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vid(張君瑋)
上一篇: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1~3 🦋花蝴蝶🦋
水源資訊
對於長天數行程而言,水源規劃幾乎是數一數二重要的事項,除了間接影響負重及路程規劃等,最直接的就是飲食與行動水的限制,這將關乎隊員體力與士氣的關鍵因子,也因此事前準備時都應審慎蒐集水源資料
以下將列出本次南二段每一天經過之水源處,其中DAY3-DAY5是較有缺水風險的時候,也請各位山友注意,本次提供之水源狀況是正值枯水期,請大家特別注意這3篇文章的嘉明湖、塔芬池與大水窟池的照片,該水位即為枯水期之狀態,若下次上山前發現山友提供之照片水位與本次接近,則很可能為枯水期
行程 | 當日天氣 | 水源狀況 |
---|
DAY1 | 午後雷陣雨 | 向陽山屋旁溪流(豐沛無虞) |
DAY2 | 大晴天 | 嘉明湖避難山屋集雨桶(未查看)、嘉明湖(別鬧了)、拉庫音溪(豐沛無虞) |
DAY3 | 午後霧雨 | 南雙頭山後看天池(有水但未查看)、轆轆谷山屋集雨桶(有水) |
DAY4 | 晴轉陰 | 塔芬池前看天池(有水微黃)、塔芬池(乾涸到不敢用)、塔芬谷山屋南面山壁水源(穩定小水量)、塔芬谷山屋集雨桶(無水) |
DAY5 | 晴轉小雨 | 大水窟池(乾涸到不敢用)、大水窟山屋集雨桶(有水) |
DAY6 | 霧雨轉晴 | 白洋金礦山屋旁荖濃溪(豐沛無虞)、中央金礦山屋旁荖濃溪(豐沛無虞) |
DAY7 | 大晴天 | 東埔16.0山澗(豐沛無虞)、東埔10.0路上水源(豐沛無虞)、愈往東浦路上水源愈多 |
以上是本次南二段行程取用或經過的水源,基本上我們隊伍8人+另一隊4人都用不完,雖然是枯水期但也未面臨缺水的問題,其中DAY4塔芬谷山屋南面山壁水源扮演了重要角色,很可能終年水量都相當穩定,建議出發前確認此處水量,則DAY3和DAY5無活水源的狀況(在山屋集水桶也缺水時)便能稍微緩解
其他未親眼見到但有蒐集過的水源資訊:
1.轆轆谷山屋西南側有一明顯路跡,應是山屋缺水時的取水路線,據說單程20幾分鐘
2.上河紀載雲峰下三叉營地走20分有看天池,但我的離線地圖並未紀載該項資訊
3.大水窟池往南營地走有活水源,有上河時間可參考
以上資訊因未親自確認過,僅供參考
雨褲與綁腿
雨褲必帶!!
先不論天氣如何,自DAY3到DAY5的路程經常在膝蓋高度的箭竹林中刷刷刷,即便早晨的陽光能將露水驅散,背陽面的箭竹林仍是十分潮濕,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登山褲或壓力褲濕掉,雨褲還是帶著吧~
然而雨褲的穿法亦有講究,我這次便犯了一個錯誤,導致新買的Salomon ultra 4在霧雨下竟然濕透!以下便還原DAY3回到雲峰登山口後下起霧雨的情況:
上圖:穿上雨褲後大致遮住鞋舌與鞋筒的部分(我的ultra 4白鞋在干卓萬下武界之後已經有點懶得清了)
套上雨褲後發現後面有空隙擔心會弄濕
如果要拉起拉鍊,其實拉到罩住鞋筒就好了
但我一次拉到底,變成束緊的狀態
上圖:我發現後方露出一塊鞋筒的空隙,雖然在霧雨的狀況下不太可能弄濕這塊,但我還是拉到底,變成有點束緊的狀態
剛把拉鍊拉到底束緊的狀態
上下坡有大幅度跨步時,雨褲就往上縮,褲管反而跑進鞋筒
上圖:但當我出現大幅度的跨步時,雨褲因為跨步往上縮,加上褲管是束緊的,竟然就跑到鞋筒裡了!!!等於雨水直接灌進去
然而當我意識到這件蠢事的時候已經抵達轆轆谷山屋了,那時鞋子早已溼透,明明就是淺淺的霧雨,全新的Salomon ultra 4竟然擋不住,而古師父說其實搭配綁腿就可以解決了
先把綁腿打在裡面,勾繩勾住鞋底凹槽使其固定
再罩上雨褲,就無須擔心跨步時雨褲褲管縮起來的問題了
上圖:在雨褲裡面打上一層綁腿,綁腿會勾住鞋底所以完全不會位移,再罩上雨褲就大功告成了!
當然有山友會問鞋面還是露在外面,這樣不會進水嗎?這就回到登山鞋的防水性與輕量化之間的利弊就由大家自行取捨了
而在山徑上遇雨臨時要穿雨褲確實不方便,如果真的嫌麻煩的山友可以考慮價格稍高的品牌,大多是做成全開的設計,意即無須找地方坐下脫掉登山鞋再穿上雨褲,也無須擔心這之間不小心弄濕褲子或襪子,直接原地站著就可以穿上,不過我個人是將雨褲視為消耗品,穿上四大神獸的雨褲我可捨不得磨來磨去,迪卡農的就很符合需求了
DAY 4轆轆谷山屋→轆轆山→塔芬池→塔芬山→塔芬谷山屋
04:30 起床
今日的路程較短,因此大伙前一晚便決議今日要度過一個慵懶的早晨,而少有機會在山中渡過漫漫長日的我,為了追尋水鹿的蹤跡便起身去山谷中漫步
上圖:陽光自山谷東面逐漸蔓延,將夜空染上淡淡的朝霞
上圖:我望向南方,昨日來時的山坡已清晰可見,紫色的天空讓山谷添了一抹靜謐氣息,我對著山谷模仿水鹿的叫聲,卻無鹿可走
眼見無鹿可圖,我悻悻然地回到山屋等待早餐的餵養,整好裝備再出來時已恍如隔世,山谷已是一片璀璨金黃
上圖:陽光自東面襲來,山坡上的林木一一被點亮
上圖:我跑回了南面山坡,為隊友拍下來出發前的照片,對比昨日濃霧間的山屋,著實有趣
上圖:我出身高雄左營眷村,一直都說自己是北高雄人,今日看到轆轆谷山屋的地址後,才知道什麼是真‧北高雄
06:10 起登
起登後要爬上北面的山坡(面南),路徑在面對山屋的右側(東方),爬上山坡後,昨晚為你蔽雨一夜的山屋就被拋諸腦後了,但不知為何,今日我頻頻回頭,似乎對山谷有種莫名的情感
上圖:回望在後方的轆轆谷山屋
上圖:北面山坡是一段不算緩的爬坡,但今日天氣大好,又有明月相伴,加上大家早就習慣每天一出發就是爬坡了,因此倒也沒什麼抱怨(拉庫音溪山屋直至大水窟山屋,全都位在地勢較低之處)
上圖:看到這張照片馬上聯想到一部電影「登月先鋒」,南二段的日子裡明月總是常伴我們左右
上圖:此時望向東方,驚見在陽光照射下,那層巒疊嶂的山峰竟是如此綺麗
翻上北面山坡的頂端後,此時展望大開,前方是待會要經過的轆轆山東峰,後方是來時的轆轆谷,甚至昨日的雲峰也十分清楚,我們一行人在此駐足良久,遲遲不肯離去
前方的山頭是轆轆山東峰
轆轆谷山屋已經化成一個紅點
東面的朝陽,還有遠方山後神秘的金光
上圖:準備上攻轆轆山東峰,遠遠可見山頂西側為森林,東側為草坡,在相同高度下向陽面反而是草坡,只能推測是水氣不足以支撐林木生長,因此待會經過西側森林時也許會較為濕滑
上圖:隨著高度的抬升,昨日的雲峰也變得更加清晰
上圖:回望在後方的隊員,此時轆轆谷山屋已化為遠方小小一個紅點
上圖:見到森林在左方(西面),就知道即將抵達轆轆山登山口了
《大水窟17.0,三叉山16.1》
上圖:抵達轆轆山登山口前會經過一段邊坡,此處也是遠眺東方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好位置
06:56 轆轆山登山口
轆轆山登山口其實是一個沒有腹地的地方,由於岔路口狹小,且往塔芬山方向續行的路跡較為明顯,加上標示著轆轆山的路牌面向不好站立的區域,因此很容易直接認為那是標示往轆轆谷回程的方向。我們不小心在此誤往塔芬山的方向走了一小段,實際上只要在路牌處直接穿過灌木叢即可
上圖:番茄(橘色背包套)走的方向是對的,但當發現前面是灌木叢及箭竹林後,以為走錯了路,便又退回來
上圖:大家以為走錯了路折返下來,往路跡較明顯的塔芬山方向誤走過去
上圖:往塔芬山方向的路基較為清楚,因此我們便往前一探究竟
上圖:結果走了一小段之後發現gpx已經偏北,因此改往西探路,發現下方有一小空地,看起來就像是給輕裝去轆轆山的人丟包用的,因此我們便直接從箭竹林硬切下去
上圖:下來後,從下方空地走回剛剛路牌的另一側下方處,發現由下往上看其實路徑滿明顯的
上圖:但如果是站在路牌處由上往下看,確實會有點令人疑惑
07:04 轆轆山東峰
上圖:轆轆山東峰距離登山口只需要2分鐘
而過了轆轆山東峰後就會進入背陽面森林,此處十分濕滑且部分路段於邊坡行進,個人認為是頗具危險性的地方,行進時一定要謹慎小心
上圖 可以發現矮箭竹的高度增加,路徑也變得濕滑,如果前夜或清晨有雨要特別小心
上圖:此處是我覺得最危險的地方,照片左側即是懸崖,然而這裡卻需要在濕滑的岩石上拉繩陡下,如果沒有抓緊或是陡下速度過快,很可能就直接衝下懸崖,務必小心!(旁邊似乎有一條腰繞路線,未探路)
上圖:雖然沿途濕滑,但約10分鐘後就可走出森林,進入向陽面的山坡,而轆轆山就在前方不遠處了
上圖:回拍隊友,可以看到大家陸續走出森林,進入向陽面的山坡後,地上的乾燥程度與林內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
上圖:最後一段登頂路程相當和緩,往西方緩緩切向稜線即可抵達轆轆山
07:21 轆轆山

轆轆山
眺望我心中的麥加─轆轆谷的最佳地點,排除轆轆山東峰背陽面的濕滑路段,其實是很容易抵達的一座百岳,展望更是無敵
─虔誠的朝聖者
上圖:這張是我此行最愛的照片,從轆轆山眺望轆轆谷山屋,和平坦的草原蜷縮在明暗分明的山谷,背後高聳的是昨日前往雲峰的山巒。而在遠處如壁畫般的湛藍山體,是有天空堡壘之稱的新康山及如影隨形的向陽山
除了轆轆谷,此處往東可望見烈陽下的轆轆山東峰,往西南還可以看見雲峰的巨大山體,往西北則是玉山群峰,景色相當壯麗
即將抵達三角點的智鈞與背後的轆轆谷山屋
昨日雲峰的龐大身軀
轆轆山東峰
昨日沒去雲峰的3人,竟然還得到跟雲峰合照的機會
回家檢視照片才發現背後就是玉山
上圖:此時天氣大好,處處盡是大景,一行人在此拍照又曬鞋,混了許久
拍照近20分鐘後,一群人才心滿意足地離開,回到轆轆山登山口稍事休息
07:51 轆轆山登山口
回到登山口後,此時烈日蔽天,古師傅見狀便讓大家原地修整,我也趁機繼續晾曬昨天濕掉的鞋子
上圖:從登山口望向東邊,那層巒疊嶂的群峰是闊闊斯溪的歷史痕跡,彎彎曲曲地奔向大分駐在所
休息半小時後,我們繼續踏上征途,往東北東的的方向尋找塔芬池的蹤影
上圖:起步後在和緩的邊坡上續行一陣,一直到進入森林前,路徑都是十分好走的
上圖:大約15分鐘後踏入林內,此時開始有瘦稜地形出現
上圖:森林中已可清楚眺望玉山群峰
接著便在林間瘦稜上上下下,還好景色還算優美,才不至於太痛苦
《大水窟16.0,三叉山17.1》
上圖:接著抵達一段十分陡峭的路徑,體感坡度大概是70-80度
上圖:而路徑旁另有一條不在地圖上的路徑,似乎是腰繞而過,因此古師傅便帶著仲雲及棋棋前去探路
上圖:而我當然是選擇擅長的陡上路徑,其實也沒多痛苦,像猴子攀樹一下就通過了
上圖:上來後看到古師傅的腰繞隊伍在矮箭竹中不斷找路,路徑其實並不清楚,因此三人表示走起來也沒有特別省力
2隊會合後,見一平坦開闊處,又見天氣大好,反正今日路程短,索性停下來休息20分鐘順便給我曬鞋子(此時已經半乾),然而真正的難關卻在前頭等著
上圖:先沿著疏林緩下一陣
上圖:緊接著路徑開始變為潮濕,部分樹根處較為濕滑
上圖:然後在陡峭又布滿青苔的山壁上攀爬,山壁的右側是一瀉千里的山谷
上圖:此處是一連串的陡上攀爬,爬完一段還有一段,完全看不到頂端
上圖:繼續在巨石間奮戰,此段路徑矮箭竹也有到達膝蓋的高度,因此一行人都換上雨褲
《大水窟15.0,三叉山18.1》
上圖:在大水窟15.0的里程碑對面設有一「小心斷崖」之警告標示,表示由此處起將進入較為危險之區域,直到見到另一側之警告標示,危險路段才告結束
上圖:一過警告標示馬上就遇上綿延不斷的濕滑山壁陡上
上圖:由山壁的一側拍攝來呈現陡峭程度,而Ivy的右側便是深谷
上圖:通過連續幾段陡攀後,接著來到一段跨度相當高的垂直上攀,隊員們在此處卡了一陣子,對於個子不高的山友確實不太輕鬆,只是古師傅不小心又發現了一條腰繞路線可以繞過這段攀爬,果然爬山還是要多靈活思考,路真的是人走出來的
上圖:終於看到藍天,表示陡上攀爬將宣告結束了
上圖:上到制高點往回眺望來時的路線
上圖:見到另一側的警告標示(給逆走的人看的),表示危險地形已經結束了
制高點的座標為TWD67(250697,2588350),危險地形為西側鞍部上來的路徑,制高點後都是康莊大道,我們一路加速到一處平坦草地小休,之後繼續在松針地毯路上暢行無阻
上圖:一路都是好走的地毯路
11:35 塔芬池前看天池
受到地毯路的祝福,我們很快便來到一處佈有數個看天池的平坦腹地,而不知道是哪位天兵隊員在前頭喊塔芬池到了,古師傅誤以為今日這樣慵懶地走都能大幅超前進度,因此便下令全隊在此處午睡。而我在後方拍照,沒有聽到前方隊員們的對話,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又可以休息,但能躺就是福,也就沒再過問了
上圖:從林間就可發現是一處相當漂亮的營地,此時大家已開始尋找午休床位
由於近期雨量不多,因此遍布整個腹地的看天池大多乾涸,僅餘2個看天池有水,其中最大的看天池呈淡褐色,水中有小蟲但過濾後煮沸應可使用,小看天池則濃到接近咖啡色。依地形判斷,此處雨季水源應十分充足,但缺點就是營地會偏潮濕
我從後方追上,前面隊員們已經準備下包休息了
地上的黃土區還可以感受到潮濕氣息,雨季應該也會積水
另一個還有水的小看天池,但顏色已經濃到像青草茶
大看天池水質微黃
上圖:我沿著腹地不斷深入至一處乾溪溝,地圖上標示乾溪溝續行一段有溪流,因此若山友決定紮營於此且不想喝青草茶,也許可以前往一探(當時已換上拖鞋不便探查)
我的登山鞋在此處已經完全曬乾
隊友在樹下睡的七橫八豎
被偷拍的精緻版陳雷
上圖:曬裝備、曬人
山下雖是8月的盛夏時光,但高山之上仍顯寒冷,因此在艷陽的誘惑下我們在這裡彌留了近2個半小時才願意離開
13:54 離開塔芬池前看天池
上圖:往東北方緩坡續行
上圖:前行一段又見到斷崖的警告標示,但四周都是平緩草坡,倒也沒見到斷崖的蹤跡
上圖:持續續行會見到一段垂直的岔路,往南的路徑是往下通往一處營地(只有眺望沒有前往紀錄),往北的路徑地圖上未記載,推測有可能是切往剛剛見到的乾溪溝取水路徑
《大水窟13.0,三叉山20.1》
14:09 塔芬池
由於路徑十分好走,因此由看天池出發約20分鐘內便會抵達塔芬池
上圖:結果塔芬池竟然只剩一小潭水,原本聽山友描述塔芬池是可以拍到塔芬山的倒影,看來此時是貨真價實的枯水季
上圖:路牌上顯示塔芬山只剩400公尺,而另一側則是標示往大分山11.3公里
上圖:令人失望的塔芬池,其實塔芬池也是本次行程我相當期待的一個景點,結果竟然比前面經過的看天池還小,而右圖還可看出塔芬池一層一層地縮小了多少
上圖:塔芬池後便是一路上坡到塔芬山,坡度適中
14:30 塔芬山

塔芬山
在塔芬池前看天池混太久了,到三角點時已經一片白牆,但仍隱約可見遠方的山形,若是晴天,往西北方眺望也許能見到達芬尖山吧!
─你們繼續混啊
上圖:等了一陣子,我僥倖碰到了幾秒鐘的藍天乍現,智鈞則是無奈的白牆一片
塔芬山三角點有微弱訊號,我在此更新了D5及D6的天氣資訊,發現自D5下午後天氣將快速轉壞,如果按照時程推進,D6在通過白洋金礦山屋到中央金礦山屋的濕滑路段時可能正在下大雨,因此明日須再作評估是否放棄秀姑巒山直取中央金礦山屋。而塔芬山三角點被整片白牆包圍,我們稍事休息後便往山谷續行,沒想到路況卻急轉直下,多處碎石崩塌導致路跡不明,幾乎是整趟南二段我不喜歡的路段前三名,經過此處的山友務必緊盯布條及隨時比對GPX
上圖:往塔芬谷山屋續行的道路在面對三角點的右側(東方)
上圖:土石崩落,到處都是看似可走的路跡,而且砂石鬆動還容易滑倒
上圖:伴隨午後濃霧,如果沒有布條指路,連GPX也不太容易判讀
上圖:可能是因為谷地水氣充足,此處矮箭竹肆意生長,時常淹沒了路跡及布條
上圖:路旁的灌木叢更是猖獗,讓人幾乎看不到前行的路,經過時又刺的哀哀叫
上圖:最後抵達一平坦開闊的小營地後,路徑便轉為正常,我擔心後隊狀況,在此處等了一陣只等到棋棋,2人便結伴繼續前行
《大水窟山11.0,三叉山22.1》
上圖:山屋前的這段路約莫是在一般潮濕的箭竹林中穿梭,路徑清晰,只是偶爾地面會有隱藏的濕滑樹根,我看到地上明顯有人滑倒的痕跡,才剛取笑一陣自己也跟著滑倒
15:46 塔芬谷山屋
上圖:離開平坦小營地後大約30分鐘即可抵達山屋
若仔細觀看路牌,會發現塔芬山的「塔」字原先應該是「達」字,塔芬池一帶的路牌也有明顯的塗改痕跡,而明日的達芬尖山山頂白鐵柱也只寫著「尖山」兩字,再看到大分山的路牌,其實不難發現這一帶幾乎都是音譯的山名。根據上河文化的資料顯示,「大分」在布農族語中是水蒸氣的意思,推測其後應是為了區別山名才陸續修改
上圖:又是一座隱身在山谷的避難山屋,只是塔芬谷明顯水氣較重,稍有潮濕感
上圖:山屋的正對面(南面山壁)有山壁活水源,距離大約僅30公尺而已(就是照片中心深褐色山壁),活水源甚至在山壁附近匯流成淺淺的溪流
上圖:在嘉明湖、塔芬池及大水窟池(明日會看到)呈現低水位的狀況下,山壁活水源仍保持穩定的流速(塔芬谷山屋的雨水蒐集器裡甚至無水),這可能是南二段行程一直到白洋金礦山屋前的最佳水源了,缺點是有少數螞蝗活動(智鈞被攻擊)
上圖:我們在山壁活水源處取水、擦澡,我甚至坐在旁邊的小溪流清理我的Salomon Ultra 4白鞋,一陣折騰下來天空竟然開了半許,於是趕緊將剛剛在箭竹林中弄濕的衣物再拿出來曬
最後一定要曬一下我們的晚餐,由於今日已是第4天,原先番茄及Ivy 2位大廚認為冷凍+保冷袋+結冰水就可以撐很久的肉類也逐漸變質,因此索性調整菜單,讓非醃製類的肉品都在今晚消耗掉。照片中右下角的辣炒肉片就是已有點味道的豬肉,但是經過辣椒的妙手回春後竟是令人詫異地好吃;而最後一張白飯則是要表揚大米公主Ivy的實力,在山上總是能把生米煮成完美的熟飯
而在飽餐一頓後,突然有隊員在山屋外驚呼,一群人趕緊衝出去,仰起頭,只見九天銀河直落山谷
上圖:在海拔3000公尺的深山裡,夜空竟是如此澄澈,滿天星辰閃耀,匯流成河,灑落山谷
上圖:仔細看左圖的右上角,還能看到國際太空站劃過夜空的星軌
DAY 5塔芬谷山屋→達芬尖山→南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
04:00 起床
今日路程也不算太遠,所以雖然表定是4點整起床,但那其實是大廚要起床煮早餐的時間,其他人就睡到大廚準備好早餐再慵懶地起床即可,最後慢悠悠的竟也弄到快6點才起登
上圖:一群人混到6點整太陽都出來了才願意起登,我也換了全身綠的衣物,馬上被隊員指控大背裡面淨放些撐重量的東西
我想這應該是整個高雄最北的地址了吧?
山屋門口還有玉管處製作的地圖
上圖:看了塔芬谷山屋的門牌後,才發現真正的北高雄另有其人!
上圖:我們回到山屋旁的指標處,由北邊(左側)爬上山坡,往三尖之一的達芬尖山前進
上圖:我們在樹林間穿梭,山坡時而和緩時而陡峭,由於才剛起步,也是放慢步伐調整呼吸就好
上圖:路上看到一個路標,但恕我愚魯,實在看不懂在寫什麼
上圖:離開山屋後沿路上都是松針地毯路,配合清晨的陽光灑落林間,走起來倒也十分愜意
06:47 超大營地
起登不到1小時後來到了一處大型平坦草原,一看到漂亮的草地大夥又賴著不走,秒下大背躺在地上耍賴
上圖:左前方有一棵相當漂亮的巨木
上圖:小休15分鐘後便往達芬尖山的方向續行,林下植被豐富,高大的灌木叢及箭竹林交錯叢生
《大水窟8.0,三叉山24.6》
上圖:由於在林下灌木叢中遊走,此段路線的展望相對較少
上圖:又是深深的箭竹海,讓人感到不勝困擾
上圖:路上開始出現醒目的玉管處標示
上圖:見到玉管處的標示後,植被的狀況逐漸好轉,林下轉為鬆散低矮的箭竹
《大水窟7.0,三叉山25.6》
上圖:但還是少不了刺人的灌木叢,應該都是乾掉的高山杜鵑
上圖: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山峰,原來是達芬尖山!
上圖:又看到了警告標誌,前方有一大片崩壁,實際走起來並不危險,但若雨天就要注意落石
上圖:開始進入崩壁區
上圖:往崩壁下方處看,其實傾斜角度並不大
上圖:在崩壁區已可清晰看到遠方的大水窟山,而我們今日的終點就在大水窟山下,看來還有許多路程要走
上圖:最後一段崩壁,通過後就結束了
上圖:來到了另一側的警告標誌前,表示崩壁區已經通過了
08:10 達芬尖山登山口
達芬尖山登山口有一小型腹地,可將大背置於樹下再輕裝上山(甚至也不用帶東西,畢竟路程不長,我是連水都沒帶)
上圖:路牌在正前方(往大水窟山續行方向),而照片左側一小徑便是通往達芬尖山三角點的道路,右側是一棵大樹,樹下有許多空地可下大背及乘涼
上圖:樹下立有山友的紀念牌
上圖:先往前到路牌處拍攝,由登山口往三角點約200公尺,但海拔一路爬升約70公尺,也是有點小辛苦
上圖:回到大樹下順著路跡的方向一路往上走
上圖:前段主要在林下箭竹叢中行走,等到後段就開始曝曬
上圖:中間有一段路徑讓我稍微遲疑,雖然路跡明顯往右沿著邊坡續行,但其實照片中石塊處與我的站立位置高低落差滿大,而左側又有許多疑似路跡,看來其他山友也有在此處打轉過,其實爬上石塊繼續走就對了
上圖:即將登頂,此時已相當曝曬
08:23 達芬尖山

達芬尖山
360度環繞無敵大景,被百岳由四面八方擁抱
西北方是角度毫無保留的玉山群峰;北面是八通關山及躲在遠方的郡大山;北東北是橫臥的大水窟山;東方是塔達芬溪和米雅桑溪的流域;東南方是天空之堡新康山;南方則是前幾天一路走來的轆轆山、雲峰、南雙頭山及向陽三叉
─這裡真的有夠美
玉山群峰
大水窟山及右側的南大水窟山
塔達芬溪、米雅桑溪流域及天空堡壘
雲峰、南雙頭山、三叉山、向陽山
八通關山及遠方的郡大山
上圖:由Ivy提供的前幾天山頭標示
上圖:由Ivy提供的玉山群峰山頭標示
上圖:作為隊上的攝手當然要到處挖掘好的視角,馬上就幫Bel拍了一張美照
一秒變盧廣仲的智鈞
Ivy本人不是長這樣
番茄就是不知道怎麼說
上圖:而我也意外發Ivy的iphone 13在處理人像的表現上滿好的,因此大家爭先恐後地要求我幫忙跟玉群合照
另外,達芬尖山三角點的訊號可以視訊!!!隊友除了在山頂大肆拍照,竟然還玩起了視訊,最後在山頂曝曬了1小時左右才願意離開
上圖:依依不捨地離開群山環繞的達芬尖山,開始往登山口走
回到登山口後,我們一群人又在大樹下小休近20分鐘才繼續踏上征途,反正只剩下一座南大水窟山要翻越,大家也走的隨心所欲
上圖:沿著路牌指示的方向往大水窟山屋前近
上圖:離開達芬尖山後,一路上大多是平坦的草原地形,走起來相當舒服,中途還見到一處倒榻的屋架,不知以前是否曾是工作站或山屋
上圖:途中一直見到大水窟山橫臥在我們的北側,山體寬闊十分美麗;而路上遍布多個乾涸的看天池,也許雨季都是可取用的水源
上圖:又在邊坡旁的路上行進
上圖:此時突然回首,卻見昨日深陷五里迷霧的塔芬山,露出了金字塔般的山形,以及塔達芬溪向源侵蝕的左側崩壁
《大水窟5.0,三叉山28.1》
上圖:過了大水窟5.0的里程碑後,又見注意斷崖的警告標示,但僅是一般瘦稜而已
上圖:經過一面向大水窟山的開闊草地,漂亮的山形在我們面前展露無疑,我便心知要遭
上圖:果然大伙開始拍照,最後索性不走了,就坐在路旁休息看風景,一直看到我的大水窟山消失在雲霧之中才繼續推進
上圖:讓大家看一下我心中的崩潰感
上圖:繼續往南大水窟山前進,要先下到一處鞍部
鞍部的位置在大水窟4.0里程碑之處,地圖上標記有兩個黑水塘,而右方(東南方)有平坦草皮可紮營
左側黑水塘水質十分恐怖
右側黑水塘已經乾涸
上圖:路徑由兩個黑水塘中間穿過,不過似乎都不堪飲用
《大水窟4.0,三叉山29.1》
上圖:離開鞍部後便要一路爬山到南大水窟山,而路牌上指示大水窟山屋大約尚有3.6K
《大水窟3.0,三叉山30.1》
開始上攀後,沿途的刺人灌木叢似乎有變多的傾向,而我的小狐狸壓力褲也在這裡被刺穿><
上圖:道路兩旁的刺人灌木叢勾住了每一個隊友的衣物,大家知道名稱嗎?
上圖:持續上攀,走在松針地毯路還是十分舒服的
上圖:接近稜線,開始進入曝曬的區域
上圖:到處都是張牙舞爪的乾枯高山杜鵑,一不小心便會勾住你的衣服
上圖:途中經過一段石瀑,石瀑上多佈青苔,要小心滑倒
上圖:通過石瀑區後雖然是一片白牆,但觀察地貌推測晴天時這裡應是寬廣美麗的大草原
上圖:持續往南大水窟山山頂推進,此時已明顯是在寬稜上,若是好天氣,想必這裡應是風景宜人
上圖:大家小休一陣,而我在尋找休息位置時被乾枯的高山杜鵑枝條刺破了壓力褲,痛心疾首
上圖:休息約20分鐘後大家便繼續推進,看著路旁時有時無的高山杜鵑,未來應該要在花季時再造訪一次
《大水窟2.0,三叉山31.1》
上圖:坡度變的緩和,此時已經接近山頂了
上圖:一旁的雲霧也與我們同行,翻越稜線成為雲瀑
抵達南大水窟山山頂前,是一片平坦無邊的大草原,草原上坐落著幾處平坦的營地,可惜山頂風大且無水,否則將是很棒的營地位置
山頂便在前方的路牌處
草原上隨處都是平坦的舒適營地
抵達山頂前都是開闊的草原
13:52 南大水窟山
從南大水窟山山頂開始,便踏入了號稱最美山屋的大水窟山屋範圍,一路上盡是無邊芳草碧連天,平緩的草坡伴著遠方的鬱鬱蔥蔥,只可惜白牆遮蔽了我們的視野。若是走八大秀的山友們有閒情逸致(主要是有時間),非常推薦跑來大水窟山屋住一晚,然後在時間允許下爬上南大水窟山飽覽這廣袤無邊的風景,絕對是非常值得的
上圖:儘管白牆一片,還是可以想像藍天時的美景
上圖:南大水窟山過後,處處盡是美景
上圖:這裡也是抵達大水窟山屋前相當經典的一個位置,站在南大水窟山腰俯瞰前方溫柔又和緩的草原
自南大水窟山下到鞍部後,只要再翻越前面美麗的和緩草坡,大水窟山屋便在眼前了,此時的我除了屏息凝視這一切,再無言語
上圖:結果翻過草坡後下起大雨來,我們竟然無緣見到最美山屋的模樣!千里迢迢走來這欸到底!
14:24 大水窟山屋
上圖:此時雨下得相當大,我們也管不了山屋的模樣,只能先進去避雨
期待一整天的最美山屋宣告落空,我悻悻然地躺在山屋裡發呆,呆了一個多小時後,我突然感覺山屋內採光變得十分明亮,心中一想定是天空開了,於是趕緊穿上鞋子綁上綁腿,全力往草坡上衝刺
上圖:OMG!終於讓我見到了最美山屋的廬山真面目,不像南二段沿線的其他山屋,大水窟山屋就是個奇特的存在,安靜又自在地躺在大水窟山下的成片草原上。此時隊友還在山屋前大喊叫我繼續跑,全隊的照片都靠我了
上圖:繼續往上衝刺一陣,驀然回首,又一個願望達成了
上圖:此時我已經爬到接近草坡的頂端,此處有微弱的訊號可以傳訊息,我在此處報平安並繼續等待雲霧散去,可惜天空又飄起了雨,看來與大水窟山屋的緣分未盡
上圖:最後回到山屋前往山屋後方走一小段去看大水窟池,也是呈現枯水期的狀態
上圖:據說大水窟池有淡淡的水鹿尿騷味,此時正值枯水期,我可不想品嘗加厚的水鹿水,好在山屋的集雨筒有水,讓我失去了難得的機會
回到山屋後,大伙因為被今天的雨勢嚇到,最後也果斷地放棄了明日的秀姑巒山,要趕在午後雷陣雨到來之前抵達中央金礦山屋;而今晚的晚餐依然彭湃無比,已經好吃到不知道該怎麼與大家分享了,而我們也在吃飽喝足後沉沉睡去
下一篇:2022-08-13 南二段縱走7天6夜 DAY6~7 🦋花蝴蝶🦋
2 repl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