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2 谷關八雄:一日雙雄-阿白縱走 🦋花蝴蝶🦋

1.阿冷山北北峰:H1140m,補山森林三角點,編號5
2.阿冷山前鋒:H1520m,無基點
3.阿冷山:H1540m,二等三角點,編號1546
4.太郎山:H1508m,無基石
5.次郎山:H1504m,省政府圖根補點
6.白毛山:H1522m,三等三角點/森林三角點,編號6408

.

上圖:Steven與阿冷山。
上圖:Smile與白毛山。

.

✦ 讀者朋友們如果需要GPX檔案,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此專區來下載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1年04月02日
參與人員:Smile、Steven、Gosen
天氣狀況:晴時多雲
當日氣溫:18度C~23度C
全程里程:14.8 km
海拔落差:981 m (H559m~H1540m)
全程爬升:1532 m (Gaia GPS)
全程爬降:1533 m (Gaia GPS)
移動時間:6小時35分 (Garmin Fenix 6x)
平均速度:2.25 km/h (Garmin Fenix 6x)
靜止時間:1小時58分 (Garmin Fenix 6x)
全程時間:8小時33分 (08:10~16:43) (Garmin)
難易程度:中 (Moderate)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等高線圖。

.

影片:由Relive所紀錄的動態路徑圖。

.

08:10 裡冷部落谷野石碑停車場 (總里程第0.0km)
08:38 阿冷山登山口 (總里程第1.6km)
08:43 四壯士神木 (總里程第1.8km)
09:21 阿冷山北北峰 (總里程第2.4km)
10:29 裡冷溪岔 (總里程第3.6km)
10:53 阿冷山前鋒 (總里程第4.2km)
11:18 阿冷山 (總里程第5.1km)

(在阿冷山空拍休息24分鐘)

11:42 阿冷山 (總里程第5.1km)
12:00 阿冷山前鋒 (總里程第6.0km)
12:41 1495峰 (總里程第7.4km)

(在1495峰空拍18分鐘)

12:59 1495峰 (總里程第7.4km)
13:12 太郎山 (總里程第7.9km)

(在太郎山午餐休息26分鐘)

13:38 太郎山 (總里程第7.9km)
13:53 次郎山 (總里程第8.5km)
14:37 白毛南岔 (總里程第9.5km)
14:43 白毛山 (總里程第9.7km)

(在白毛山拍照空拍休息29分鐘)

15:12 白毛山 (總里程第9.7km)
16:05 白毛山步道口 (總里程第12.0km)
16:09 白毛北岔 (總里程第12.3km)
16:32 白鹿吊橋 (總里程第14.5km)

(在白鹿吊橋進行空拍10分鐘)

16:42 白鹿吊橋 (總里程第14.7km)
16:43 白鹿橋頭 (總里程第14.8km)

.

上圖:橫軸為移動時間,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海拔高度與移動時間圖形狀好像一把踞尺。
上圖:橫軸為距離,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

上圖:阿白縱走O型路徑圖。截圖於Gaia GPS。

原本今天的阿白縱走,是要走阿白O型,結果在白鹿橋頭由台8線往裡冷停車場走時,才走了一小段,就遇到最美的台灣人,願意讓我們搭便車,因此今天是縱走而非O型。至於圖上的O型,是讓Gaia GPS繼續記錄的結果。事後一看!形狀好像一隻恐龍喔!

.

影片:由Steven所剪輯的阿白縱走。

.

.

二、注意事項

谷關七雄,是指在谷關風景區周遭的七座中級山,由老大八仙山(海拔2,366公尺)、老二馬崙山(海拔2,305公尺)、老三屋我尾山(海拔1,796公尺)、老四波津加山(海拔1,772公尺)、老五東卯山(海拔1,690公尺)、老六白毛山(海拔1,522公尺)與老七唐麻丹山(海拔1,305公尺)所組成。

其實,谷關風景區還有所謂的谷關三雌,是指馬來山(海拔1,519公尺)、佳保台山(海拔1,406公尺)與白冷山(海拔1,330公尺),其中馬來山在921大地震後因中橫公路封閉處於未開放的區域,而佳保台山只要由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爬八仙山就可順撿,另外白冷山則由白冷部落進入,一路都是柏油路即可到達,屬於輕鬆型的路線。

近年來,山友們亦將阿冷山(海拔1,540公尺)列入而稱為谷關第八雄。由於今日我們要走的是阿白縱走,會觸及到谷關八雄的阿冷山與白毛山,因此其他的英雄與英雌我們暫且不談,這部分再另寫文章記錄。

.

要走阿白縱走,可以順時針方向走,亦可逆時針方向走。

(1)順時針走:
就是今日我們的行程,由裡冷部落谷野石碑停車場起登要先陡上海拔500m,經四壯士登山口而到阿冷山北北峰,再陡上海拔400m經阿冷山前鋒而抵達阿冷山。再度回到阿冷山前鋒,轉向1495峰、太郎山、次郎山三個山頭,接著陡下至海拔1332m再陡上而到海拔1522m的白毛山。而後一路陡下至海拔559m的白鹿吊橋。

(2)逆時針走:
與順時針方向恰好相反,但由阿冷山前鋒到阿冷山北北峰之間有瘦稜,若不要摸黑而走,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

.

三、交通與住宿

若讀者朋友們要我們走相同的路線,可以利用Google地圖導航至「裡冷橋」,如下圖所示的位置。

上圖:裡冷橋。由台8線轉進裡冷橋,過橋後左轉可到同心橋、谷野石碑、台中谷野會館等。
上圖:在裡冷部落停車位置圖。圖中的紅色實線是我們今日的登山路徑。

若讀者朋友們是以汽車為交通工具,則由東勢往谷關方向開至台8線約25.8K時,就右轉進入裡冷橋,過橋後左轉經裡冷部落,會路過不少的露營區,即可到達同心橋及谷野石碑。在谷野石碑沿著裡冷林道的路旁(橘色虛線)可以停約50台的汽車,繼續往台中谷野會館的紅色虛線處為谷野會館的停車場,我們盡量不要停在紅色虛線處。

若遇到假日車多的時候,也可以將汽車開過同心橋,另一邊也可以停約20台汽車。此橘色虛線部分的停車位,不但可以當作阿冷山的起登點,亦可當作為唐麻丹山的起登點。

.

若讀者朋友們不開車,也可以公車作為交通工具,在入夜前的各路公車與班次頗多,若以順時針方向走阿冷縱走,可搭到裡冷站,以步行方式進入裡冷橋開始行程。而下山到達白鹿吊橋後,亦可在白鹿橋頭站搭車回家。

.

本日的行程,不需要申請入山證或入園證。

.

.

四、紀錄

(1)谷野石碑停車場到阿冷山

上圖:從裡冷部落谷野石碑停車場起登。今天是假日,不知為何來的人很少?我的車就停在照片的右側,此區域可以停蠻多的車輛。08:10
上圖:由停車場開始記錄今天的行程。

.

影片:由谷野石碑停車場開始起登,左側有岔路可以直接接上果園路徑往登山口走,但是我們稍微再往回走20m回到岔路口,可以看到四壯士步道的路牌。

.

上圖:回走到此岔路口,開始沿著產業道路往上走。

.

影片:由四壯士步道開始前進。

.

上圖;沿路的花正在盛開,Steven正在聞香。
上圖:沿路上也有好幾個露營區。
上圖:圍籬右側就是露營區。
上圖:繼續沿著產業道路緩緩而上。
上圖:路旁有藍色告示牌,上面寫著:「敬告登山遊客,上方園區為私人果園,車輛請勿進入以免妨礙人員及貨車出入,(下方可停放)謝謝合作」。
上圖:繼續走,右側視野開闊,可以看到東卯山就在前方。
上圖:繼續走,可看到此涼亭。
上圖:離開寬大的產業道路,往左切入較窄的路徑。
上圖:繼續緩上,會經過此懸空水管,上面有很多的登山條。
上圖:路徑左側有基地台。
上圖:花開的真是漂亮,但是我說不出是什麼花啦?
上圖:來到了阿冷山登山口。08:38
上圖:再往前走200m。
上圖:來到了四壯士神木。怎麼數都只有三棵?好像第四棵被最右側這一棵給擋住了。08:43

.

影片:四壯士神木的動態環境。

.

上圖:繼續前進。
上圖:路徑條件都很好。
上圖:走到這個岔路口,沿著登山布條往右上而走。

.

影片:往右上而走!別看到產業道路比較寬大,而繼續直行。

.

上圖:路徑明顯變得較陡。
上圖:路徑旁有台電界樁,後方就是電塔。
上圖:過電塔後,又是直接陡上。
上圖:要上稜線前的小石瀑區。
上圖:此路段,可以往左側之字型往上繞回,也可以像Steven或我們直接拉繩往上。
上圖:回看後方的東卯山還有谷關大道院。
上圖:沿著沿線陡上,路徑旁有養護措施。
上圖:再陡一小段,前方就是阿冷山北北峰。
上圖:我(Gosen)與阿冷山北北峰。09:21
上圖:Steven與阿冷山北北峰。
上圖:Smile與阿冷山北北峰。
上圖:咦?突然發現Steven也很自戀喔?
上圖:離開阿冷山北北峰,一開始就是緩下,接著就是陡上。
上圖:路徑緩下,且轉為平緩。
上圖:奇形怪樹。
上圖:Smile回拍Steven,Steven今天變得很活撥喔!

.

影片:來到岩石區。

.

上圖:要往右側而過。
上圖:回拍此岩石區。

.

影片:由岩石區繼續前進,仍然在陡上階段。

.

上圖:這棵樹的樹幹形狀很特殊。
上圖:繼續陡上,右側是斷稜,要小心。
上圖:還蠻陡的!且路徑會滑。
上圖:接下來的這一段路徑很陡峭,拉繩輔助。

.

影片:此段陡上的路徑過程。

.

上圖:陡上還沒有結束。
上圖:陡上且為樹根路徑,左側為斜坡。

.

影片:這裡陡上後,會出現一小段的平緩路段。

.

上圖:過了小平台後,繼續陡上。

.

影片:此時路段比較複雜,既有樹根也有岩石,Steven走得還蠻快的。

.

上圖:此為裡冷溪岔,照片前方有一條路徑可以通往裡冷溪往台中谷野會館可回到停車場。今天到此發現,這一條可以下切的路徑一開始的登山布條不見了?10:29
上圖:繼續往上,往阿冷山方向走。
上圖:由裡冷溪岔往阿冷山前鋒的這一段路徑,又陡又有樹根又有岩石,其實走起來比較費力一些。
上圖:看到這棵倒木就表是陡上暫時結束,上到稜線了。上了稜線記得往右轉而走。

.

影片:陡上到稜線上的動態過程,記得往右走。

.

上圖:路徑轉為緩緩而上的落葉型態。
上圖:偶爾有陡峭一小段。
上圖:Steven坐在斜長的樹幹上。
上圖:很少看到Steven有這樣的表情。當然,要拍起來!
上圖:來到了阿冷山前鋒。無基石。10:53

.

影片:此為三岔路,往右而走就是等會去阿冷山回來後要往白毛山的方向,若往左前直走,就是往阿冷山。往左前,先去阿冷山。

.

上圖:Steven與阿冷山前鋒。
上圖:Smile與阿冷山前鋒。
上圖:我(Gosen)與阿冷山前鋒。

.

影片:Smile介紹路徑方向。

.

上圖:一開始就是陡下,再轉為平緩。
上圖:接著,就是陡上。
上圖:此段路徑不複雜,雖然陡上算得上好走。
上圖:上到平台,也就表示阿冷山要到了。
上圖;右側有一岔路,可以往太清宮。
上圖:往左一小段,就是阿冷山。11:18
上圖:請山友幫忙合照。
上圖:Smile與阿冷山。這是她的第二刷了。
上圖:我(Gosen)與阿冷山。這也是我的第二刷。
上圖:Steven與阿冷山。

.

(2)阿冷山到白毛山

上圖:在阿冷山休息空拍24分鐘,該要離開了,今天的路程頗遠。11:42

.

影片:離開阿冷山。

.

上圖:剛剛怎麼來,現在就怎麼還。
上圖:途中有大倒木,Smile要我們兩位坐在上面拍照,說這樣看過記錄的朋友們就會印象更深刻。
上圖:再度回到阿冷山前鋒。12:00

.

影片:由阿冷山來到阿冷山前鋒,此時就必須要左轉往白毛山方向前進。

.

上圖:路徑很好,就是逐漸陡下。
上圖:沿路上有阿白縱走的紅色指標。
上圖:此段路徑上看到不少像是漁網的植物,這種像漁網的植物,之前在上島山往洗水山的路徑上也看過不少。
上圖:由於上緩下路徑又好,因此這一小段,三人有稍微小跑步。

.

影片:路徑上都是落葉,紅色、黃色等,可以說路徑很美。不知何時?Smile已經走在我們兩人之前?

.

上圖:過倒木,或者由左側繞過。
上圖:回拍Steven跨過倒木。
上圖:這棵樹的樹根,好像八爪魚?
上圖:緩下到平坦之處。
上圖:開始陡上!約要陡上海拔100m的高度,照片中往上看的盡頭,就是1495峰。

.

影片:陡的時候,也沒有在客氣的!看近不近,說遠不遠。

.

上圖:上到1495峰,這個名字是我自己取的,不然,就只能說我們登上了一個假山頭,不如給它一個名字來得好記。12:41

.

影片:Steven一看到1495峰可以空拍,已經忍不住將機器拿出來了!在此空拍18分鐘,也給我們一個合理的修習藉口。

.

上圖:該繼續前進。12:59
上圖:看到接下來的路徑,突然發覺,我們好像才走了路程的一半?

.

影片:由1495峰往太郎山走,一開始就是極陡下的地形,要拉繩!

.

上圖:陡下,而且很陡,建議戴上手套拉繩,比較好走。
上圖:陡下且左側為斜坡斷稜,要謹慎小心而走。
上圖:回拍陡下的路徑。
上圖:再回拍剛才陡下的路徑。
上圖:路徑陡下到底後,路徑旁有鐵籠,是獵人捕抓獵物之用嗎?
上圖:又要陡上往太郎山,也差不多要陡上海拔100m。
上圖:來到了太郎山,我們準備在此吃午餐。13:12

.

影片:太郎山三角點,無展望,也無基石。

.

上圖:在休息時間,看到有山友逆走阿白縱走,問了之後,知道是馬來西亞籍而在竹科工作的朋友,也看過Steven的影片。這位朋友要走5天4夜,將谷關八雄大半給走完,我們請他要注意安全。
上圖:Steven與太郎山。
上圖:Smile與太郎山。
上圖:我(Gosen)與太郎山。
上圖:在休息期間,走相同路線的山友追上了我們。之前在阿冷山時就已經碰面過,大家一起合照一張。

.

影片:在太郎山休息了26分鐘,該往次郎山走。落葉路徑,柔軟平緩且清楚。13:38

.

上圖:又是逐漸陡下。13:38
上圖:在逐漸陡上。
上圖:感覺上,一下子就抵達次郎山。13:53

.

影片:抵達次郎山,有基石,三等三角點。喝口水,得繼續行程。

.

上圖:我(Gosen)與次郎山。
上圖:Steven與次郎山。
上圖:Smile與次郎山。
上圖:準備離開次郎山。

.

影片:動態回眸一瞥次郎山。

.

上圖:一開始的路徑還算平緩而下。
上圖:接著,繩索就出現了,表示陡下的程度加深。

.

影片:持續得陡下過程,路徑旁的樹會刺人,別亂抓。

.

影片:又來一段拉繩陡下。此段Smile注意在拍攝而不小心踩空跌了一跤,還好人無恙就好。此段跌跤部分已經減除。

.

上圖:要上白毛山前的這一段,要先陡下到海拔1332m左右。
上圖:這段陡下就比較滑了一些。

.

影片:此段陡下的過程比較長了一些。

.

上圖:慢慢的要接上鞍部。

.

影片:接上鞍部,此時路徑變得平緩。

.

影片:平緩的路段還蠻長的。但是目前是海拔1332m,等會就得陡上到海拔1522m的白毛山。

.

上圖:開始要陡上了。
上圖:要陡上海拔約200m,也是不輕鬆啊!
上圖:雖然路徑狀況好,但一路的上上下下,也是很磨心志的。
上圖:路徑左側旁有不知何種用途的機器殘骸。
上圖:此時Steven知道白毛山已經不遠,為了搶空拍時間,已經開始加快速度往白毛山「跑」去!
上圖:這一段應該今天最陡的一段。
上圖:路徑上也開始出現不少倒木還有岩石。

.

影片:往白毛山陡上的這一段,其中這一段比較難走。

.

上圖:又要攀爬,又要跨倒木而過。
上圖:回拍這段的陡上,Smile準備跨過倒木。
上圖:持續陡上。
上圖:此路段在左側踩踏而上。
上圖:到達白毛南岔。14:37

.

影片:白毛南岔的路徑介紹。往右上可到白毛山,往左下可下山往白鹿吊橋。

.

上圖:白毛南岔。
上圖:樹幹上有寫上:「往白毛山主峰」以及劃有路徑指標。
上圖:過倒木。
上圖:再陡上。
上圖:上到平緩處。
上圖:回拍快要抵達白毛山的路徑指標。
上圖:白毛山終於到了!14:43

.

影片:Smile抵達白毛山的過程。

.

上圖:Steven在白毛山已經空拍有10分鐘以上。

.

影片:空拍結束,正要回收空拍機。

.

上圖:由此展望點,可以看到東卯山還有谷關大道院,台8線也清晰呈現在眼前。
上圖:Steven與粉絲情侶合照。
上圖:Smile與白毛山。
上圖:Steven與白毛山。
上圖:我(Gosen)與白毛山。

.

影片:祈禱三角點保佑大伙平安下山。此時還有幾位山友在三角點。

.

影片:這麼巧?白毛山遇到白毛狗!當然,要合影一下!

.

(3)白毛山到白鹿吊橋

上圖:我們要下山了,準備完成今天的阿白縱走。15:12

.

影片:離開白毛山,谷關八雄或谷關七雄的老六。

.

上圖:下來一段,就會到木棧瘦稜處。
上圖:看來驚險但是優美。

.

影片:Smile走下木棧瘦稜段。

.

上圖:再往前一段,有另一段的瘦稜。
上圖:開始沿著白毛山步道下山,此為白毛山步道2K處。
上圖:此段為陡下,路徑條件也比較差一些。

.

影片:拉繩就是!也要小心步伐。

.

上圖:接著下走,就會走到此木梯。

.

影片:此木梯的寬度很小,其實很不好走。

.

上圖:又陡下一段。
上圖:白毛山步道1.5K處。路徑轉為平坦,但路徑上有石塊。
上圖:Smile要求我們兩位要坐在椅子上拍一張。
上圖:鋸木的痕跡。
上圖:又要坐一下?
上圖:白毛山步道1.0K處。
上圖:不用等Smile開口,我們兩個已經提前先坐在椅子上等拍照了。
上圖:繼續陡下,白毛山步道算不上是好走的路徑,至少與東卯山步道相比的話。
上圖:白毛山步道0.5K處,有椅子,快拍吧!
上圖:一小段的好走路徑。
上圖:終於回到白毛山步道口,也就是白毛山步道0K處。16:05

.

影片:白毛山步道口的動態環境。

.

上圖:沿著產業道路而下。
上圖:我指的位置,是在跟Smile說,我們兩年前來爬白毛山時,把汽車停在這個位置上。Smile卻說她忘記了。難怪,有時在討論各個山徑時,總覺得Smile記憶拼裝雞同鴨講!
上圖:離白鹿吊橋還有2.5K。
上圖:來到白毛北岔。左邊岔路,就是之前白毛南岔往左走,就會接到此岔路。16:09
上圖:離白鹿吊橋還有2.2K。
上圖:其實汽車是可以沿著產業道路開到接近登山口處。
上圖:此處為岔路,指標上指離白鹿吊橋還有0.6K,但此路徑汽車無法通行。而我所指的方向,亦即往左轉,是汽車可行之路,我們決定往左走。此處,請讀者朋友們參考之前的等高線圖,就可得知,兩條路皆可到達白鹿吊橋。
上圖:左轉後,就會經過此橋樑。
上圖:繼續前行,可到達此紅色鋼拱橋。

.

影片:紅色鋼拱橋。

.

影片:過紅色鋼拱橋,已經看到了白鹿吊橋!

.

上圖:回拍紅色鋼拱橋。
上圖:回拍剛過的路徑,其中一側是排水溝。
上圖:終於到了白鹿吊橋。16:32
上圖:白鹿吊橋。

.

影片:Steven在白鹿吊橋上進行空拍。

.

上圖:空拍10分鐘,Steven正在收機器。16:42

.

影片:過白鹿吊橋,來到白鹿橋頭。

.

上圖:與白鹿吊橋合照。16:43
上圖:完成了今天的阿白縱走。
上圖:三人正在考慮是要走回完成O型,還是等公車?查了一下,最快的一班,還要半小時?
上圖:不如靠自己的雙腳走回裡冷。這麼巧,走在我們前方的夫婦正要去開車,結果我們走在一起,他們問我們是要回到那裡?我們說要走回裡冷,他們說要載我們一程。
上圖:前面的汽車就是熱心夫婦的汽車。
上圖:經過搭便車,很快就回到裡冷谷野石碑停車場,讓我們少走了7.5K。17:35
上圖:突然,覺得更輕鬆了!

.

.

五、結語

阿白縱走,基本上來說,對常在爬山的讀者朋友們而言並不算太硬,我猜想,健腳也許只需要6小時內即可,如果不要匆匆而過,可以抓9小時慢走,途中還可以好好吃個午餐水果。因此建議要早點起登!

如果讀者朋友們已經走了一半,想要撤退,在阿冷山或阿冷山前鋒時都可以原路而回,若已經過了太郎山就建議繼續往白毛山將全程走完。

7 replies

  1. 好詳細的記載文章,非常感謝。
    明天我也要依循大大的路徑走一次。

    • 我們走過的路線都儘可能詳細紀錄,才能讓第一次走的朋友更安全的享受山林之美,謝謝您的支持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