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稜線具一定危險程度,攀登前請謹慎評估自身能力並安排詳盡之登山計畫,本文為個人經驗僅供山友做為參考




01.池有山:H3303m,三等三角點6317號,百岳#52,四秀之一,別名玉羅府山
02.品田山前峰:H3442m,無基石
03.品田山:H3524m,森林三角點,百岳#24,四秀/十峻之一,別名新達山/赤鬼
04.布秀蘭山:H3452m,無基石,別名波斯蘭山
05.素密達山:H3500m,無基石,別名詩美塔山
06.穆特勒布山:H3623m,無基石,九嶂之一,別名牟特多布山/青鬼
07.雪山北峰:H3703m,三等三角點6305號,百岳#11,十潤之一,別名次高北山
08.凱蘭特崑山北峰:H3705m,無基石,別名凱蘭特崑山北山
09.凱蘭特崑山:H3731m,無基石,別名卡南達崑山
10.北稜角:H3882m,無基石,八銳之一,別名次高山北峰/雪山北角
11.雪山主峰:H3886m,一等三角點,百岳#2,五嶽之一,別名次高山/興隆山/Mt. Sylvia/雪山南角
12.雪山東峰:H3201m,三等三角點6304號,百岳#74,八小巒之一,別名明間山/次高東山
如果你想知道我們對於聖稜線難易度/是否危險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否適合走這條路線,你可以…
1.仔細閱讀完Part1有關斷崖的介紹,或是;
2.直接連結到Part2開頭看我個人的結論
✦ 朋友們如果需要GPX檔案,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此專區來下載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3年03月03日至05日
參與人員:David(筆者、我、me)、古師傅(David的嚮導教練)、Rich、Blue(Richㄤ)、番茄
男女比例:3男2女
新手比例:5老
天氣狀況:D1大晴,D2冰霰午後轉晴,D3大晴
全程氣溫:起登約15度C,稜線上早晚約4~-3度C(依山屋溫度計推估)
全程里程:35.2 km,D1 11.0km,D2 8.2km,D3 16.0km
海拔落差:2003 m (H1883m~H3886m)
累計爬升:3757 m (山林日誌)
累計爬降:3486 m (山林日誌)
移動時間:23小時15分(推估)
靜止時間:04小時25分(推估)
平均速度:含休息1.26k/小時,不含休息1.51k/小時
全程時間:2日6小時 (3/3 11:43~3/5 17:58)(Garmin) 難易程度:高 (C+級)



預定時程
DAY 1 3/3 (五)台北->武陵山莊->三叉營地->新達山屋
DAY 2 3/4 (六)新達山屋->品田V斷->品田山->品田三大斷崖->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雪北->雪北山屋
DAY 3 3/5 (日)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峰->水源路->369山莊->雪東->雪山登山口
實際時程
DAY 1 3/3 (五)台北->武陵山莊->三叉營地->池有山->新達山屋
DAY 2 3/4 (六)新達山屋->品田V斷->品田山->品田三大斷崖->布秀蘭山->素密達山->素密達斷崖->雪北->雪北山屋
DAY 3 3/5 (日)雪北山屋->凱蘭特崑山->北稜角->雪主->369山莊->雪東->雪山登山口
DAY1
07:30 忠孝敦化站上車
10:30 進入武陵農場
11:43 起登
12:00 桃山登山口
12:44 池有山登山口
(小休12分)
15:32 展望點(出樹林)
16:35 三叉營地
16:42 池有山第一登山口
17:02 池有山
(拍照23分)
17:35 池有山第二登山口
17:45 池有名樹
18:23 新達山屋
DAY 2
05:41 新達山屋
06:38 品田前峰
06:53 通過V斷(離開裸岩區)
07:08 品田山
(拍照6分)
07:16 第一斷崖(10分鐘通過)
07:28 第二斷崖(13分鐘通過)
07:41 人包分離處
07:49 第三斷崖(8分鐘通過)
08:11 鞍部營地
(小休7分)
08:28 布秀蘭山
09:27 聖稜線9K
09:33 素密達營地
(休14分)
10:06 素密達山
(拍照7分)
10:16 素密達斷崖(16分鐘通過)
10:48 素密達山屋
(午餐60分)
12:14 穆南劍溝上緣(20分鐘通過)
14:36 雪北登山口
(小休3分)
14:44 雪山北峰
(拍照21分)
15:10 雪北登山口
15:35 雪北山屋
DAY 3
06:48 雪北山屋
06:53 上稜線
08:41 凱蘭特崑山北峰
(拍照3分)
08:45 聖稜線2K
08:58 水源岔路
09:22 凱蘭特崑山
(小休8分)
10:14 聖稜線1K
10:40 北稜角
(拍照7分)
10:56 下北稜角(10分鐘通過)
11:11 翠池岔路
11:27 雪山主峰
(拍照31分)
12:31 圈谷底部
13:04 8.8K岩壁水源
13:32 出黑森林
13:52 369山莊
(大休41分)
15:15 雪山東峰
(拍照12分)
15:34 哭坡觀景台
16:58 七卡山莊
(小休10分)
17:57 雪山登山口
我們習慣將休息時間納入評估上河倍數的基礎中,避免對於隊伍的行進速度過於樂觀,以下圖中布秀蘭山為例,上河倍數(不含休息)0.34係指我們從品田山到布秀蘭山的實際時間僅花了上河的0.34倍,而累積上河(含休息)則是我們從新達山屋至布秀蘭山且含休息時間的狀況下,花了上河的0.52倍時間

其中較為特別的是我們DAY2在斷崖區大幅超前上河的速度,推測上河時間可能因為隊員人數較多導致計算出的時間較長;另一個則是DAY3我們幾乎全天都在拍照,導致行進速度大幅降低,但過了雪主之後又逐漸提升,並非是聖稜線路況不佳所致
山屋及營地
1.三叉營地
狹小的營地,大約可容納2T*3,營地避風但無水源,必須背水或前往新達/桃山山屋取水,有訊號
2.新達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取活水點往品田山方向走20公尺左側,下6分鐘上10分鐘,路徑好走,無訊號;山屋旁另有新達營地可搭帳,有協作常駐
3.鞍部營地TWD67(275764,2702724)
小型鞍部營地,不避風,大約可容納2T*3,無水源,無訊號,無意義
4.素密達營地TWD67(275079,2702336)
鞍部營地,稍微避風,約可容納2T*4,無水源,無訊號
5.素密達山屋
童話故事中的夢幻小屋,藏於冷杉純林中,屋頂較尖避免積雪壓垮屋頂,與雪北山屋不分軒輊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有PAC,旁邊是穆特勒布山登山口,缺水時據山友資料顯示可前往穆南溪澗取活水
6.雪北山屋
童話故事中的夢幻小屋,由巨大的玉山圓柏擁抱,屋頂較尖避免積雪壓垮屋頂,與素密達山屋堪稱聖稜線最美山屋
避難型山屋,臥鋪分一二樓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採雨水蒐集系統,有PAC,超冷,超冷,超冷
7.369山莊
大型工寮式山屋,臥鋪分上下層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生態廁所,水源引自黑森林8.8K岩壁,有炊事區與流理台,展望極好,可直接眺望武陵四秀,預計112年5月20日拆除
8.七卡山莊
大型山莊,整修後狀態十分良好,臥鋪分上下層並附有薄軟墊,太陽能供電,設置沖水式廁所,水源穩定(都有沖水式廁所了),設有食堂、更衣室及管理員室
水源紀錄、糧食單
因篇幅關係故挪到Part2說明
裝備說明
以下就重要部分進行說明:
1.雪北山屋真的冷,有來過的隊友都表示可能會冷到睡不著,因此記得睡袋舒適溫度要夠低,睡墊R值要夠高
2.建議攜帶手套,有不少拉繩機會
3.請依自身能力評估是否攜帶岩盔,若需使用吊帶請考慮自行開繩(現場繩索無法保證狀況)
4.大多使用山屋水源,請自備濾水器
主要參考紀錄
https://justgotraveler.blog/2018/10/14/o-shape-holy-ridgeline-trail/
二、注意事項
※斷崖多且危險
聖稜線O型逆走途經品田V斷、品田三大斷崖及素密達斷崖,均有其危險之處,其中品田第二斷崖下攀近底部時無踩點,岩壁微向外傾(等於超過90度),導致只能單手拉繩往側邊跳,十分危險,且斷崖旁均是深谷,無容錯空間
※人包分離
部分山友在通過品田三大斷崖時會選擇人包分離的方式降低身體負擔,因此上山前可評估是否有相關需求,而我們此行通過斷崖時並未人包分離,僅在第二與第三斷崖之間的岩縫將背包以手傳的方式通過(太窄過不去)
※地質風化嚴重且多巨石
自品田三大斷崖起至穆南劍溝止,稜線上風化嚴重,滿布碎石與細沙,且途經多處無植被覆蓋區,萬一失足將無物可借力,風化程度可見一斑;另部分路段如同南湖大山登頂前的邊坡巨石,亦十分危險
※巨大的碎石坡
因地形風化形成巨大且漫長的碎石坡,其中著名者如穆南劍溝、素密達山/凱蘭特崑山/北稜角周圍及陡下北稜角等,對於無法良好判斷踩點者將造成很大的困難
※瘦稜及邊坡
由雪北山屋出發至雪山主峰,部分路段為瘦稜或是狹窄邊坡
※美麗又惱人的玉山圓柏
雪山北峰至凱蘭特崑山路段多茂密玉山圓柏,大幅影響行進速度,偶有刮傷衣物
※高海拔稜線
因平均海拔較高,較容易出現高山症且夜間寒冷,然而稜線上又多無遮蔽物,易有強風並曝曬
※檢查繩索
國家公園內架設之繩索雖有志工維護,但長期暴露於原野,使用前仍需再三確認安全性
※斷崖高度
此行通過品田三大斷崖時因濃霧影響視線,因此大多只能站在斷崖底部仰拍(不敢往外走),因此畫面呈現出的斷崖高度較矮,實際上仍有一定高度,不應大意
聖稜線O型逆走
聖稜線係指北至大霸尖山,南至雪山主峰的高海拔稜線,最早描述的文獻是在日治時期,由台灣山岳會所發表,稱其為「神聖的稜線」,也就是目前所稱之I聖,而後再發展出O聖及Y聖,然而蒐集網路上資料發現,除I聖路線無分歧外,O聖與Y聖又各自發展出不同走法,並無定論。而本次O聖逆走係由武陵山莊起登,經池有品田一路延聖稜線至雪北雪主,再由雪東線下山,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武陵山莊→品田山,為傳統武陵四秀路線,武陵吊橋後便是鬱鬱蔥蔥的二葉松及台灣松林地,水泥路徑平緩呈之字形上升,直至桃山瀑布岔路始切入山徑,接著便是一連串的林間爬升,短短3.5K的距離海拔便從2234m拉到3225m的三叉營地,而路徑轉西後稍微平緩,離三叉營地不遠處即是池有山第一登山口,我們在池有山近距離欣賞大小霸與東霸尖山的險峻後,便下到第二登山口接回西向路線,過新達山屋後海拔才會逐漸升高,途經品田前峰後著名的品田V斷,最後再登頂至品田山

如需傳統武陵四秀路線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2021年品田池有一日單攻及2020年桃山喀拉業一日單攻紀錄
另有2021年由Smile拍攝的品田V斷影片可供參考
第二部分,由品田山→雪山北峰,為傳統的聖稜線路段,其中有著名的品田三大斷崖及素密達斷崖,我們在品田三大斷崖的時候遭遇冰霰襲擊,即便戴上手套,我的右手小拇指還是因為緊握結霜的繩索導致1個月後指頭仍有麻痺;其後還有滿佈赭色碎石的素密達山及化身「青鬼」的穆特勒布山,而青色的素密達山屋便藏身於穆特勒布山下的絕美冷杉純林中,我們在此享受片刻的靜謐時光後,起身躍過一落千里的穆南劍溝,再上稜線時已是點點糖霜的霧淞美景,而巍巍雪山北峰便矗立於前方,吸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第三部分:由雪山北峰→雪山登山口,又可分為由黑森林水源路下切369山莊的小O與經北稜角與雪山主峰的大O,此路段堪稱聖稜線的精華所在,從人稱童話故事的雪北山屋出發後,闖入眼簾的便是曲折綺麗的聖稜線,途經凱蘭特崑山北峰、凱蘭特崑山及北稜角,而在抵達北稜角之前,我們走在由一號及二號圈谷共同包夾的神聖稜線上,東邊日出之地由北一北二段盤據,最遠還可眺望到奇萊東稜;西邊日落之國則是坐落著雪山西稜、雪劍線及白姑大山等消瘦又綺麗的美麗稜線;往南可欣賞干卓萬山系、丹大、東郡與西巒大山等山巒,最遠直至玉山與關山;往北則是回顧這幾天走過的神聖稜線,雪北、武陵四秀、大霸群峰等歷歷在目,因此這段路堪稱聖稜線的精華路段。最後我們陡下北稜角的巨大碎石坡後再由雪山主峰沿著雪東線完成整趟O聖逆走旅程


如需雪東線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我們2020年雪山主東一日單攻的紀錄(但如果雪東線的資訊都要查就不太建議爬聖稜線了)
三、交通住宿及申請
交通及住宿處理
本次交通係採包車(史努比,0936-055-010,9人座,價格自洽),隊員集中於台北東區後出發,我們7點半於捷運忠孝敦化站上車後,途經南山補給,約莫10點半進入武陵農場,在農場內繼續行駛約15分鐘後即可抵達武陵山莊,需要特別注意武陵農場在櫻花季會有無法想像的排隊車潮,而我們恰巧在櫻花季結束後才進入,因此並未拖延到行程



入山及入園申請
入園證部分
起登日2個月前即開放山屋及營地申請,申請網站請參考台灣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線上申請服務網
https://npm.cpami.gov.tw/apply_1_4.aspx?RandomStr=612631701

入山證部分
自109年3月6日起解除台中市和平區山地管制區,故雪霸園區已無需申請入山證
四、紀錄
DAY1武陵山莊→三叉營地→池有山→新達山屋
我們約莫於10:50之前抵達武陵山莊,原本行經宜蘭時因為下雨還擔心天氣預報錯誤,結果海拔一突破南山後瞬間是天上人間,天空再無沾染半點雲氣,而我們悠哉地在武陵山莊外面的木棧板休息區吃完午餐後便清點裝備上背,11:43正式開始了我們的O聖逆走之旅

山莊的正對面路旁設有路牌,標示往桃山步道與桃山瀑布,由於往品田池有與桃山喀拉業前段路線重疊,因此依循指示方向前進即可








行進10幾分鐘後便會抵達桃山登山口,往桃山的山友會在此切向東北方(取右),而我們則是沿著桃山瀑布的方向(取左)繼續走在水泥步道上



桃山登山口過後便會進入漫長的之字形緩上路段,還好一路上有二葉松與野櫻的陪伴,還不至於太無聊


12:44池有山登山口
抵達池有山登山口後要記得沿著左側的山徑開始爬升(照片中正前方樹林),右側的水泥步道則是續往桃山瀑布









16:35三叉營地
陡上將近4小時後終於抵達了三叉營地,過去在武陵四秀線的資訊中經常會出現,一直以為是一座偌大的營地,沒想到只是卡在桃山山屋與新達山屋之間的小型營地,雖避風有訊號但無水源,而且腹地真的太小了,讓我相當詫異,所以我們也未停留便直接往池有山第一登山口走去


16:42池有山第一登山口
登山口與三叉營地非常接近,由於除了我之外大家都已走過池有,因此就由每個山頭都不知道刷了N遍的番茄陪我走一趟,而古師傅、Rich及Blue則直接往新達山屋前進












17:02池有山

池有山
踏上最高點的那一刻,連綿的山峰波濤洶湧般向你的眼簾奔襲而來,山頂狂風簌簌,卻是此行第一次感受到寂靜
─走入群峰的懷抱
第一次踏上池有山三角點確實讓我感到驚艷,360度的環景,更貼近大霸的距離都是無可比擬的景致,我想起2年前站在桃山山頂,那時面對大霸群峰卻茫然不知,如今已可細數東霸尖山的山頭,不禁莞爾一笑
我跟番茄在三角點玩了20幾分鐘後,因為不想要待會還要從大背拿頭燈出來,因此就往新達山屋的方向加速前進



17:35 池有山第二登山口

17:45 池有名樹






















DAY2 PART1新達山屋→品田V斷→品田山→品田三大斷崖→素密達斷崖→素密達山屋
05:41起登
由於預估起登後1個小時內就會抵達品田山前峰,為了避免摸黑過品田V斷,我們選擇在山屋摸魚摸到比較晚再出發



接著我們來到著名的草坡展望點,原本也是我十分期待的地方,結果什麼東西都看不見




06:38品田山前峰












07:08品田山

品田山
據說是展望無敵霹靂好的地方,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超冷,然後照片看起來很像有去背,廢話,後面是白牆
─冷冷冷
原本相當期待可以在品田山上近距離欣賞好幾座名列265的高山,其中「青鬼」穆特勒布山更是最為期待的山頭之一,誰知眼下除了冰霰以外再無東西可看



如需傳統武陵四秀路線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2021年品田池有一日單攻及2020年桃山喀拉業一日單攻紀錄
由於山頂風太大大冷,我們只待了6分鐘就往斷崖處走,斷崖處的方向位於西方,在三角點的白鐵柱處其實就可以看到斷崖的告示牌,沿著告示牌旁邊直接下切即可





07:16品田第一斷崖
其實從三角點離開短短2分鐘的路程就抵達第一斷崖,三大斷崖並沒有設立標示,但其實只要走一走看到一堆繩子就知道斷崖到了,而第一斷崖高度不高,90度的斷崖上因無踩點而設有岩釘,踩於其上難度就下降很多






07:28品田第二斷崖
第二斷崖是我認為具有危險性的斷崖,先由90度下攀岩壁,然後岩壁開始內凹(超過90度),接著會發現腳點消失了,必須要鼓起勇氣拉繩往側邊跳下,其實跳下來的距離不高,但是旁邊就是絕谷深淵,所以毫無容錯空間,心理壓力也極大,我們在這邊其實都猶豫了一下







由於當下繩索已經結霜,原本為了方便拍攝而堅持不戴手套的我也戴上了手套,誰知1個月後的此時我的右手小拇指指頭仍有點麻痺,也算是有趣的體驗
07:41人包分離處



07:49品田第三斷崖
第三斷崖相較起前面兩座斷崖明顯高度增加許多,但斷崖角度並沒有到90度垂直,且腳點很多,因此個人體感反而難度較低





我對品田三大斷崖的感想是沒有想像中困難與可怕,一方面是幾乎都有腳點,另一方面則是我自己相對比較大膽(或是活膩了),但確實幾乎沒有容錯空間,所以我認為還是需要具備一定登山技巧及心理素質才適合來挑戰

08:11鞍部營地


08:28布秀蘭山
我們通過布秀蘭山時完全被濃霧壟罩,所以未作停留,但在搜尋資料時發現有山友在此處看日出,因此才推測順走的話會有人在鞍部營地紮營



















當然不能忘了滿布的奇岩怪石,我們在巨石陣中游移穿梭,走起來也是稍微累人


09:33素密達營地






10:06素密達山
素密達山跟韓文沒有關係,純粹是音譯,我查了很多次,大家可以少浪費那幾分鐘了

接近素密達山頂時似乎有幾條路可以選擇,我跟古師傅是稍微走過頭一點再迴轉回來,番茄和Rich是從中間的岩石縫隙爬上來(砂石很滑),Blue則是一開始就上稜線走過來,由於白牆無景,我們也是拍拍照速速離去








10:16素密達斷崖
素密達斷崖整體比品田三大斷崖任一座都巨大不少,但因為腳點明確,加上已經有鯊魚劍的輔助度過最後一段無腳點的地方,因此整體難度個人體感與品田第三斷崖差不多

















10:48素密達山屋
於我而言,素密達山屋相比雪北山屋更似童話故事的場景,內斂的色調配上恰到好處的林相,樹梢上的霧淞與樹林下的青翠形成和緩的對比,更為寬廣的腹地與更為稀少的人煙,都讓我覺得這才是童話世界中的場景,我們在山屋中還碰到一對山友,他們今天要下到翠池,所以在我們抵達時就已經準備出發,而我們因為行程大幅超前,因此決議在山屋中慵懶一陣順便吃午餐



下一篇:2023-03-03聖稜線O型逆走3天2夜Part2🦋花蝴蝶🦋
分類:登山
1 re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