李棟山方向走,由此到李棟山需要3.6K,路徑轉為相對陡峭,但也不是那一種極陡的型態,路徑也還是好走,但在分駐所遺跡到八五山岔之間的過程中會經過三處的瘦稜,右側都是深不見底的斷崖,稍加注意,腳步放慢,善用兩側樹枝樹幹扶持,即不會有危險。這一段路上比較多的是邊坡,可說是許多假山頭的腰繞路,避免滑落反而是需要注意的部分,但整體而言,路徑條件雖稍差,但跟不少的中級山比起來,還是好很多,抵李棟大混岔,向左陡上0.4K,即可抵達李棟山!

在李棟山,遇到一群熱情山友,正在烤肉、煮雞酒湯及酸菜白肉湯,並一直吆喝要我們三人不要客氣一起加入,拗不過山友們的熱情,我們三人吃的飽飽,看肚皮就知道!我們三人在李棟山三角點就待了快1小時,幾乎忘了下山的存在……

回神,別忘了我們今天還有大混山,由李棟山到大混山需要3.4K,這一段的路徑緩緩而下,路徑寬闊。一路上有五處的駁坎,可想像當年日本人在理番時,對我們的原住民施予極大的壓力,路徑上有不少的松針落葉,的確是五星級的步道!到了大混山後,仍然需要給Smile一點時間做紀錄,因此我們三人在此休息一下。

由大混山下山接上那羅至煤源聯絡道,還需要1.8K,路徑仍然屬於緩緩而下的優美型態,接上聯絡道已經是下午2點40分左右。順著聯絡道上走200m抵凌空廊道,在此遇到今天中途遇到的山友,大家互相聊了一下,也在廊道處眺望遠處的李棟山及內鳥嘴山,接著踢6.4K的馬路,由那羅至煤源聯絡道再接上120縣道,於下午4:30抵達停車處,完成了今天的行程。

這是一段值得推薦的路徑,不管是O型還是單走李棟山或大混山!

.

.

三、交通與住宿

請朋友們直接利用Google地圖導航至煤源社區,汽車過了八五山大橋後進入煤源社區,此為120縣道的終點,左轉後即可在此停車。

上圖:朋友們點按圖片,即可直接進入Google地圖煤源社區的導航畫面。
上圖:過了八五山大橋後,再開100m的距離就到120縣道41.9K的終點,接著往左轉就準備停車。
上圖:正面的角度來看,左轉進入產業道路的路邊停車。

.

影片:以動態方式來看這個轉彎處,此時恰好煤源社區盡責的狗狗衝了出來,Smile怕狗,哈哈!

.

上圖:左轉進來後,皆可以停車,但要預留車輛進出以及迴轉道的空間喔。

.

本次的登山路線,不存在有住宿的需求。

.

如果朋友們有準備接駁車,可以將車子停在大混山登山口或凌空廊道等待下山,凌空廊道離大混山登山口的距離為200m。所以,另提供只到大混山登山口(不含回程走6.6K的公路)的數據。

登山日期:2021年12月09日
參與人員:Smile、阿泰、Gosen
天氣狀況:晴時多雲
當日氣溫:10度C~18度C
全程里程:11.7 km (不含公路)
海拔落差:1079 m (H835m~H1914m)
累計爬升:1368 m (Garmin)
累計爬降:872 m (Garmin)
移動時間:05小時53分 (不含公路)
移動速度:1.99 km/h (Gaia GPS)
靜止時間:02小時02分 (不含公路)
全程時間:07小時55分 (06:52~14:47)
難易程度:中

.

.

四、紀錄

(1)由煤源社區到石桌

上圖:將車停在120縣道41.9K終點處,準備起登,此時也有消防的救難單位在此訓練。左起:阿泰、我(Gosen),還有幫我們拍照的Smile。06:52
上圖:車停好後,繼續沿著產業道路前進不到100m。
上圖:右側就是雨量自動收集器,有一個原住民的小銅像。
上圖:回拍來看,剛過了雨量收集器。
上圖:接著,要走500m的產業道路。
上圖:經過廢棄屋。06:59
上圖:在此左轉進入捷徑路。如果繼續往前走產業道路,路線比較長但緩上,我們左轉進入捷徑路,路線比較短但會陡上。07:00
上圖:其實兩條路都可以走,我們想稍微走短一些。由此到石桌的距離為2.3K,由海拔H853m陡上到海拔H1286m。
上圖:由此水塔左側進入,水泥路徑也到此為止。產業道路結束後,接著,
上圖:進入山徑後,一小段就往右走,準備陡上。
上圖:過倒木,一開始還不太陡。
上圖:角度變大了。
上圖:在陡上的路段抖著抖著。
上圖:今天的伙伴阿泰,經常爬山都要去擦拭或整理路牌,或者養護三角點。
上圖:路跡清楚,但是非常陡。
上圖:陡不停啊。
上圖:看來要向左轉。
上圖:過了這一棵大樹。
上圖:就來到三岔路口。另一條就是由產業道路上來的路徑。07:13
上圖:回拍此三岔路口。
上圖:路徑開始轉為緩上。
上圖:這是兄弟樹嗎?
上圖:透空的九芎。
上圖:獵人的痕跡,地上有營火。
上圖:樹下有酒瓶。
上圖:持續走在緩緩而上的路徑上。
上圖:看起來好像是人的腳喔?
上圖:進入人造的杉木林。07:35
上圖:一路上偶爾會看到九芎樹。
上圖:陡個一小段。
上圖:路徑上有些濕滑。
上圖:路經大石塊。
上圖:這裡有不少的九芎。

.

影片:這裡有很多的九芎樹,奇形九芎到了!07:47

.

上圖:我稱它為奇形九芎。左起:我(Gose)與阿泰。
上圖:再來一張。
上圖:接著的路徑條件也不錯,雖然植披多了一些。
上圖:不算太陡的路徑。
上圖:持續的緩上。
上圖:石桌,到了!08:13

.

影片:動態來看石桌,這裡是往內鳥嘴山、李棟山及煤源社區的三岔路。

.

上圖:這就是往內鳥嘴山的路徑,今天,我們不走這一條。
上圖:為何稱為石桌?這樣看,就一目了然了!
上圖:再與阿泰合照一張。

.

(2)由石桌到李棟山

上圖:離開石桌。08:22
上圖:往李棟山方向走。由此到李棟山需要3.6K的距離,包含由此到李棟大混岔的3.2K,以及由李棟大混岔到李棟山的0.4K。陡上的程度,要由石桌的H1286m陡上到李棟大混的H1816m,以及到李棟山的H1914m。
上圖:路牌雖然老舊,但有山友重新寫上名稱,這也是阿泰會做的事情。
上圖:走一小段,就會看到這棵起立大樹!名稱都是自己取的啦。
上圖:因為,看起來就是是起立準備要行走的樣子。08:24
上圖:再往前一點,再回拍。
上圖:路徑也仍然好走。
上圖:一路上的樹木樹幹都蠻粗的。
上圖:大型的猴板凳。
上圖:路徑轉為陡上。
上圖:路徑再度平緩,穿越林盤區。
上圖:鑽過倒木。
上圖:回拍來看,像這個樣子。
上圖:路徑變陡。
上圖:陡上,注意右側邊坡。
上圖:遇到左側有岔路,在海拔H1492m之處。08:59

.

上圖:在此岔路,左岔是往田勝山踏查口,阿泰跟我(Gosen)本能的馬上對著離線地圖,但是離線地圖上沒有這一條路線?我們還是繼續往(右)前走。

.

上圖:繼續前進。
上圖:又要陡上了。09:18
上圖:陡上後,進入長長的鞍部路徑中。09:24
上圖:走在這樣平緩的路徑上,感覺到林相的美。
上圖:鞍部路徑走了一小段,記得就要開始往右上而走,所以要對著離線地圖來確認。
上圖:左下方就是鞍部路徑,我們走在山腰路上。
上圖:陡上,路徑轉為崎嶇。
上圖:我(Gosen)指著路徑,跟Smile說,注意前方滿佈青苔的石頭。
上圖:繼續沿著左側邊坡而走,阿泰走得很快,一直都在前方。
上圖:看來又要陡下。
上圖:過倒木。
上圖:來到了分駐所遺址,在路徑的左側邊。09:50

.

影片:分駐所遺址,Smile說是石頭,應該稱為駁坎!

.

上圖:與駁坎合照。
上圖:該離開了。
上圖:離開分駐所遺址。09:56
上圖:稍微的陡上一小段。
上圖:就來到另一側的分駐所。10:05
上圖:這一右側的駁坎,看起來規模大很多。
上圖:這些就是當年日本人理番的痕跡。
上圖:回拍。
上圖:要進入瘦稜區了。

.

上圖:先陡下幾步,左側是極陡的邊坡,右側是斷崖,走這一段瘦稜要小心!10:07

.

上圖:脫離瘦稜。
上圖:看來要陡上往左上方的稜線走。
上圖:持續陡上。
上圖:就進入第二段的瘦稜。10:26

.

影片:這一段瘦稜,也是要非常小心的一段,專注在腳步上。10:26

.

上圖:持續陡上中,從分駐所遺址開始到李棟大混岔之間的路徑,是整日中路徑比較差的一段。
上圖:步步危稜,步步為營。

.

影片:這是第三段的瘦稜,這一段也是要極為小心!10:31

.

上圖:再陡上一段。
上圖:這裡就是八五山岔。10:33
上圖:往右下走可以通往八五山!不取。我們要繼續往前走。

.

影片:動態來看往八五山的路徑,下一次再來走走看。

.

上圖:我們繼續往前走。10:35
上圖:路徑陡上。
上圖:還是持續性的,一直陡上啊。
上圖:路徑比較崎嶇一些。
上圖:有繩索可用。
上圖:哇!右側出現展望。
上圖:路徑轉為平緩且平坦。
上圖:撲滿整路的楓紅樹葉。

.

影片:整個路徑上都是紅色的楓葉。

.

上圖:過了八五山岔後,再走一小段,接著的路徑就很好走。
上圖:再陡上一小段。
上圖:就抵達李棟大混岔。10:58
上圖:在此岔路,往右下走,就是往大混山方向,往左上走,就是往李棟山方向。
上圖:往左上走,先去李棟山。

.

影片:動態來看李棟大混山岔。

.

上圖:陡上。由此到李棟山還有400m的距離,差不多要陡上100m的高度。11:01
上圖:路徑好走。
上圖:紅色箭頭是目前我們往李棟山的路徑,等會我們回程時,就可以直接走橘色箭頭的腰繞路往大混山方向走。11:07

.

影片:由李棟山到大混山之間,這一段可以走稜線路,也可以走腰繞路。我們剛才的李棟大混岔是在稜線路上,從李棟山回程時,我們會走腰繞路去大混山。

.

上圖:持續陡上過程。
上圖:這麼巧,剛好對稱的兩片黃色楓葉。
上圖:這一段不算陡,但走起來也是很吃腳力。
上圖:阿泰,今天走得很快很猛。
上圖:還要陡上。
上圖:等一下在後方的Smile。
上圖:一路上,一直聽到李棟山的山友聲。
上圖:李棟山的圍牆。
上圖:與警告標示合照。
上圖:也跟指示牌拍一張。
上圖:抵達,李棟山!11:20

.

影片:Smile在拍攝中,突然又發現我們走過了,記性真是不好!此時,有不少的山友正在此吃午餐。

.

上圖:一群熱情山友,正在烤肉、煮雞酒湯及酸菜白肉湯,並一直吆喝要我們三人不要客氣一起加入,拗不過山友們的熱情,我們三人吃的飽飽,看肚皮就知道啦!大伙一起合照!耶!
上圖:美女圖。
上圖:看到這一幕,突然,腦海裡不自覺的一直出現音樂。
上圖:阿泰與李棟山,這是小百岳,排名028。
上圖:我(Gosen)與李棟山。
上圖:Smile與李棟山。
上圖:我們三人合照一張。
上圖:都要拍了,再來一張!

.

(3)由李棟山到大混山

上圖:在李棟山這裡,待太久了!快一個小時,有吃有喝,都快忘記要趕路?離開!12:10
上圖:回拍圍牆。
上圖:在杜鵑林裡陡下。
上圖:這時起霧了!
上圖:路徑條件不錯。
上圖:下方就是腰繞與稜線路岔。
上圖:回程,選擇左側的腰繞路走。右側就是我們由石桌上來時的路線。12:18
上圖:感覺上,腰繞路更是平坦好走。
上圖:從李棟山到大混山的距離為3.4K,一路往下。
上圖:這裡就是另一頭腰繞與稜線路的接合處。
上圖:回拍右側的稜線路。
上圖:有指標。
上圖:今天的霧氣,朦朧中不算濃厚。
上圖:一小段的箭竹林。
上圖:左岔,可以通往宇老,不取。繼續直行。12:34
上圖:可以看一下指標,寫著:往宇老,約120至150分。
上圖:繼續直走。

.

影片:動態來看第一個宇老岔。

.

上圖:路徑轉平。
上圖:持續緩下。
上圖:路徑都很好走。
上圖:哇!三人異口同聲,覺得這一段路徑,很美!12:39
上圖:走在杜鵑林裡。
上圖:持續往下。
上圖:林相轉變為杉木林。
上圖:仰望來看。

.

影片:夢幻杉木林,筆直向天際。

.

上圖:阿泰與我(Gosen)停留駐足。
上圖:因為,這一個小平台,很漂亮。
上圖:回拍來時路。
上圖:這個小平台旁,就是李棟大混步道這一段路線上的第一個駁坎。12:55
上圖:回拍第一個駁坎。
上圖:左岔,就是第二個宇老岔,這第二個宇老岔下走後會與之前的第一個宇老岔殊途同歸。我們還是要一路往前。
上圖:有指示往宇老方向的路牌。
上圖:美美路徑。
上圖:第二個駁坎。13:04
上圖:阿泰與我(Gosen)玩起來了。我扮為日本人,阿泰為原住民。

.

影片:第二個駁坎,我假裝自己是日本人,來想像當年日本人站在駁坎內,如何對待我們的原住民?

.

上族:回拍第二個駁坎。
上圖:第三個駁坎。13:11
上圖:第三個駁坎有些長度。13:13
上圖:跟遺跡合照。

.

影片:離開第三級駁坎。

.

上圖:路徑一路不差。
上圖:又進入美麗的杜鵑林。
上圖:亂石堆。
上圖:繼續陡下。
上圖:第四個駁坎。13:23
上圖:歷史的追憶。
上圖:略微陡上。
上圖:繼續陡下。
上圖:這裡有一小段的殊途同歸岔,阿泰硬要走左側的稜線路,我則選擇右側的腰繞路,預備!起!各走各的!13:30
上圖:我已經走到殊途同歸的另一頭了。13:34
上圖:哈,阿泰還在稜線路上。

.

影片:腰繞路與稜線路合併處。

.

上圖:回拍。
上圖:第五段駁坎。13:37
上圖:第五段駁坎的長度也頗長。
上圖:這裡是往大混山的稜線路與腰繞路,右側是稜線路可以經過大混山,左側是腰繞路,會直接繞過大混山。我們要走右側去大混山。13:40

.

影片:過了第五個駁坎後,來到分岔路,往右經過大混山,往左繞過大混山。

.

上圖:路徑崎嶇,但距離很短,很快就會到。
上圖:抵達大混山。13:43

.

影片:Smile也抵達大混山了!13:43

.

上圖:我(Gosen)與大混山。
上圖:阿泰與大混山。
上圖:阿泰與我合照。
上圖:Smile與大混山。

.

(4)大混山經凌空廊道回煤源社區

上圖:離開大混山。由大混山下到登山口的長度為1.8K的距離。14:03
上圖:不到100m即可接回腰繞路。14:04
上圖:與腰繞路合併。
上圖:這裡的指示牌,蠻多的。
上圖:走到了牛欄坑山岔,往左就是往牛欄坑山,不取,我們仍要繼續直走。往牛欄坑山的這條路線,會盡快完成紀錄給朋友們參考。14:11
上圖:陡上一段。
上圖:接著,緩下。
上圖:路徑轉為好走。
上圖:整天,阿泰都走得蠻快。
上圖:經過大樹,還有一棵瘦比巴的樹上有不少的樹瘤。
上圖:過亂石堆區。14:24
上圖:這岩石還蠻大塊的。
上圖:亂石堆的石頭。
上圖:居然,出現了石階梯。
上圖:路徑轉為平緩。
上圖:出現了一堆水管,這表示離登山口很近了。
上圖:順著水管路走。
上圖:一小段的樹根路陡下。
上圖:來到了迎賓大樹。14:35

.

影片:白色的迎賓樹!

.

上圖:再拍一張。
上圖:進入竹林區。
上圖:往上。
上圖:再往下。
上圖:持續往下走。
上圖:要出竹林了,表示登山口就在前方。
上圖:出竹林。14:47
上圖:繼續往外走100m的距離。
上圖:就抵達大混山登山口。14:49
上圖:回拍大混山登山口,右側道路就是:那羅至煤源聯絡道路。

.

影片:動態看李棟山大混山登山口。沿著那羅至煤源聯絡道路陡上200m的距離,即可抵達凌空廊道。

.

上圖:回拍李棟山大混山登山口。
上圖:往上走。
上圖:看到最高點的位置,就是凌空廊道。
上圖:凌空廊道。阿泰與我(Gosen)。14:54
上圖:阿泰與山友們在聊天,原來是在問能不能載我們一程?其實,我(Gosen)想走回去,接下來,由凌空廊道走回到煤源社區的距離為6.4K。

.

影片:這一隊走李棟山與大混山來回的隊伍,其實,我們快要到李棟山前有遇到,在凌空廊道看一下美景。

.

上圖:遠跳遠方的山頭,應該是內鳥嘴山。
上圖:回拍剛才經過的涼亭。
上圖:再拍一張,要開始走6.4K的馬路回到停車處。
上圖:開始囉!
上圖:那羅至煤源聯絡道路5.5K處,表示凌空廊道大約是5.3K,也表示大混山登山口在5.1K處。14:59
上圖:楓葉耶!
上圖:數碼天空景觀園區。15:16
上圖:一路的陡下,由此,還可以看到剛才陡下的路徑。15:21
上圖:雲層上的山峰,就是內鳥嘴山還有李棟山之間的稜線,但今天雲層頗低看不到。
上圖:八五山侯拉商店,當然有賣可樂,叫一下阿泰,等一下,買個可樂來喝!15:53
上圖:啊!慣後依搭啦!
上圖:那羅至煤源道路的9.25K,也就是這一條路的終點。前方就要接上120縣道。15:58

.

影片:來看那羅至煤源道路的終點接上120縣道,我與阿泰聊得太忘我,根本就沒有聽到Smile在講什麼?

.

上圖:右轉轉進120縣道。
上圖:120縣道的38.5K處。16:03
上圖:120縣道的39.5K處。16:18
上圖:過了39.5K後的鳥嘴部落公車亭。
上圖:八五森林露營地。16:27
上圖:好美的花。
上圖:回到八五山大橋。16:32
上圖:回拍八五山大橋。16:34
上圖:120縣道終點,回到煤源社區了。
上圖:左轉進來,回到停車處。完成了值得推薦的一趟路線。16:38

.

.

五、結語

今天的路線,除了由分駐所遺跡到八五山岔之間有三段斷崖稍具危險外,都是條件不錯的路線,尤其是李棟山到大混山之間,更是漂亮美麗!值得來走一回!

因為阿泰是由中壢騎車過來與我們會合,因此,回程時,我們在換裝時,就請阿泰先騎回到內灣老街等我們,一起吃個晚餐再回家。我們來到了內灣茶堂點了一些客家菜來吃。

上圖:內灣茶堂客家菜。菜不好吃"免費"!
上圖:阿泰與我!
上圖:點了四菜一湯。

1 repl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