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五石縱走10連峰:一日單攻 🦋花蝴蝶🦋

01.五寮尖山:H639m,北部三大岩場之一
02.阿屘(音:滿)尖山:H650m,無基石
03.金面山:H667m,二等三角點,編號1056,小百岳#021
04.十三份山:H615m
05.石厝坑山:H573m
06.白石山:H625m,無基石
07.石龜坑山:H480m
08.頭寮山:H480m
09.溪洲山:H577m,三等三角點,編號6296,小百岳#023
10.新溪洲山:H475m,殖產局三角補點

.

上圖:Smile與五石縱走十連峰三角點合拍,還有起登的十六分咖啡(或玉里商店)及中途的百吉隧道。

.

✦ 朋友們如果需要GPX檔案,可進入[ GPX–資料庫🦋花蝴蝶🦋 ]此專區來下載

.

.

一、登山資料

登山日期:2021年04月21日
參與人員:Peter、Smile、Gosen
天氣狀況:晴
當日氣溫:17度C~26度C
全程里程:24.2 km
海拔落差:561 m (H106m~H667m)
全程爬升:2015 m (Garmin Fenix 6x)
全程爬降:1967 m (Garmin Fenix 6x)
移動時間:11小時11分 (Gaia GPS)
平均速度:2.16 km/h (Gaia GPS)
靜止時間:2小時11分 (Garmin Fenix 6x)
全程時間:13小時22分 (06:05~19:27) (Garmin)
難易程度:中高 (Moderate-Difficult)

.

上圖: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的等高線圖。

.

影片:五石縱走十連峰的動態移動路程。請點選影片,即可看到游標指引的路徑移動過程。

.

06:05 玉里商店登山口 (總里程第0.0km)
07:21 五寮尖山 (總里程第2.4km)

(在五寮尖山休息拍照17分鐘)

07:38 五寮尖山 (總里程第2.4km)
08:52 龍山岩 (總里程第3.9km)
09:04 阿屘尖山 (總里程第4.25km)
09:15 龍山岩 (總里程第4.6km)

(在龍山岩如廁休息7分鐘)

09:22 龍山岩 (總里程第4.6km)
10:40 金面山岔 (總里程第7.4km)
11:06 金面山 (總里程第8.0km)
11:29 金面山岔 (總里程第8.6km)
12:10 十三份山 (總里程第10.1km)

(在十三份山午餐休息34分鐘)

12:44 十三份山 (總里程第10.1km)
13:18 白石岔 (總里程第11.2km)
13:33 石厝坑山 (總里程第11.7km)
13:56 白石岔 (總里程第12.2km)
14:02 白石山 (總里程第12.4km)

(在白石山拍照休息12分鐘)

14:14 白石山 (總里程第12.4km)
14:27 迴轉岔 (總里程第12.9km)
14:58 石龜坑山岔 (總里程第14.2km)
15:21 石龜坑山 (總里程第14.6km)

(在石龜坑山休息10分鐘)

15:31 石龜坑山 (總里程第14.6km)
16:08 百吉隧道 (總里程第16.2km)

(在百吉隧道拍照10分鐘)

16:18 百吉隧道 (總里程第16.2km)
16:43 頭寮山 (總里程第17.1km)
17:55 溪洲山 (總里程第19.9km)
18:36 溪洲岔 (總里程第22.4km)
18:41 新溪洲山 (總里程第22.7km)

(在新溪洲山拍照休息10分鐘)

18:51 新溪洲山 (總里程第22.7km)
18:56 溪洲岔 (總里程第23.0km)
19:27 溪洲大橋登山口 (總里程第24.2km)

.

上圖:橫軸為移動時間,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上圖:橫軸為距離,縱軸為海拔高度。由Garmin Fenix 6x所記錄。

.

.

二、注意事項

五石縱走,我們從攀登五寮尖登山口玉里商店起登,因玉里商店旁開了一家十六分咖啡,文章中有時也稱為由十六分咖啡起登。因為要走十連峰,擔心在峭壁雄風會塞車,故直接由十六分咖啡左側山徑進入,往永達煤礦礦坑口遺跡方向而走,接上產業道路沿著濟玄堂右側路徑再繼續接上產業道路,由五寮尖登山口(新北市政府版)進入,由峭壁雄風的右下側腰繞路而過,最後再攀爬陡上約100m的五寮尖攻頂右線,就可抵達今天的第一座山-五寮尖山。

隨後往龍山巖(岩)方向續走,沿著籠山巖步道走,途中偶上偶下會經過天然石浮雕、黑松大姊頭等抵達龍山岩,過了龍山巖廟後就會看到往阿屘尖山的步道,單趟為0.35K來回需要0.7K,往阿屘尖步道走,先陡下一段再陡上一段即可到達第二座山-阿屘尖山。龍山巖此處實際上是有公路可以開車而到。

由阿屘尖山回到龍山巖廟,三人就上了一下洗手間,走下到龍山巖停車場,沿著公路往下走約600m,到了一處公路左轉處就再度走進山徑裡,接下來要走約2K可到金面山岔,右轉進入先陡下再陡上走約600m可到金面山,小百岳排名21,是我們今天的第三個山頭。

再走600m回到金面山岔,我們決定到下一座山-十三份山,我們的第四座山,再來吃午餐休息一下,因此在中午抵達十三份山時,煮水泡麵休息了34分鐘,再繼續起行走1.1K到達白石岔。

在白石岔,往右走500m可到石厝坑山,繼續往前不到200m可到白石山。我們先往石厝坑山,右轉往石厝坑山方向走約300m會到鞍部,此時要左轉10m就可再度看到登山布條,再右轉緩上走200m就可到石厝坑山,我們今天的第五座山。

由石厝坑山走回白石岔,繼續往前走200m不到就看到路徑右側的石壁上,用油漆寫上「白石山」三個大字,此也表示白石山沒有三角點,這是我們今天的第六座山。上到白石山的石壁上有很不錯的展望,也可以看到遠遠的石門水庫還有旁邊的溪洲山,此時真有點懷疑真要走到那麼遠?

其實過白石岔後會看到一個大的石碗,在此有兩條路徑可選,右下是腰繞白石山,左前就是直走白石山,我們選擇左前到白石山,過白石山後會走在展望不錯的稜線上,走了500m後就要往右迴轉回腰繞路,再走100m後在腰繞路口岔就必須左轉,陡下後接上林道的路徑,走了約600m後就會走到石龜坑岔,就會看到林道右側有登山布條,下切過溪就開始一路陡上,必須在400m的距離陡上海拔接近100m的高度,就可以抵達我們的第七座山,石龜坑山。

休息過後,繼續往1.6K的百吉隧道走,百吉隧道是位於台7線上的一座隧道,而我們會走在百吉隧道上方且穿越而過,再來就又是要走900m陡上海拔約120m的高度,這會是今天最辛苦的一段,到了頭寮山,我們的第八座山,視野不錯但還有兩峰才能完成今天的行程,我們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休息就直接往溪洲山方向走。

從頭寮山往溪洲山這段約2.8K的路徑上,其實路徑緩上且好走,但是這段路上的岔路頗多,建議讀者朋友們要走這一條路線事先一定要先做好功課,或參考我們在第四段的紀錄照片過程,不然就是下載我們的GPX檔,沿著GPX路線走比較不用花時間來確定路徑。終於在接近傍晚時走到了我們今天的第九座山–溪洲山,小百岳排名23。

在溪洲山往新溪洲山最後這2.8K的過程,此時天色逐漸轉黑,因此走到第十座山新溪洲山時已經天黑,當我們抵達後,再接著要走1.5K下山到溪洲大橋登山口,我們三人完成了今天的行程。

.

.

三、交通與住宿

若要走此路線,請朋友們利用Google導航到五寮尖登山口,台7乙線在登山口附近的道路兩側找好停車位,即可開始起登。但因為是熱門路線,通常晚到就會停的比較遠些,只要天氣許可,建議要早點來,不然騎摩托車也是一個方法,省去找停車位的時間。

下山後來到石門水庫的溪洲大橋旁的溪洲山登山步道,是A進B出的型態,所以需要接駁!我們在入夜後請了住在中壢的親友Pearl來溪洲大橋旁接我們,並幫我們接駁到五寮尖登山口去取車。

.

✦撤退路線

五石縱走,沿路上有很多的撤退點,只是這些撤退點要安排好有汽車接駁比較方便。如果爬上五寮尖山後不願再走,可以原路撤回或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2020-05-10 新北三峽:五寮尖O型 🦋花蝴蝶🦋,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下山。

如果已經走到龍山岩,可以請接駁的汽車開到龍山岩來進行接駁。若已經走到金面山,也可以經由金山面山的方向往阮家莊土雞城-老大店下山。若到了白石山撤退點更多,或到了百吉隧道可沿著台7線撤退到慈湖。即使走到了溪洲山也有路徑可以直接下山。這部分請研究離線地圖Gaia GPS等來預留退路。

.

玉里商店或稱為十六分咖啡旁,有流動廁所可供使用。本路線可以當日完成沒有住宿的需求。

.

.

四、紀錄

(1)五寮尖登山口到五寮尖山

上圖:清晨由五寮尖登山口的十六分咖啡起登。由左至右:我(Gosen)、Peter,還有正在幫我們拍照的Smile。06:05
上圖:由十六分咖啡左側路徑進入,接著沿著山徑緩緩而上。
上圖:一小段就來到永達煤礦礦坑口遺跡。
上圖:繼續往上走。
上圖:路徑左側的房屋遺跡,應該是礦工休息的地方。
上圖:接到產業道路上。
上圖:回拍這個岔路,剛好有一隻小黑狗當Model。
上圖:繼續沿著產業道路而上,沿路上我們盡量輕聲講話,我猜兩邊的住戶應該都還在睡覺吧?
上圖:走這一段路,就是要避開五寮尖傳統的稜線還有峭壁雄風,因為今天的路徑有夠長,峭壁雄風今天就不去了。
上圖:走在筆直柏油的產業道路上,緩緩而上剛好當作是暖身。
上圖:右側岔路也是產業道路,我們取直而走,等會還是會再接上。
上圖:沿路有保安林界碑。
上圖:走到了濟玄堂。在濟玄堂前往左彎可以繞回五寮尖的稜線,不取。我們往右直上濟玄堂。
上圖:與濟玄堂拍一張。
上圖:繼續往前走。

.

影片:由濟玄堂往前走,進入狹小的一小段山徑。

.

上圖:山徑很細但看得出是路徑。
上圖:轉為柏油小路。
上圖:過了這個小鐵橋,再度接上產業道路,左轉繼續往前走。
上圖:看得出來,今天的天氣很好。
上圖:目前是萬里無雲的狀態,早上此時還算清涼,接近中午可以預期一定很熱。
上圖:走到五寮尖登山口(新北市政府版),我們要左轉過木橋。
上圖:登山口的木橋。
上圖:木橋邊有五寮尖步道導覽圖。其實由此走也可以接上峭壁雄風還有獨立峰。
上圖:過木橋。
上圖:石梯型態的路徑。
上圖:有指示牌指引五寮尖山的方向。
上圖:指向右後方的路徑,就可以接上產業道路,如果是由五寮尖山下山,可以這樣選擇。
上圖:繼續陡上,石頭型態的路徑。
上圖:指示牌左側方向寫著:獨立峰稜線鞍部60公尺。意思就是往左側走60m就可回到獨立峰還有峭壁雄風。我們要繼續往前走。
上圖:往左側陡上可以通往獨立峰,我們跳過要持續往前走。
上圖:左側又有一岔路可以回到獨立峰稜線。
上圖:往五寮尖山還有340m的距離。
上圖:回拍這一條左側的岔路。
上圖:路徑石頭很多,還是很崎嶇。
上圖:繼續陡上。
上圖:來到了編號7號。
上圖:大茄苳樹的右方就是右線。當然是選右線的啦!

.

影片:指示牌顯示,上五寮尖山還需要170m,但是這170m要看你走右線或左線,走左線會比較簡單一些,走右線就又是接近垂直的一大段岩壁攀爬而上。

.

上圖:我已經往大茄苳樹的右方走去。
上圖:大茄苳樹。

.

影片:以動態方式來說明編號7的路徑方向。

.

上圖:過了大茄苳樹後,還是維持石頭型態的路徑。
上圖:但是路徑會愈來愈陡。
上圖:已經有45度左右的陡度。
上圖:更陡了。
上圖:從此到攻頂這一段,角度大約有70度左右,其實已經感受到很垂直了。
上圖:五寮尖山,我們三人已經都走過很多次,也都知道路徑型態,就是爬吧!
上圖:Smile一直喊怎麼這麼陡?雖然慢的一點,但是也爬得很開心!
上圖:Peter與我(Gosen)已經在山頂等待Smile。
上圖:看得出來,很陡峭。
上圖:最後一段,感覺上幾乎都快垂直了。07:21

.

影片:Smile也上來了!

.

上圖:Peter與五寮尖山。
上圖:Smile與五寮尖山。
上圖:我(Gosen)與五寮尖山。

.

影片:從五寮尖山來看環繞的展望。

.

.

(2)五寮尖山到阿屘尖山

上圖:我們要離開五寮尖山,我們今天的第一座山。07:38
上圖:回拍五寮尖山。07:38
上圖:五寮尖山頂上有三條路徑可以走,要往五寮尖攻頂左線而下,可別走錯了方向。拉繩陡下。
上圖:繼續往下走。

.

影片:回拍剛才陡下的過程。下來時的右側有一條腰繞路,若在此右轉走腰繞路,可以從玉觀音登山口下回到玉里商店。

.

上圖:剛才陡下的路徑。
上圖:都是岩石型態。
上圖:來到左線與龍山岩步道岔。我站的位置,往左就會回到編號7的岔路口。我們要往右走龍山岩步道。
上圖:在此岔路往五寮尖要花5分鐘。
上圖:我們往右接上龍山岩步道。
上圖:回拍岔路口。
上圖:接著就會看到此指示牌,還有編號10。
上圖:回拍此指示牌。
上圖:由編號10往上走。

.

影片:編號10的動態環境。

.

上圖:陡上後,接著就是陡下。
上圖:沒人拍Smile,我幫她回拍一張。
上圖:又陡上,路徑旁有鐵柱且有綁上繩索。
上圖:路徑的左側是邊坡,有做木柱及繩索做安全維護,這一段的路徑相對比較窄小。
上圖:又要陡下。基本上,從五寮尖山到龍山岩這一段路徑,就是沿著稜線偶爾陡上偶爾陡下。
上圖:繼續往下。
上圖:再度陡上。路徑上大抵都是石頭,偶爾為泥土路徑夾雜。
上圖:離龍山嚴(岩)還有1.2km。
上圖:樹幹會轉彎的怪樹。
上圖:有鐵梯輔助陡上。
上圖:也有樹根路型態的路徑。
上圖:也有倒木。
上圖:又陡下。也就是從五寮尖山到龍山岩之間,就是陡上陡下的不斷重複,可以參考之前的海拔高度圖就可以感受到。
上圖:岩壁上陡上。
上圖:繼續陡上。
上圖:又要陡下。
上圖:這一段的陡下,踏點極滑要小心。

.

影片:拍這一段極滑陡下的過程,影片中看起來路徑還好,走起來並不好走。

.

上圖:回拍這段陡下的路徑,就是因為滑,難怪以前的前輩要綁上繩索。
上圖:來到天然石浮雕。
上圖:天然石浮雕。
上圖:Peter有先往左前去看天然石浮雕,但是沒有看到什麼?因此我們在此喝兩口水繼續往右前而走。

.

影片:往右前方向繼續前進。

.

上圖:此處左側的告示板,應該是在解釋前方天然石浮雕的內容。
上圖:往右前方向走,就是往龍山岩的方向。
上圖:離龍山岩還有0.2K。
上圖:路徑上有藍色路牌。
上圖:回拍剛才走過的路徑。
上圖:略微陡上。旁邊的藍色路牌上寫:絲仔路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指這個小山頭叫做絲仔路尖嗎?
上圖:路徑上有繩索相伴。
上圖:來到「黑松大姊頭」。
上圖:這裡應該有黑松三姊妹?但是只看到黑松大姊頭。

.

影片:黑松大姊頭!好大的一棵松樹!

.

上圖:再走一小段,就會到此一平台。
上圖:有指標指示黑松三姊妹的方向,我們剛剛過來沒有看到?
上圖:在此平台繼續往前走。
上圖:右側平台上有椅子可坐,但是看來有點原始的感覺,好像很少有人經過或維護?
上圖:看到石階梯,也就是龍山岩到了。
上圖:接上石階梯往右上走。08:52
上圖:來到龍山岩廟,Peter與我已經在兩手合掌,向神明祝禱今天一路平安。

.

上圖:過龍山巖廟,準備向阿屘(音:滿)尖山前進。

.

上圖:龍山巖。
上圖:過了龍山巖廟後,就會看到阿屘尖登山步道導覽圖。08:54
上圖:三峽阿屘尖登山步道導覽圖,上面寫說單趟為0.35K,需要11分鐘。這表示來回預估要用到22分鐘。

.

影片:由阿屘尖山登山步道起走。「屘」的音為滿,所以Smile一直講錯。

.

上圖:登山步道口。
上圖:靜態來看,此登山步道口與龍山巖廟的距離。
上圖:一開始是先陡下。
上圖:再陡上。
上圖:阿屘尖山。09:04
上圖:我(Gosen)、Peter與阿屘尖山。
上圖:Smile與阿屘尖山。阿屘尖山,無基石。屘(音:滿)。
上圖:離開阿屘尖山。

.

(3)阿屘尖山到金面山

上圖:先陡下。09:07
上圖:再陡上。
上圖:回到阿屘尖山登山口。09:15

.

影片:拍攝阿屘尖山登山口的環境。屘的音為滿,Smile口誤講錯。

.

上圖:走回,往右下方向走。09:17
上圖:前方的建築物裡有廁所。
上圖:Smile去洗手間,我們慢慢的走下來,來到龍山岩的停車場。09:22
上圖:停車場還頗大的,這表示汽車可以開上來。
上圖:龍山巖廟正面拍一張。前面的本體應該是未完成的的建築物。
上圖:右側有方塊石,被稱為龍印。

.

影片:沿著停車場繼續走,沿著公路向右U型迴轉。

.

上圖:U型迴轉的路邊指示牌。
上圖:U型迴轉後,沿著公路大約要走0.6K的距離,就會再度脫離公路。
上圖:海拔呈現略微緩下的型態。
上圖:油桐花正在盛開。
上圖:走到此,公路要左轉,但是我們要再度進入山徑中。

.

影片:由影片中可以看出有登山布條指引,電線桿的底部上有寫上往金面山的方向。

.

上圖:看起來不像是路徑?如果不能確認,一定要用離線地圖的GPX路徑來確定。
上圖:剛進來時,會讓人覺得路徑應該又是原始狀態,但是進來後,發現步道型態平緩好走,要穿越一小段的竹林。
上圖:才剛說路徑好走,馬上打回原形,而且還要陡上。
上圖:陡上還沒完。
上圖:還要拉繩!
上圖:回拍剛才陡上的這一段。
上圖:鑽過倒木。
上圖:這一段的陡下,我(Gosen)繩索沒有拉好,不小心下墜的一下,手臂有點皮肉傷。
上圖:其實是有踩點的,只是剛才大意了。
上圖:在此,已經看到等會要去的金面山。
上圖:今天上上下下已經習慣了!
上圖:回拍這一段的陡下。
上圖:油桐花瓣。這一小段路徑上飄落了一大堆四月雪:油桐花!Peter都忍不住邊走邊拍。
上圖:油桐花瓣。
上圖:路徑上有界碑。
上圖:略微陡上。
上圖:平坦路段。
上圖:來到金面山岔。10:40

.

影片:在金面山岔來看此岔路。

.

上圖:往金面山方向走,跟著登山布條走。

.

影片:金面山要攻頂前的岔路很多,而且可以由不同路徑攻頂,因此還是要請朋友們多加注意!

.

上圖:跟著GPX路徑來走。
上圖:又來到岔路,有指標,往右準備開始陡上。
上圖:看到這種陡度,也猜得出來金面山不遠了。
上圖:從金面山岔到金面山大約要走0.6K,最後的0.2K比較陡。
上圖:看到這個路標,也就是要到金面山了。
上圖:展望點,再往上走不用100m就會到達金面山。11:06
上圖:Peter與金面山。金面山,小百岳排名021。
上圖:我(Gosen)與金面山。
上圖:Smile與金面山。

.

(4)金面山到十三份山

上圖:離開金面山,往下回走一小段,就會到這個展望點。

.

影片:在展望點的動態。

.

上圖:離開展望點。
上圖:原路陡下。
上圖:繼續陡下。
上圖:回到岔路,記得要往左轉。
上圖:另一個岔路,有指標牌,別走錯!走錯,可能就直接下山。
上圖:回到金面山岔。11:29
上圖:從另一角度來看金面山岔。
上圖:繼續往下一個目標走。
上圖:往十三份山。
上圖:又要陡下。
上圖:又要陡上。
上圖:稜線上的岩石區。
上圖:好像腕龍的樹。
上圖:穿越竹林。

.

影片:放大版的四季豆?

.

上圖:好大的豆匣。
上圖:這裡應該已經抵達地圖上的583峰,但是沒有看到任何指標?
上圖:穿越緩下的竹林。
上圖:奇形怪狀的樹。
上圖:抵達十三份山。我們要在此吃泡麵,稍微休息一下。12:10

.

影片:用自行攜帶的爐具來煮開水。

.

上圖:Peter與十三份山。這是我們今天的第四座山。
上圖:Smile與十三份山。
上圖:我(Gosen)與十三份山。
上圖:向三角點祈禱平安。
上圖:當然要放一張Smile的大頭照!Smile比出4個手指,表示這是今天我們的第四座山。離開十三份山。12:44

.

(5)十三份山到石厝坑山

上圖:一離開十三份山,很快就會進入竹林裡。12:46
上圖:出林道,就會接上像是林道的路徑。

.

影片:像是林道的路徑動態。

.

上圖:樹幹上的白色指標寫著:五寮尖、龍山岩、金山面、十三分(份)。
上圖:這一段平坦林道走不到100m。
上圖:我們又要往左前切入山徑裡。
上圖:路徑平坦。
上圖:走到岩壁稜線上。
上圖:有展望,可以看到大桃園區。

.

影片:在展望點看桃園。

.

上圖:又要陡下。
上圖:還好,有林蔭,不用完全的曝曬。
上圖:沿著岩壁走。
上圖:路徑上的左側,會出現像這樣的指示牌,台7乙線14K,也可以當作撤退路線,但是可能要提前聯絡好接駁的汽車。
上圖:來到白石岔。
上圖:往右下走,就可以去石厝坑山。13:18

.

影片:在白石岔的動態景象。走了半天了,正在討論要去石厝坑山嗎?Peter還在討論要不要去草嶺山?當然,不去啦!今天的路比唐三藏取經還遠?

.

上圖:但是一定要去石厝坑山!不然,Smile就會像唐僧對徒弟一樣對你曉以大義,她會告訴你,不知何年何月你還會再來?所以呢,今天要走完!
上圖:今天像這樣在主線道上還要往右岔的山頭,這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
上圖:路徑還不是平坦的。
上圖:拉繩!
上圖:到了這一個岔路口,登山布條突然不見了?要走右?還是左?
上圖:稍微看了一下,原來要往左走10m。

.

上圖:往左走10m,接著就往右上走,旁邊的樹幹上有白色的方向指示牌。

.

上圖:路徑是這樣的!
上圖:樹枝上的白色方向指示牌。
上圖:略微陡上。
上圖:到達石厝坑山,今天的第五座山。13:33

.

影片:石厝坑山,左前有路徑可以經由草嶺山而到慈湖。

.

上圖:Smile與石厝坑山。
上圖:Peter與石厝坑山。
上圖:我(Gosen)與石厝坑山。

.

(6)石厝坑山到白石山

上圖:離開石厝坑山。
上圖:原路而回。
上圖:回到此連續迴轉岔。
上圖:先左轉再右轉陡上。
上圖:往白石山方向而回。
上圖:回到白石岔。13:56

.

影片:白石岔的動態介紹。

.

上圖:繼續往白石山走。
上圖:只要200m就能到白石山。
上圖:快到白石山前看到石碗。

.

影片:大石碗的造成很特殊,石碗的左側有路徑可以腰繞過接下來的白石山。

.

上圖:我們要到白石山,繼續前行。
上圖:一小段就到此右側為石壁的路徑上。
上圖:原來白石山到了。白石山,沒有三角點,就只有在岩壁上用白色漆寫了白石山三個大字。14:02

.

影片:白石山,Smile自行攀爬而上。

.

上圖:白石山左側有展望點,可以看到遠處的溪洲山還有石門水庫的一小部分。
上圖:Smile與白石山。

.

(7)白石山到石龜坑山

影片:離開白石山,接下來就是走在「白石山岩稜」上。14:14

.

上圖:一小段的腰繞。
上圖:再上岩稜。

.

影片:走在白石山岩稜上,景色優美,但今天很酷曬。

.

上圖:這棵樹旁有木板凳可供作休息。
上圖:仍在岩稜上。
上圖:佛字岩。
上圖:有消防隊員正在此練習垂降。
上圖:Smile還特別靠近去拍垂降的過程。

.

影片:慢慢緩下,逐漸離開稜線。

.

上圖:別看到路徑大就繼續直走,要往右下走,有登山布條指引。

.

影片:記得要往右下走!

.

上圖:來到了迴轉岔。指示牌上寫的方向是往「白石埤」它寫成碑。我們要往右後迴轉。14:27
上圖:別忘了,往右後迴轉,就會與接上由石碗右側腰繞路徑。

.

影片:迴轉岔的動態過程。

.

上圖:黃色指示牌寫著:白石山下。
上圖:陡下,要拉繩。
上圖:回拍陡下路徑。
上圖:看到這棵大松樹,往右側走,就會接上石碗右側而下的腰繞路,不取。我們要往左轉而陡下。

.

影片:大松樹岔的路徑動態介紹。

.

上圖:回拍大松樹岔。
上圖:陡下後,會接上平坦的林道。
上圖:平坦且非常好走。
上圖:在陡下一小段。這段路徑上遇到不少山友或遊客,表示有不少人會從白石埤走到白石山。
上圖:繼續沿著林道而走,右側有岔路可通往慈湖。
上圖:岔路而下的路徑是這樣的。
上圖:我們要繼續直走。
上圖:這個岔路口,走上或走下都可以。
上圖:我們選擇走下。

.

影片:下方就是打鐵寮古道。影片沒有拍到左側,就是剛剛兩條分岔路合併之處。

.

上圖:Peter與我(Gosen)所站的位置,就是石龜坑岔。
上圖:來到石龜坑岔。14:58
上圖:林道繼續直走的話,可以到達白石埤。
上圖:我們要過溪,接著陡上。
上圖:我們都已經在陡上了,Smile還是一定要等我們來拍到陡上的過程。、
上圖:要在400m的距離裡上攻海拔約100m。平常走起來不覺得辛苦,今天已經走了很久了,再來個陡上,就倍覺辛苦萬分。
上圖:看到樹幹可以坐,Peter與我(Gosen)已經坐著在等Smile的到來。
上圖:又陡上,今天已經司空見慣了。
上圖:都是岩石型態的路徑。
上圖:再陡上一段,三角點就在前方。
上圖:Smile與石龜坑山。我們今天的第七座山。15:21
上圖:Peter與石龜坑山。
上圖:我(Gosen)與石龜坑山。
上圖:一坐下去,就不太想爬起來了。
上圖:跟石龜坑山三角點祈禱。
上圖:離開石龜坑山。15:31

.

(8)石龜坑山到頭寮山

上圖:往下一個目標:百吉隧道前進。
上圖:還有陡上!
上圖:腳步沉重啊!
上圖:有指標,順著指標走。
上圖:這裡有一個小迴轉,向右。
上圖:路況很好。
上圖:陡下。

.

影片:在此看到了蛇!

.

上圖:再度陡上。
上圖:到這棵大樹應該是至高點。
上圖:一路陡下。
上圖:路徑算好。
上圖:從石龜坑山到百吉隧道有1.6K的距離。
上圖:來到了百吉隧道。16:08
上圖:這叫做百吉林蔭步道。我們在百吉隧道上方,往右側步道出去可通往台7線到慈湖,也可以當作是撤退路線。Peter在此已經開始表達他要請老婆Pearl來慈湖載他。我相信他正在天人交戰,又想休息了但又想把今天完成,不是嗎?

.

影片:百吉隧道的動態環境。

.

上圖:休息一下,再準備出發。16:08
上圖:離開百吉隧道。16:18
上圖:樹幹上的紅色告示牌,顯示這個步道呈現O型。
上圖:來到第一個平台。
上圖:來到第二個平台。雖然兩邊有都有岔路,但是就選擇直走就行。
上圖:繼續往前。
上圖:從百吉隧道到頭寮山還需要0.9K,要爬升海拔120m左右。
上圖:又開始陡上了。
上圖:還蠻陡的。
上圖:上到路徑平坦處,有大松樹。
上圖:有倒木。倒木上有螺旋的形狀。
上圖:整天就是在陡上再陡下的循環過程。
上圖:樹根路陡上。
上圖:還有勒!
上圖:Peter坐在樹幹上正在等我們。
上圖:在此可以遠眺先前走過的金面山。
上圖:這個木椅就在頭寮山的旁邊。16:43
上圖:Smile與頭寮山。
上圖:Peter與頭寮山。
上圖:我(Gosen)與頭寮山。
上圖:準備離開頭寮山。我們的第八座山!

.

(9)頭寮山到溪洲山

上圖:繼續往溪洲山方向走,一離開馬上會看到這個崗哨亭。
上圖:回拍崗哨亭。
上圖:再往前,這個應該是給站崗的阿兵哥休息用的碉堡。
上圖:路徑上可以持續看到指示牌。
上圖:崗哨亭往溪洲山的路徑上岔路很多,我們從Gaia GPS所截錄的圖形來看。其中的紅色路徑,就是今天我們走過的路徑。從崗哨亭過來後,經過往慈湖的岔路(不取),在經往神仙亭、長壽亭,再往溪石亭走。

✦ 請朋友們要走這一段路徑,請參考接下來的照片說明,以及配合GPX路徑來走 ✦

上圖:此岔路往左,我們要往大艽芎古道方向。往右是往慈湖方向。

.

影片:來到577平台,右側可到慈湖停車場。我們要往左。

.

上圖:放大指示牌來看。
上圖:略微陡下。
上圖:路徑算好走。
上圖:隨著路徑左轉,就看到林嵩壽山三角點,高度H460m的三井基石。
上圖:在林嵩壽山三角點旁的樹上,指示牌有只是往神仙亭的方向,我們就是要往神仙亭。
上圖:看了一些之前走五石縱走的資料,有些山友將此視為十連峰之一,就我們的行程,這個三角點不算在內。

.

影片:林嵩壽山三角點。

.

上圖:在此有展望。
上圖:可以看到外鳥嘴山、內鳥嘴山、貴妃山、那結山等。這些山Smile與我已經爬過很多次了,只要遇到下雨天,又剛好二鳥一結(內鳥、外鳥、那結山)這區不下雨,Smile就要我們一起去爬。
上圖:由Peak Finder的APP可以對照得到各個山頭。
上圖:此雲天亭應該就是神仙亭吧?
上圖:繼續往前走。
上圖:這應該就是長壽亭。
上圖:由鐵皮屋搭建而成。

.

上圖:長壽亭這裡有好幾隻狗。

.

上圖:繼續走的路徑都是平緩型態。
上圖:繼續前走,別走到隔壁條路去了。
上圖:展望處看到的池,應該是新福圳一號池。
上圖:康莊大道。
上圖:來到岔路口。
上圖:此岔路口的告示牌,是油畫型態的地圖。

.

影片:此岔路有很多的路徑,我們繼續往前。

.

上圖:往前走。
上圖:回拍這個岔路口。
上圖:再走不到100m就會到達溪石亭。我們不進去了。
上圖:不進去了,就拍拍照吧!
上圖:過溪石亭,繼續前進。 到了這個路口,Peter與我(Gosen)還在討論要往右陡上?還是往左前直走?指示牌指示往右上的階梯上走。
上圖:走右側石階路是對的!
影片:右側白色指示牌寫:體能訓練方向,左側紅色指示牌寫:溪洲山公園。

.

上圖:繼續緩上。
上圖:有木階可走。
上圖:上來後會看到電塔。
上圖:此時接近黃昏,視野又大開,看到美景總可以消除一些疲累的感覺。
上圖:又要進入森林裡。
上圖:羊腸小徑,不過好走。
上圖:經過電塔。
上圖:再經過下一個電塔。
上圖:稍微的陡上。
上圖:路徑平緩。
上圖:又開始陡上。
上圖:繼續陡上。
上圖:有長板凳可以休息,只要Smile還沒有跟上,我們兩個就已經在休息了。
上圖:離開長板凳。
上圖:此岔路往左,往右到福德宮。
上圖:往左繼續走。
上圖:這個岔路的左右兩邊都可以走,是一個小O型,走一小段後就都會接上。
上圖:我們選擇走右邊,其實右邊有比較短一些。
上圖:小O型再度接上。
上圖:再看到一個電塔。
上圖:路徑好走,天色將黑,也不做逗留快快而走。
上圖:這個岔路,一定要走右側!

.

影片:也只有右側有登山布條,還有紅色警戒線。

.

上圖:記得!要走右側喔!
上圖:然後就看到破碎的帆布帳。
上圖:過了破碎的帆布帳,今天我們第九座山,溪洲山就在眼前。17:55

.

影片:溪洲山,小百岳,排名#023。

.

上圖:Peter與溪洲山。
上圖:Smile與溪洲山。
上圖:我(Gosen)與溪洲山。
上圖:溪洲山,我們要說拜拜了!

.

(10)溪洲山到新溪洲山

上圖:離開溪洲山。18:02
上圖:再遇到一個電塔。
上圖:來到木桌木椅區。
上圖:旁邊有一個林本源三角點。但不算在我們今天五石縱走十連峰內。
上圖:已經近黃昏,還有一峰還沒有到,看來是摸黑不可。

.

影片:走到木桌木椅區,記得往右下方走。雖然以前我們也都走過,居然,還走錯了一小段,就覺得不對!

.

上圖:往右下走。
上圖:天色將黑,Peter與我(Gosen)正在取出頭燈。
上圖:別管指示牌了,就往石門水庫方向走就是。
上圖:放大來看。
上圖:基本上都是緩下才是,但也偶爾有陡上的路段。
上圖:太陽要下山了!
上圖:右側有岔路,往左前走。
上圖:沿著這個登山口方向繼續走!
上圖:左轉後,路徑的左側有鐵絲網。
上圖:來到溪洲岔。
上圖:有一間小房子。
上圖:溪洲岔有很多的運動器材。
上圖:溪洲岔。我們兩個走錯了,要往右側的廣場走,就會看到往新溪洲山的路徑。18:36
上圖:繼續往前走300m,可到新溪洲山。
上圖:有一小段的石階路。
上圖:今天的第十座山,新溪洲山。Peter與新溪洲山。18:41
上圖:Smile與新溪洲山。
上圖:我(Gosen)與新溪洲山。
上圖:新溪洲山。

.

(11)溪洲山到溪洲山登山步道

上圖:新溪洲山,今天的最後一座山。離開新溪洲山。18:51
上圖:回到溪洲岔。記得右側也有一區,要走到這一區,下山的路徑在左側。
上圖:準備下山。
上圖:在溪洲岔,下山時的拱門。18:56
上圖:下山的路徑並不好走,是石頭路徑。
上圖:往右下走登山口的方向。
上圖:越接近登山口,路徑會變得更好走。
上圖:走左側。
上圖:路徑非常平坦。
上圖:看到住家了,登山口不遠了。
上圖:哇!終於到了。
上圖:終於回到溪洲山登山口。此處為溪洲大橋的登山口。19:27

.

.

五、結語

當我們三人在晚間7點半回到溪洲大橋時,姑姑Pearl已經在大橋邊等我們一陣子了,接下來還要再開約40分鐘才能回到五寮尖登山口取車回家。回到永和已經是晚上9點。

但是,我們三人平安的完成很有挑戰的五石縱走!

1 reply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